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 编辑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频道呼号:CCTV-17,简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或央视十七套),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以播出农业农村节目为主的电视频道。2019年8月1日起,CCTV-7军事·农业频道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开始试播;9月23日,该频道在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正式开播。
中文名: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
外文名:CCTV-17
别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央视十七套
代表节目:共富经、三农长短说、三农群英汇
语言:普通话
试播时间:2019年8月1日
上星时间:2019年8月1日
开播时间:2019年9月23日
播出方式:高标清同播
隶属机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播出时长:18小时
视频格式:16:9
频道口号:乡村振兴,一起同行
频道总监:王晓斌
节目承制: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改版历史
开播前期
CCTV-17二级标识
196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成立了军事组,设专职军事记者。
1979年2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中央电视台军事组正式列入解放军序列,实行总政治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双重领导,军事组的工作人员重新入伍,全由现役军人充任。12月,中央电视台军事组改称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原军事组归新闻部领导,央视成立新闻中心后军事部归新闻中心领导。
1980年2月15日,《人民子弟兵》栏目开播。
1986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军事记者站在原沈阳军区成立。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向国务院提出申请在中央电视台开办农业节目。到1987年上半年,全军15个中央电视台记者站相继成立。
1987年2月2日,经九部委同意,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制作的《农业教育与科技》栏目在CCTV-2开播。
1991年12月26日,《军事天地》栏目创办。
1992年底,中央电视台又在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设立了记者站。
1994年4月,农业部在获悉国家将发射东方红3号卫星之后,再次向国务院申请开通农业电视频道,很快得到了支持。经农业部与原广电部协商,最后决定由农业部和央视合办CCTV-7中的农业节目。12月,中央电视台在新疆、西藏军区、海军东海、南海、北海舰队、海军航空兵和原各大军区空军设立了记者分站。
开播初期
1994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试播。
1995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开播。同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央视原军事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原新闻纪录片部和总政电教中心3家单位合并组建成为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担负起宣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报道军委总部首长重要活动、报道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事件、普及国防知识和国防交通4项重大任务。
1997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通过亚太卫星向全国开路播出,至此中国各地不用解码器均可接收该频道。同年12月,为适应央视栏目改版和节目改革要求,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决定在《军事新闻》栏目的基础上,整合、打造晚间黄金时段的半小时龙头栏目,定名为《军事报道》,于1998年1月1日首播。
1999年1月17日,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对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少儿·科技频道的军事节目部分栏目再次进行调整,同年5月1日,经过改版后的军事节目陆续与观众见面。
200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推出《世纪初年走边关》电视系列采访活动,这是中国电视记者首次沿我国陆地边境和海岸线进行的一次全程采访,至当年7月30日结束,历时213天,总行程6万多公里。
少儿·军事·农业频道时期
2001年7月9日,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的开播,CCTV-7由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改为少儿·军事·农业频道,其中军事节目每天增加1小时播出时间。
2002年4月,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节目大规模改版。
2003年初,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收视指南背景包装进行微调,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蓝绿色背景一致。5月8日,随着新闻频道的开播和CCTV-1改为综合频道,原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少儿节目部分转移至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播出。11月3日,CCTV-7的农业节目体系初步建构起来,开播10个新栏目。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CCTV-14)开播,标志着CCTV-7逐步开始向以军事和农业节目为主的频道转型。当年,CCTV-7取消了频道呼号,少儿频道首播的部分栏目(如《芝麻开门》《七巧板》《大风车》等)也会在7套安排重播。
2004年1月起,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幸运52》《开心辞典》两档节目也在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不定期安排重播。同年1月2日,《军事报道》改版播出。同年年底至2005年年初,《人民子弟兵》栏目和《军事天地》栏目合并,原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吴少华和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李黎担任制片人。同年,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农业节目提出了“耕耘天地间”的定位。
2005年12月9日,承制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军事节目的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大楼正式竣工启用。
2006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决定在原有3小时40分钟的基础上,增加2个小时的军事节目,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节目每天首播时长为5小时40分钟。6月26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节目全面改版,重点推出《军事纪实》《和平年代》《防务新观察》《军情连连看》《百战经典》等新栏目。
2008年11月1日,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除《军事报道》栏目外,开始直接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生成数字文件,传输台网络后技审入库,实现文件数字化播出,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节目播出手段告别磁带化历史,进入数字化时代。
2009年9月,为适应央视整合新闻资源的要求,央视原新闻中心军事部和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军事新闻部组成央视新闻中心军事新闻部,接受央视新闻中心和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双重领导,负责包括CCTV-1和CCTV-7等在内的全台军事新闻节目的采编工作。同年,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技术部组织搭建中心6层第4演播室,即三讯道高清全红外虚拟演播室系统,2010年年初投入使用。
2010年6月1日,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执行新的《中央电视台频道角标屏幕使用制作标准》。对内播出的开路频道,角标统一使用“台标+数字+汉字”模式。
军事·农业频道时期
2010年7月27日,CCTV-7由少儿·军事·农业频道更名为军事·农业频道,传输方式、技术参数不变,而CCTV-7依然保留重播《大风车》《芝麻开门》等节目,直至2012年8月。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栏目全面改版,按照升级、创新、储备、合并的思路,重点办好11个栏目;升级10个栏目,改造1个栏目(原《和平年代·周末开讲》独立为《讲武堂》栏目),储备两个栏目(《说句心里话》《军事周刊》),合并两个栏目(《人民子弟兵》并入《军事纪实》,《军情连连看》并入《防务新观察》)。同年1月3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节目播出时间相对集中,由原来分散在全天12个时段,横向不连通、纵向不成块,整合成上午段、下午段、晚黄金和晚间4个横向贯通、纵向支撑的节目带;同时,全新的军事节目包装体系、推介系统同步推出,并启用新版台标。(即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的台标)
2012年7月27日,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召开高清制播升级协调会,全面启动高清直播升级方案。CCTV-7的军事节目各栏目(不含《军事报道》)将于8月1日开始使用高清设备进行节目制播。根据央视统一部署,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在当年9月24日前完成与央视新台址的高清数字化对接,取消传统的标清磁带节目递交方式,改为高清数字化文件传输或高清蓝光盘的方式进行节目播出。
2013年2月22日,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到央视新址文件化送播测试成功,实现了中心与央视节目的文件化送播从物理链路到网络送播。同年2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正式在央视新址播出。
2014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高清版通过中星6A上星播出,实现高标清同播。同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军事报道》栏目实现文件直播方式安全播出,这是军事节目历史上首次实现新闻直播,标志着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新闻制作播出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同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农业节目2014年创新节目推介会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举行。
2015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节目更换新的包装。新包装通过新的颜色设计、台标演绎、频道形象宣传片和频道特色包装等元素重新诠释了“观军事,知天下”这一主题。凸显了军事节目的鲜明特色,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为此,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还特地邀请了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员王和声以极具军队特色的冲锋号声为基础,专门为频道主题包装创作了频道标识音。 同年7月1日起,作为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信号源,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标清节目信号开始以“AVS+”编码在中星6A卫星12B转发器加密传输。12月30日,中央电视台CCTV-7农业节目开播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举行。
农业农村频道时期
CCTV-17开播海报
2020年1月1日,原《乡间纪事》节目正式改名为《我爱发明》。1月21日,《乡村振兴资讯》恢复播出之后,改为特别节目。8月16日,《聚焦三农》在农视网上复播(网络独播),标志着《乡村振兴资讯》与《聚焦三农》的节目版块中正式分离,《乡村振兴资讯》改为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正式接管,同时《超级新农人》开播。 9月22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开播一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迎来改版升级。其中,被称为“‘三农’版‘新闻联播’”的《中国三农报道》(原《乡村振兴资讯》)正式开播。 同时《三农群英汇》开播。9月29日,直播卫星平台新增“CCTV-17高清”。
2021年9月26日,《田野里的歌声》《振兴路上》开播。
2023年5月21日,原《中国三农报道》改版更名为《三农长短说》。 原《致富经》改版更名为《共富经》。 原《田间示范秀》改版更名为《田园帮帮团》。 10月22日,《超级农人秀》开播。 10月27日,《乐游新乡村》开播。
台标演变
cctv-17历史版本
1994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开始试播,以蝴蝶标+“7”双线作为标识,后序号“7”改为空心,蝴蝶台标变大。1998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使用英文单线透明灰“CCTV-7”字样台标,宣传片开始使用英文双线“CCTV-7”字样台标。背景与CCTV-1和CCTV-2统一为蓝灰色。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少儿·军事·农业频道正式使用英文双线“CCTV-7”字样勺标。刚启用时台标为透明台标,2001年8月14日作出高亮化微调。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正式更换频道标志,其中该频道标志的下方加上“军事 农业”的综艺体字样,并停用了晚间时段的“绿色广告标识”。
2013年2月25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切入新台址播出,同时更新报时器和测试卡。
2015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改为16:9播出,标清节目改为16:9横向压缩4:3形式(但《军事报道》栏目标清仍为4:3切边播出,直至2018年9月13日改为标清16:9播出)。
2019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更名为农业农村频道,台标由“CCTV-7 军事 农业”改为“CCTV-17 农业农村”。(刚试播时台标为透明台标,标清版在8月2日凌晨作出高亮化微调,高清版在8月27日也恢复高亮化微调)
2023年1月1日起,该频道高清信号播出屏幕上不再标注“高清”字样。
时段编排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2019年9月23日开播,播出时长从原有的每天8小时增加到18小时,更多聚焦、全面覆盖“三农”主题。在节目设置上,CCTV-17农业农村频道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全力打造传播“三农”信息、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资讯平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弘扬乡村文明的文化平台,以全新面貌讲好“三农”故事。
在电视端,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着重从五方面入手:频道节目编排突出系统性,电视剧移出晚间黄金时段,用核心原创节目占据核心时段资源。新闻节目板块强化权威性,推出日播新闻栏目《中国三农报道》,进一步凸显涉农宣传主阵地标识;专题节目板块壮大服务性,推出升级改版栏目《三农群英汇》,同步推进《致富经》《乡理乡亲》《乡土中国》等多档专题栏目提质升级;文艺节目板块提升贴近性,推出农业技能挑战类季播节目《超级新农人》,推进《乡村大舞台》《我的美丽乡村》《乡村栏目剧场》升级改版;重大品牌项目加强规划性,精心筹备“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晚会”“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创新推出农村户外演讲特别节目《携手奔小康》《乡村振兴人物榜》(暂定名)推选活动。
频道宗旨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作为中国首个面向“三农”的国家级全媒体频道,频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宣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中国等为重点,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国家站位、乡村主题、民生特色、传承文明和纪实风格。
在播节目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承制的节目 | 节目总监 | |
《共富经》(原《致富经》) | 《乡村大舞台》(原《乡村大世界》) | 刘天金 |
《乡土中国》 | 《谁知盘中餐》 | |
《三农群英汇》(原《遍地英雄》) | 《聚焦三农》(仅网络播出) | |
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制的节目 | 节目总监 | |
《田园帮帮团》(原《农广天地》《田间示范秀》) | 杭大鹏 | |
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中心承制的节目 | 节目总监 | |
《农业气象》(原《气象信息》《沃野天机》) | 张守保 |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承制的节目 | 节目总监 | |
《大地讲堂》 | 《乡理乡亲》 | 王晓斌 |
《超级农人秀》 | 《乐游新乡村》 | |
《三农长短说》(原《中国三农报道》《乡村振兴资讯》) |
央视活动类节目
从2009年起CCTV-7频道开始承担晚会、仪式、活动、纪录片等重要节目的播出任务,安排在总编室负责的军事与农业节目间的空余时段播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每年除夕夜与CCTV-1、CCTV-3、CCTV-4、CCTV-7、CCTV-14并机) | 《首都各界庆祝建国XX周年大会》(逢整十数周年国庆日,与CCTV-1、CCTV-4、CCTV-7、CCTV-13等频道并机) |
《首都各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大会》(逢整十数周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CCTV-1、CCTV-4、CCTV-7、CCTV-13等频道并机) | 《首都各界庆祝建国XX周年文艺晚会》(逢整十数周年国庆日,与CCTV-1、CCTV-3、CCTV-4、CCTV-7、CCTV-13等频道并机) |
《首都各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文艺晚会》(逢整十数周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CCTV-1、CCTV-3、CCTV-4、CCTV-7、CCTV-13等频道并机) | 《喜到福到好运到-春晚倒计时特别节目》(与CCTV-3并机) |
《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 |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 |
下档节目
早期播出节目 | |
《我的美丽乡村》 | 《我爱发明》 |
《中国三农报道》 | 《致富经》 |
《振兴路上》 | 《乡村剧场》 |
《田间示范秀》 | 《遍地英雄》 |
《攻坚日记》 | 《地球村日记》 |
《超级新农人》 | 《田野里的歌声》 |
《乡约》 | 《乡村振兴面对面》 |
《乡村振兴资讯》 | |
军事·农业频道时期至频道试播时期播出节目 | |
《美丽中国乡村行》(原《生活567》) | 《科技链》 |
《乡间纪事》 | 《印象乡村》 |
《农博士来了》 | 《农经直通车》 |
《扶贫行动》 | 《城乡之间》 |
《乡村法制剧场》(原《法制编辑部》) | 《绿色时空》 |
《食尚大转盘》 | 《乡土》 |
《农广天地》 | 《乡村大世界》 |
《生活567》 | 《科技苑》 |
《沃野天机》 | 《每日农经》 |
《三农人物》 | 《农业新闻》 |
《阳光大道》 | 《搜寻天下》 |
《今日农村》 | 《三农记忆》 |
《法制编辑部》 | 《农业教育》 |
《基层瞭望》 |
主持人 | 主持节目 |
---|---|
《乡村大舞台》 | |
《谁知盘中餐》 | |
《共富经》 | |
《我爱发明》 | |
张程 、高凡 、张祎 、孟语凡 | 《三农长短说》 |
《谁知盘中餐》 | |
张小童 | 《乡村振兴面对面》 |
郭嘉宁 | 《乡理乡亲》 |
李七月 | 《超级新农人》 |
《农业气象》 | |
沙海波 | 《乡村剧场》 |
孙晓琳 | 《田间示范秀》 |
2020年1月1日至7月31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累计覆盖观众9.03亿,频道农业节目收视时长在中国全国市场占比达88%。与军事·农业频道时期相比,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目标观众收视率提升。 乡村观众收视率增幅达83%,女性观众收视率增幅达45%,青壮年观众,其中15-24岁观众收视率增幅41%,25-34岁、35-44岁观众收视率增幅超过16%。
2021年,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一季度观众规模达6.44亿,较上季度增长3368万,观众忠实度提升37%,人均收视总时长增加17分钟。频道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提升47%和33%,中国全国上星频道竞争力排名上升10位。频道在农业节目收视市场中占有率达93.3%,较上季度增加0.26个百分点,在农村地区人均收视总时长达73分钟,较上季度增加28分钟。在35个中心城市中的18个城市市场份额提升,在沈阳、呼和浩特、厦门增长幅度超100%。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是中国首个面向“三农”的国家级全媒体频道,以深入宣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中国等为重点。(国家广电智库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频道
上一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