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派 编辑
白派是评剧表演艺术家白玉霜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评剧艺术流派,白派评剧表演艺术主要在北京、天津、锦州等地传承,锦州市已将其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中文名:白派
别名:白派艺术
定义:评剧流派
分类:评剧
白派
20世纪30年代,评剧艺人白玉霜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大胆的改变了评剧女演员走高音的习惯,把旋律明显降低(F调),发挥了她中音和低音区浑厚的特长。她发展了反调慢板,用以表达剧中人悲哀之情;她首先把以北京音为主的普通话用于唱念之中,使评剧得以流传全国。并以低回婉转的演唱、细腻传情的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从而形成了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评剧流派——白派。
解放后,为适应演现代戏的需要,小白玉霜在保持白派低调低腔、注重韵味的传统特色外,把唱腔的音域扩展了。由白玉霜的“5-3”扩展到两个低音5-i,还从京剧、河北梆子、京韵大鼓、京东大鼓以及牌子曲中吸收营养,溶于自己的唱腔之中。她用中音表达人物叙述时的感情,用中低音交替表达人物抒情时的感情,用高中音表达人物激昂时的情绪,唱腔、表演时时处处为刻画人物服务。不仅如此,小白玉霜在正、反调的自然转换、板式节奏的灵巧变化以及旋律的华彩流畅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把白派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白玉霜
白玉霜像
短短的一生中,她演出了二百多出戏。后来白玉霜的养女小白玉霜继承其母的白派艺术,在白玉霜出走的期间,被李卞氏推上舞台,从此走红,有《闹严府》、《秦香莲》、《杜十娘》、《李双双》、《小女婿》等一系列广为流传的经典剧目。
小白玉霜
小白玉霜像
作为评戏现代戏的一面旗帜,小白玉霜主演的《金沙江畔》是建国10周年的献礼剧目。她还在《家》中扮演了瑞珏、《李双双》中扮演了李双双、在《苦菜花》中扮演了革命母亲冯大娘,这些性格鲜明、生动饱满的艺术形象都深深地存留在评剧观众的心中。剧中的一些著名唱段也久唱不衰,像《苦菜花》中的唱段“菜根虽苦花儿香”,经几代人传唱,历久不衰。通过一大批新创评剧剧目的艺术实践,小白玉霜继承发展了评剧白派艺术,并将其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小玉霜
小玉霜,女,1935年生于天津,出身于评剧白派世家。工青衣、闺门旦、花旦。中国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特殊津贴待遇。代表剧目有《秦香莲》、《马寡妇开店》、《小二黑结婚》、《御河桥》、《梅玉良缘》、《大脚夫人》等。
其他传人
另外,白派传人还有刘萍、王冠丽等,恒红、宋丽等的演唱也有适当借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