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 编辑

改编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小说

七侠五义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是清代石玉昆所著、俞樾修订的古代武侠小说,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改编,由近代学者俞樾改《三侠五义》为《七侠五义》。《三侠五义》清代石玉昆所著。石玉昆,贵族弟子,号问竹主人。他“博学善辩”,乃“西派之超绝者。自著《三侠五义》等书,谈唱皆雅。殁后有《赞昆》子弟书,名重一时”。

后人有续《续侠义传》《续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后续小五义》到《十六续五义》等续书。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七侠五义

作者:石玉昆原著、俞樾修订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古代武侠小说

内容简介

编辑

《七侠五义》,改编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小说,近代学者俞樾认为《三侠五义》第一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一回。又以三侠即南侠御猫展昭展熊飞、北侠紫髯伯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合为一侠。实为四侠,增以小侠艾虎(另一说为陕西侠白面判官柳青)、东方侠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共为七侠;原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仍为五义士,改书名为《七侠五义》。

全书一百二十回,于光绪十五年作序刊行,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众多版本之一。

前二十七回,步步深入地描写了贤臣包拯的事迹;随后的四十回,以御猫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的“鼠猫”之争为线索,交代了“五鼠”归附包拯的经过以及包拯与侠客们举拔年轻清官、弹劾惩处权奸与贪官的情形;最后五十回,以颜查散巡抚襄阳为中心,由七侠引出王义剪除襄阳王党羽、打探襄阳王阴谋的故事。

创作背景

编辑

俞樾居住在苏州时,好友潘祖荫向俞樾推荐《三侠五义》。俞樾阅读之余动手加以修订,并于光绪十五年

南侠展昭

展昭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字熊飞,封号“御猫”,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出场年纪约二十二至二十四岁,善轻功,兵刃巨阙,后在茉花村与其妻丁月华定亲时交换了湛卢。封官时三十岁左右,官职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供职,人称"南侠"展昭。他游历江湖十余年,曾经三次救包公于危难之中,可以说没有展昭就没有包青天。后来包公发迹,举荐展昭耀武楼献艺,被御封四品带刀护卫,供职开封府。因御猫绰号犯了江湖禁忌引得五鼠闹东京,其卒年未知,娶妻双侠之妹丁月华。历史无其人,经《三侠五义》口口相传,今人知道这是一位出身江湖,最后却选择了站在青天背后持剑卫道的侠士。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绰号:南侠,御猫

姓名:展昭

字:熊飞

民族:汉族

武器:巨阙剑 袖箭

妻子:丁月华

小舅子:丁兆兰,丁兆蕙

任职:开封府

北侠欧阳春

欧阳春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号北侠,兵刃七宝刀,书里武功最高,会点穴,善使刀。曾霸王庄力战群贼捉拿马强。他个性敦厚,喜欢小孩子,收艾虎为义子。与智化关系较好,经常一同游历江湖;与五义里的卢芳、白玉堂关系较好,曾因倪马案被牵连到东京打官司得到五义暗中帮助,曾下襄阳为给白玉堂帮忙。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绰号:北侠紫髯伯

姓名:欧阳春

民族:汉族

武器:七宝刀

妻子:无

义子:艾虎

外貌:却有五旬上下年纪,身材魁梧壮汉,因是紫巍巍一部长须,人人皆称他为紫髯伯,气度不凡,另具一番英雄气概。

丁兆兰

丁兆兰是中国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松江府茉花村人氏,镇守雄关总兵之子,与弟弟丁兆蕙合称“双侠”。弟兄二人乃是同胞双生,兆兰比兆蕙大一个时辰,因此面貌相同。与众侠客一起行侠仗义,声名远播。

个性仁义,处事厚道。与丁兆蕙的调皮毫不相同。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身份:侠

兄弟:丁兆蕙

妹妹:丁月华

妹夫:南侠展昭

称号: 与兄弟合称双侠

兵器:剑

出生地:松江茉花村

丁兆蕙

丁兆慧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松江府茉花村人氏,镇守雄关总兵之子,与兄长丁兆兰合称“双侠”。弟兄二人乃是同胞双生,兆兰比兆蕙大一个时辰,因此相貌相同。在性格方面,兆蕙与兆兰的老成厚道相比,兆蕙显得更为机智聪明。在书中一出现的时候,兆蕙即以农家渔郎面目出现,同南侠展昭一起去帮助落难的周老汉,又设巧计惩罚了对周老汉忘恩之人郑新,都显示出了他的机智。最终和南侠一起帮助周老汉重新开了茶馆。再后来,兆蕙又巧妙地安排妹妹丁月华与展昭比武,当起了南侠展昭和丁月华的媒人,使得展昭最终抱得美人归,妹妹月华也嫁了个好丈夫。

丁兆蕙与丁兆兰性格不同,个性活泼开朗,为人爽快,处事幽默很强。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性别:男

外貌:武生打扮,满面英华,气度不凡。

民族:汉族

身份:侠

兄长:丁兆兰

妹妹:丁月华

妹夫:南侠展昭

称号:与兄长合称双侠

兵器:刀

出生地:松江茉花村

黑妖狐智化

智化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人物,绰号黑妖狐,为小侠艾虎之师。他出现较晚,曾因无处安身栖身霸王庄,智谋过人,曾设计盗取九龙珍珠冠栽赃马朝贤,曾与北侠一起下襄阳卧底君山,诈降钟雄。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性别:男

绰号: 黑妖狐

外貌:三旬以外之人,长相无特色,便于伪装。

身份:侠

兵器:刀

徒弟:艾虎

好友:欧阳春 蒋平

小侠艾虎

艾虎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人物,是北侠欧阳春的义子,黑妖狐智化的徒弟。绰号小侠。武器 刀,艾虎也是俞樾认为的七侠人物之一,他酷爱饮酒,沾酒必醉。曾出首栽赃马强,也曾太守府抓拿刺客。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绰号:小侠

身份:侠

师父:黑妖狐智化

义父:北侠欧阳春

未婚妻:沙凤仙

岳父:铁面金刚沙龙

武器: 刀

白面判官柳青

柳青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人物,绰号白面判官,出场即与韩彰、徐庆、蒋平设计盗取凤阳府贪官孙珍给庞太师贺寿万两黄金为赈济灾民,全书结束的时候又是以柳青的绝技蒙翻钟雄趁机劝降,平定君山,真可谓以侠义起,以侠义终。七侠之一的隐侠。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绰号:陕西侠 白面判官

性别:男

身份:侠

好友:白玉堂

民族:汉族

兵器:刀 、判官笔

小诸葛沈仲元

沈仲元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人物,绰号小诸葛,原在杭州霸王庄庄主马强手下栖身,后来马强被捉拿,他装病不肯出头。因为听见马强手下这班人计议投奔襄阳,便将计就计一同前去,暗中观察奸王动静,给众侠客做个内应。他仗着自己聪明,智谋过人,处处逢场作戏。

档案

朝代:北宋仁宗年间

绰号:小诸葛

性别:男

身份:侠

好友:智化

民族:汉族

兵器:刀

五义

五义

钻天鼠卢方

卢方是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松江陷空岛卢家庄卢太公之子,陷空岛五鼠之一。自小生长在渔船上,有爬杆之能,每逢船上篷索断落,卢方爬桅结索,动作如猿猴,因此得绰号“钻天鼠”。与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共称为五义(“陷空岛五义”)。手使刀,擅长爬杆挂旗,轻功好,人很忠厚,义薄云天。卢方在跟随包拯之前掌管陷空岛卢家庄,曾因兄弟情长与其它四鼠一起反抗展昭以御猫为号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曾经花神庙仗义出手救难女。第一个归降开封府,辅佐包大人,从此在开封府当差效力,御封为六品校尉。有子卢珍。

彻地鼠韩彰

韩彰是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陷空岛五鼠之一,祖籍黄州。排行老二,善打毒药镖,因会做地沟地雷,人称彻地鼠,与钻天鼠卢方、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共称为五义。手使一把刀,五鼠中武功仅次白玉堂。曾因兄弟情长与其它四鼠一起反抗展昭以御猫为号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曾与柳青一起盗取黄金,曾经三鼠闹开封大战展昭,并一药弩打伤马汉;曾行侠仗义为民除害追杀恶贼花蝴蝶,后同众人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御封为六品校尉。还曾经襄阳按院衙中捉拿刺客邓车。他为人耿直、沉稳,重情重义,五义里与白玉堂关系最好。

穿山鼠徐庆

徐庆是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山西人,排行老三,人称穿山鼠,与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共称为五义。兵刃刀,力大,能探山中十八孔,曾因兄弟情长与其它四鼠一起反抗展昭以御猫为号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曾与柳青一起盗取黄金,曾经三鼠闹开封战御猫被展昭暗器所伤被俘,后和卢方、蒋平同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御封为六品校尉。还曾经带着展昭一起去军山上坟被抓。

翻江鼠蒋平

蒋平是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绰号翻江鼠,字泽长,金陵人氏,擅长潜水,能在水中长期居住,并开目视物,因此得名“翻江鼠”,排行老四,身材瘦小,面黄肌瘦,形如病夫,为人机巧伶便,智谋甚好,使一对分水峨嵋刺,是个大客商出身,曾经因展昭号御猫不高兴怂恿白玉堂去找展昭合气,曾与其它四鼠一起反抗展昭以御猫为号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曾与柳青一起盗取黄金,曾经三鼠闹开封大战御猫把展昭差点晃一个跟头,后和卢方、徐庆同归开封府,在献艺时蒋平跳入深海中捉到皇上心爱之物金蟾,被御封为六品校尉。还曾经因一句话说的展昭一气独自去了陷空岛;还曾经邓家堡水淹抓住花蝴蝶;还曾经军山后山逆水寒潭中捞回按院大印因此落下病根痢疾病;还曾经低服做小请来柳青、到处请能人帮忙 运筹帷幄 救徐庆 救展昭 破军山 策反钟雄。

锦毛鼠白玉堂

白玉堂是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书胆人物 ,因少年华美,气宇不凡,行侠作义、文武双全,故人称“锦毛鼠”。事迹:刚出场就潘家楼上义助穷困老者,苗家集曾与展昭双侠盗取放高利贷的苗秀家不义之财;他曾因兄弟情深反抗展昭号“御猫”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轰动江湖:他为救颜查散寄柬留刀为友伸冤,再入开封与展昭比武较量,夜入皇宫苑忠烈题诗杀命义救陈琳,看不惯庞太师作风不良搅闹太师府引得太师误杀二妾,又见庞太师极其同党陷害包公奏文加章向皇帝说明缘由,三入开封投石问路 调虎离山 金蟾脱壳 智盗三宝,陷空岛上困御猫。因做事公正秉公除奸被仁宗皇帝器重,被御封为四品带刀护卫,后经历了下杭州捉拿北侠到案,与颜查散洪泽湖治理水患、月下抓水怪 ,下襄阳查办荆襄九郡,为拿到襄阳王谋反证据三探冲霄楼,下落不明,不知所踪。兵刃刀,暗器石子。白玉堂的性格,具有多个侧面,在书里人物中是最为复杂的。他少年英雄,年少华美,行侠仗义,侠肝义胆,扶危济困,锄强扶弱,秉公锄奸,不讲人情;他性情高傲,重名轻利,主持公义,不看对手;他独具慧眼,能识名士,与有志有德的贫寒书生颜查散结为兄弟,并为其鸣冤,多方救助,后来颜查散仕途位同副相;他轻生死重情义,为五义大闹东京,被誉为清代最后一个具有先秦古侠风的侠客。若来总结他的一生,便是这两句:死死生生心力尽,千秋义侠结为心。

档案

姓名:白玉堂

绰号:锦毛鼠

出场:《三侠五义》

外号由来:因少年华美,气宇不凡,文武双全,故人称"锦毛鼠"。

曾化名:金懋叔(三试颜查散时的化名,是锦毛鼠的谐音)

籍贯:浙江金华人氏

武器:钢刀

官职:先封为四品护卫,供职开封府。后升为三品副职同颜查散查办襄阳。

年龄:潘家楼出场17-18岁,与颜生结拜时约20岁,三探冲霄楼时约23岁。

特点:少年英雄,年少华美,行侠仗义,侠肝义胆,扶危济困,锄强扶弱,秉公锄奸,不讲人情;性情高傲,重名轻利,主持公义,不看对手;独具慧眼,能识名士,轻生死 重情义;是最具先秦古侠风的侠客。

亲兄:白锦堂

结义兄弟:除陷空岛五义兄弟(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外,还有颜查散、柳青。

伴当:白福

最喜欢的食物:金色鲤鱼(三侠五义第六十三回)

最爱喝的酒:女贞陈绍

妻子:《三侠五义》中玉堂无妻子。

原文:胡烈道:“并无别事。小人正要回禀员外,只因昨日有父女二人乘舟过渡,小人见他女儿颇有姿色,却与员外年纪相仿。小人见员外无家室,意欲将此女留下与员外成其美事,不知员外意下如何?”说罢,满脸忻然,似乎得意。(三侠五义第五十四回)

事迹:刚出场就潘家楼上义助穷困老者,苗家集曾与展昭双侠盗取放高利贷的苗秀家不义之财;他曾因兄弟情深反抗展昭号“御猫”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轰动江湖:他为救颜查散寄柬留刀为友伸冤,再入开封与展昭比武较量,夜入皇宫苑忠烈题诗杀命义救陈琳,看不惯庞太师作风不良搅闹太师府引得太师误杀二妾,又见庞太师极其同党陷害包公奏文加章向皇帝说明缘由,三入开封投石问路 调虎离山 金蟾脱壳 智盗三宝,陷空岛上困御猫。因做事公正秉公除奸被仁宗皇帝器重,被御封为四品带刀护卫,后经历了下杭州捉拿北侠到案,与颜查散洪泽湖治理水患、月下抓水怪,下襄阳查办荆襄九郡,为拿到襄阳王谋反证据三探冲霄楼,下落不明,不知所踪。《三侠五义》中“五义”之一。

作品鉴赏

编辑

曲园俞氏修订之《七侠五义》,吾亦曾于图书馆中一见,于第一回内删去真宗醉酒许诺诸多细节,而剧情无大差,惜未细阅陈州巡前后章节,一憾。故言俞氏于书内删改(非为增添,此清水谬也)狸猫一节,大抵不差,有俞氏所作《重编<七侠五义> 传序》相印证,重编《七侠五义传》序,重编《七侠五义传》。往年潘郑庵尚书奉讳家居,与余下寓庐相距甚近,时相过从。偶与言及今人学问远不如昔,无论所作诗文,即院本传奇平话小说,凡出于近时者,皆不如乾嘉以前所出者远甚。

尚书云有《三侠五义》一书,虽近时所出而颇可观。俞樾得到后阅之,笑曰:“此《龙图公案》耳,何足辱郑庵之一盼乎?”及阅至终篇,见其事迹新奇,笔意酣恣,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中筋节。

又评此书:闲中着色,精神百倍。如此笔墨,方许作平话小说,如此平话小说,方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乃叹郑庵尚书欣赏之不虚也,惟其第一回,叙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白家老妪之谈,未足入黄车使者之录。余因为别撰一回,援据史传,订正俗说,改头换面,耳目一新。又其书每回题“侠义传卷几”,耳首页大书“三侠”者何人。书中所载南侠,北侠,丁氏双侠,小侠艾虎,则已得五侠矣。而黑妖狐智化者,小侠之师也,小诸葛沈仲元者,第一百回中盛称其“从游戏中生出侠义来”,然则此两人非侠而何?即将柳青,陆彬,鲁英等概置不数,而已得七侠矣,因改题《七侠五义》,以副其实。至颜查散为后半书中之主,而以“查散”二字为名,殊不可解。此人在后半部竟是包孝素替人,非如牛驴子,苦头儿,麦先生,米先生诸人呼牛呼马无关轻重也。余疑“查散”二字乃“眘敏”之讹。眘,为古文“慎“字,以”眘敏“为名,取慎言敏行之义。箫管中郎,衣冠优孟本无依据,何惮更张?奋笔便改,不必如圣叹之改《水浒传》,处处托之古本也。惟其中方言俚字连篇累牍,颇多疑误,无可考正,则姑听之,读者自能意会耳。光绪乙丑七月既望曲园居士俞樾书。

作品评价

编辑

对俞樾的修订工作,对《七侠五义》的评价,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是:认为俞樾的修订起了不小的作用。

二是:认为俞樾的改本《七侠五义》不如原本《三侠五义》。

鲁迅的看法:

1923年12月28日鲁迅致胡适佚札言:“我以为可重印者尚有数书。一是《三侠五义》,须用原本,而以俞曲园所改首回作附。”鲁迅所著《孔乙己》里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就是讽刺俞樾等迂腐文人改颜查散为严仁敏玩古字。

胡适的看法:

1925年,亚东图书馆重印《三侠五义》时选用原本。胡适“序”中明确指出:“《三侠五义》原本确有胜过曲园先生改本之处。就是曲园先生最不满意的第一回也远胜于改本。近年上海戏园里编的《狸猫换太子》新戏,第一本用《三侠五义》第一回作成底本,这可见京班的戏子还忘不了《三侠五义》的影响,又可见改本的第一回删去了那有声有色的描写部份便没有文学的趣味,便不合戏剧的演做了。这回亚东图书馆请俞平伯先生标点此书,全用《三侠五义》作底本,将来定可以使这个本子重新行于国中,使许多读者知道这部小说的原本是个什么样子。

影视版本

编辑

1967年《七侠五义》香港邵氏电影

1977年《七侠五义》香港亚视版

1994《新七侠五义》大陆版

1994年《七侠五义》台湾版

2010年《包青天之七侠五义》

2011年《七侠五义人间道》

2018年《新七侠五义》电影小梦版

下一篇 绿牡丹

上一篇 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