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编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电视频道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频道呼号:CCTV-10,简称:央视科教频道或央视十套)是以教育、科学、文化题材为内容的电视频道,于2001年7月9日开播。2002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获得第19届儒勒·凡尔纳奖。2010年6月5日,该频道由科学·教育频道改为科教频道。2014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高清版通过中星6A播出,开始高标清同步播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外文名:CCTV-10

别称:央视十套、央视科教频道

代表节目:百家讲坛、健康之路、地理·中国、探索·发现

开播时间:2001年7月9日

上星时间:2001年7月9日

频道总监:阚兆江

播出方式:16:9高标清同播

日播时长:20小时23分

视频格式:16:9

播送时间:05:57-次日02:20

隶属机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频道宣传语:知识就是力量

发展历程

编辑

改版历史

开播初期

CCTV-10历年ID

2001年7月9日,CCTV-10开播,呼号为“科学·教育频道”,科教频道以科教、文化、社会栏目为主体,初期设立了30多个栏目,其中包括《当代工人》《探索发现》《绿色空间》《当代教育》《科学调查》《百家讲坛》《讲述》《人物》《科学历程》等28个栏目。特别制作的节目《教科文90'》,时长90分钟,每周末推出。这在央视各频道中尚属首创。 7月30日,由中国气象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气象知识科普类节目《今日气象》在该频道开播。

2002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开播1周年之际推出了系列节目《教科文行动——回首一年间》,以《贺岁篇》《教育篇》《科技篇》《文化篇》和《社会篇》5个4小时的特别节目。 10月2-3日,CCTV-10连续播出国庆特别节目《历史长河》,共24集,每集85分钟,总时长36小时,分别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交通史、文字史、建筑史、科技史、战争史等不同主题;同期,还播出了《人类的朋友》,每集85分钟,共计12集,取材于《人与自然》和《动物世界》,主要介绍自然界的各种野生动物。

CCTV10节目预告历年ID

2003年5月11日-17日,CCTV-10与CCTV-1、CCTV-4、CCTV-5以及刚试播的CCTV-新闻频道等频道联合并机直播《“2003,站在第三极”——纪念人类登顶珠峰五十周年大型直播节目》。 5月18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大家》节目。

2004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第10放映室》节目。

2005年7月18日-8月28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暑假特别编排,倾情奉献系列节目——2005教科文行动。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进行改版。改版以“专业频道品牌化”为战略方针,突出“两服务一有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有效传播”)的理念,彰显频道节目、栏目的整体效果,瞄准受众需求,贴近社会实际,关注“三新”(新鲜人物、新鲜事件、新鲜话题),以此充分实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传播价值。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主持人

2006年8月16日起,因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全面启动“绿色广告标识”的审核工作,该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广告时,屏幕右上角显示半透明状的“绿色广告标识”。

2007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科技人生》节目。

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发生后,CCTV-10陆续推出一系列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在《走进科学》节目中陆续播放有关地震的知识,如《揭秘地震成因》和《汶川地震成因初探》等。同时还有《灾后疫病防治》和《灾后心理干预》等其他一系列节目。让广大观众深入了解地震,减少对这一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

2009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我爱发明》节目。7月22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天象奇观——日全食直播》特别节目。 8月24日,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的《健康之路》转入该频道播出。

科教频道时期

2010年6月5日,该频道将“科学·教育频道”的名称简化为“科教频道”,推出《动物传奇》《探索集结号》二档节目。《百科探秘》《科学世界》停播。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改版,推出《地理中国》《创新无限》《自然传奇》《原来如此》四档节目。《人与社会》《百科探秘》《科学世界》《科教片之窗》《绿色空间》停播,《状元360》转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2011年6月13日,《子午书简》更名为《读书》。6月27日,原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的《夕阳红》转入该频道播出(至2013年3月29日)。 9月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节目进行调整,《绿色空间》《科技人生》《子午书简》等5档节目停播,《希望英语》更名为《希望之星》。

2012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茶叶之路》。

2013年1月1日,《科技人生》《创新无限》《重访》等5档节目停播。

2014年1月1日,该频道的高清版通过中星6A上星播出,开始高标清同步播出。

2015年1月27日,该频道的《自然密码》节目,在标清版中播出时片头维持4:3比例外,节目内容开始以16:9比例播出。11月28日凌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标清节目内容开始以高清16:9比例播出。(不过该频道标清版报时器仍为4:3)。

2016年1月19日,《探索·发现》节目推出电视纪录片《敦煌画派》。 3月14日,2015“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在CCTV-10播出。

2017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专题片《寻找龙骨石》。 9月23日,《点赞中国——2016~2017“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特别节目》在CCTV-10播出。

2020年9月29日,直播卫星平台新增传输“CCTV-10高清”(频道号10)。

台标演变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使用英文双线勺标式“CCTV-10”字样台标。8月2日,将勺标透明化、中间的序号也改为了高亮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正式更换频道标志,其中该频道标志的下方加上“科教”字样。

2015年8月17日凌晨,台标改为16:9形式,但该频道因为播出技术原因,除信箱模式播出的节目、广告之外,播出的节目仍为4:3(高清版的报时器和节目都是16:9)。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2015年11月28日凌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始以标清16:9制式播出。

2023年1月1日起,该频道高清信号播出屏幕上不再标注“高清”字样。

编排方案

编辑

时段编排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开播后,始终把“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作为核心理念,拒绝低俗化娱乐节目,提升频道整体形象,充分满足观众获取知识、获取观点、获取思想的需要,形成鲜明特色。发展中,科教频道没有因为坚守“三品”定位而“曲高和寡”,反而凭借优质的节目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形成了《百家讲坛》《走近科学》《探索发现》《讲述》《当代工人》等许多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教类专业频道,收视份额不断增长。

200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打破常规,提出“科技过年”“文化过年”的新理念,进行长达20天的“轰炸式编排”,播出《马年说马》《一百年的笑声》《凝固之诗》《我们的宇宙》《跃马迎春》《寻找真情》《似水流年》《大话西部》等一系列专题片。

2003年6月30日起,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教科文行动-暑期特别编排”,节目分为文学篇、美育篇、历史篇、地理篇、自然篇、科技篇、综合篇等7个大版块,单篇播出55分钟,全天分早、中、晚三段播出共近7小时,全程历时2个月。

2005年7月18日起,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启动暑假特别编排,奉献系列节目——2005教科文行动。推出了《历史文化》《快乐成长》《趣味科普》以及《以史为鉴》。 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栏目数量上做减法,将37个栏目调整为23个,取消《当代教育》《科学调查》《科学历程》《当代工人》4档栏目。在品牌栏目上做加法,对《探索发现》《讲述》《走近科学》《百家讲坛》《希望——英语杂志》《人物》《子午书简》和《大家》等7个品牌栏目进行扩版与改进。同时,推出《状元360》《人与社会》《百科探秘》《重访》4档新栏目。突出频道午间和晚间两个收视区间,推出午间“教育板块”和晚间“精品板块”两个栏目集群。午间“教育板块”由《子午书简》《人与社会》《希望——英语杂志》《百家讲坛》组成;晚间“精品板块”由《百科探秘》《走近科学》《讲述》《探索发现》《人物》等栏目构成。改版后,《家庭》《科学世界》《绿色空间》《第10放映室》《公益行动》《科技之光》《科教片之窗》《科技博览》《见证》《半边天》《道德观察》《健康之路》等栏目,在选题方向、表达方式、播出时段等方面随之进行了改进和调整,继续保留在CCTV-10。

200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依托《走近科学》《探索·发现》《讲述》等栏目,推出《电影过年》《神秘的自然》《状元贺岁》三大系列节目。

2010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改版,突出了频道的“服务意识”和“约会意识”,采用横向贯通、纵向集群的编排方式和差异化编排策略,将栏目有机组合成“早间健康生活”、“午间文化新知”、“下午自然科学”、“傍晚科学生活”、“晚间特色经典”五大主题板块。为保持品牌栏目观众群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频道编排中,晚间五档品牌栏目《走近科学》《讲述》《探索·发现》《人物》《百家讲坛》的播出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新版频道对四档新栏目《地理中国》《创新无限》《自然传奇》《原来如此》均以横向贯通的方式编排播出,以强化频道和观众“约会”意识。

2013年6月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办了“2013暑期节目亮点早知道”新闻发布会,主题为“科学有趣味,文化也快乐”,并推出了《中国记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三档传统项目,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发明梦工场》两档季播节目。

形象包装

2001年7月9日,该频道使用与央视其他频道统一的第一版包装,勺标宣传片背景为彩色-天蓝色花瓣。

2002年1月1日,该频道更换为第二版望远镜包装,原有的彩色-天蓝色花瓣宣传片仍继续使用。

2003年5月1日,该频道更换为第三版水晶包装,望远镜包装停用,原有的彩色-天蓝色花瓣宣传片仍继续使用。

2005年12月26日,该频道更换为第四版红白双色调包装。

2010年6月5日,该频道将“科学·教育频道”的名称简化为“科教频道”,包装主体风格暂时不变,仅修改了频道名称。

2010年12月12日,该频道更换为第五版窗口包装,增加了频道视觉识别系统的时尚感、文化感和视觉冲击力。

2013年1月1日,该频道更换为第六版大眼睛包装。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代表节目

主要节目

编辑

播出节目

《时尚科技秀》

《百家讲坛》

《健康之路》

《自然传奇》

《地理·中国》

《科学动物园》

《解码科技史》

《中国诗词大会》

《创新进行时》

《实验现场》

《科幻地带》

《味道》

《考古公开课》

《探索·发现》

《人物·故事》

《读书》

《欣赏》

《百家说故事》

《跟着书本去旅行》

《透视新科技》

《大千世界》

参考资料:

下档节目

《中国影像方志》

《走近科学》

《中华揭秘》

《四季味道》

《奥秘》

《多彩华夏》

《创新一线》

《文明密码》

《讲述》

《人物》

《第10放映室》

《大家》

《科技之光》

《原来如此》

《大“真”探》

《我爱发明》

《科技博览》

《科教片之窗》

《夕阳红》

《科学世界》

《科技人生》

《创新无限》

《希望英语》

《重访》

《绿色空间》

《子午书简》

《人与社会》

《状元360》

《当代工人》

《百科探秘》

《家庭》

《半边天》

《道德观察》

《公益行动》

《科学历程》

《见证》

《当代教育》

《教科文90'》

《今日气象》

《科学调查》

《交流》

《家政手册》

《周末异想天开》

《五日谈·美术星空》(《美术星空》)

《外语教学》

《10视之窗》

《天工开物》

《城市平台》

《视觉》

《周末讲述》

《家园》

主持阵容

编辑

获奖记录

编辑

获奖时间

届次

奖项名称

获奖方

评选机构

2002年10月4日

第19届

儒勒·凡尔纳奖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法国国立科研中心

参考资料:

收视表现

编辑

时间

收视率

收视份额

2012年全年

010%

0.80%

2013年全年

0.12%

0.97%

参考资料:

社会评价

编辑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专业特色浓郁,频道编排合理,知识含量丰富。该频道能够努力探索实践,发挥国家级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承担起弘扬主流价值观,成为观众喜爱的国家级电视频道。(网易娱乐评)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始终把“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作为核心理念,拒绝低俗化娱乐节目,提升频道整体形象,充分满足观众获取知识、获取观点、获取思想的需要。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没有因为坚守“三品”定位而“曲高和寡”,反而凭借优质的节目吸引了观众。(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