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腔体 编辑
板腔体是中国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或称“板式变化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
中文名:板腔体
别名:板式变化体
演唱形式:梆子、皮黄等曲调
含义: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
板腔体
为什么说平词有了起板、落板、截板这样的板式后还属于单曲体呢,因为一个完整的腔体系仅仅有一些简单的起落板式是不行的,正如昆曲的大量曲牌也有起板、落板、截板等简单板式结构,它也只能属于单曲体一样,当时的平词也只能属于单曲体声腔。
这样的单曲体结构是满足不了表现人物复杂多变的情感需要的。因此,艺人在演唱平词时就把一些音乐色彩相近的民歌结合在一起来表现人物复杂多变的情感。
二行
二行,由上下两句组成的对杖式结构曲体。二行用2/4节拍记谱,一小节等于平词4/4一小节时时值,它的实际速度比平词还要相对慢一些,通常用于回忆往事和感情激动时的诉说,使人有滔滔不绝的感觉。
三行
二行有一个变奏体板式三行,它的腔体结构与二行完全一样,只不过速度比二行略快,行腔更简洁,因此显得音程跳较大,一般一字一音,适宜表现情绪紧张、激动时的叙述,用2/4的节拍记谱。从二行的调性和旋律走向来看,似乎是从平词衍化出来的一个腔体,但从它第二句从弱拍起唱的节奏型来看,与平词的旋律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再将早期丁永泉老先生在 《告曹》 一剧中所唱的一段二行与现今的二行相比较,发现当时二行的风格高亢激越,结构完整,与现二行的风格特色有较大的区别,由此可以推断,现今二行的风格是受平词的影响后逐步同化的结果,而早期的二行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曲体。
八板
与平词经常联用的还有八板。八板为4/4节拍记谱,是各有八拍的上下对杖句式,而为其伴奏的锣鼓点子也是八拍,所以叫八板。八板有一个变奏体板式,腔名叫火攻,火攻句式和旋律与八板一样,只不过速度比八板更快。
板腔体
为了更细致、准确的表达人物的各种情感,平词进一步把情绪色彩不同的曲调联套在一起使用。
彩腔是早期的黄梅戏班子在农村演出时,演员向观众打彩时使用的专用曲调,原名打彩调,后简称为彩腔。彩腔与平词的最大区别是男女同宫演唱,只不过女声演唱时旋律略向高声区跳跃,字符略为密集,显得华丽一些而已。彩腔也是一个四句一回头的单位曲体,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专用的启句、落句,而且衍生出了与彩腔主体风格一致的“对板”、“流水板”、“滚板”等不同节奏的板式,完成了由简单的单曲向完整单曲的过渡。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平词把它经常联套使用的话,彩腔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也一定会形成一个独立板腔体系的。现今的彩腔只能算是板式丰富的单曲体,它善于表现舒畅、愉悦的情感,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独特色彩,所以被平词联合起来表达欢快喜悦的气氛,解决平词忧虑有余,喜庆色彩不足的矛盾。
板腔体
当代发展
当代,也涌现了一批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板腔体声腔的戏曲剧种,东北吉剧、龙江剧就是在二人转等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板腔体声腔剧种。二人转是边唱边表演的艺术形式,在东北很受观众欢迎,观众的要求促使这种表演形式试图去表演情节完整的大型剧目,但是,当用这些原始形态的歌曲去表现多变的人物情感和复杂的情节时,就会发现原有的声腔结构形态满足不了表现复杂的社会内容和各种不同人物情感的需要,要提高它们的适应能力和表现水平而又不改变原有的、深受群众欢迎的音乐风格,就只能在原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去进行扩展,那么就必然走上板腔体声腔的道路。这批在民歌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剧种,几乎在人们不察觉的情况下就过渡到了板腔体声腔,这是因为他们的音乐工作者从一开始就自觉的运用板腔体声腔理论知识,直接将观众熟悉,喜爱的民歌扩展成板腔体声腔,大大缩短了由单曲体声腔演变为板腔体声腔的发展周期。
板腔体乐器
戏曲唱腔音乐总是为唱词服务、与唱词紧密结合的,“曲牌体”的唱词与“板腔体”的唱词由于结构形式上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结构的不同,以“板腔体”的国剧京剧为例,它的唱词是以二、二、三的七字句及三、三、四的十字句为主,偶有“二、三的五子句”并以上下句对称的形式出现。如:七字句(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奴言……),十字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里出账外且散愁情……),五子句(怒恼杨延昭,蠢子听根苗,命儿去巡哨,私自把亲招……)。这样与京剧唱词相匹配的唱腔也是上下句结构。诚然为克服上下句结构的呆板,在一些回龙腔及某个下句,唱词也不时加上垛句重句或衬字,以便使唱腔旋律有所突破。但总体说来京剧唱词是偶数句,即有上句必有下句,若有剧情不需下句时,用打击乐“扫头”扫掉。这是特例,所谓的“四、六、八句”就说明了京剧唱词是双数句的。而作为“曲牌体”昆曲的唱词结构是从宋词沿袭下来的长短句。昆曲“夜奔”的“点将唇”曲牌就是单数五句。“数尽更筹,听残玉漏,逃亲寇,有国难投,那答相求救”。这五句的字数排列为4、4、3、4、5。
板腔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