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油市 编辑
江油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绵阳市代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经济区北端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夏热冬暖,总面积2719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江油市辖1个街道、22个镇、1个乡, 市人民政府驻中坝街道诗仙路东段80号。 截至2023年末,江油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
江油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蜀中名胜记》记载,“江油是以江水所由之意”。作为中国早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大水洞遗址出土有距今5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片。东汉建武元年(25年),于今雁门坝设置德阳县。1958年9月5日,江油县与彰明县合并设江彰县。1959年4月30日,更名为江油县。1988年2月,撤县建市。
江油市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现存陇西院、太白祠、磨针溪等32处遗址遗迹,邓小平同志为江油亲笔题写“李白故里”,享有“中国诗歌之乡”美誉。是哪吒文化的发源地,现存“哪吒祖庭”翠屏山、乾元山、金光洞、陈塘关等遗址遗迹。火药文化源远流长,老君山硝洞遗址是已发现古代中国最大硝洞遗址,被誉为“中国火药之乡”。拥有云岩寺及现存中国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飞天藏等14处国省级文保单位和青林口高抬戏等4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江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8.91亿元、可比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5:45.0:45.5。
中文名:江油市
外文名:Jiangyou City
别名:诗城
行政区划代码:5107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四川省绵阳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东北部
面积:2719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22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中坝街道诗仙路东段80号
电话区号:0816
邮政编码:6217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73.32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窦圌山、青莲古镇、太白碑林、养马峡、老君山硝洞遗址、吴家后山
火车站:江油站、江油北站、青莲站
车牌代码:川B
地区生产总值:668.91 亿元(2023年)
综述
江油城市面貌
东汉建武元年(25年),于今雁门坝设置德阳县。
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阴县北)移置汉昌县(即后来的彰明县)于今青莲镇,永嘉年间(307~313年),于今小溪坝镇侨置北阴平郡和阴平县,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年),于今雁门坝设置新巴郡和新巴县。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郡和江油县,同时设置龙州于阴平县治地。建置屡经兴废变迁,惟江油、彰明两县历代沿袭了下来。
江油县建置
江油县、郡始建于北魏正始二年,即梁天监四年(505年)。北魏宣武帝任命时为汉中太守的梁朝降将夏侯道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率兵入蜀,占据梁州十四郡地,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县,同时设置江油郡。北魏正始五年(508年),梁复得其地,撤销江油郡、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秋,西魏占领蜀地复置江油郡、县,江油郡隶龙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江油郡,江油县隶龙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州为平武郡,江油县隶平武郡。义宁二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后又再改为西龙门郡。
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江油县所隶之西龙门郡改名为西龙门州。贞观元年(627年),西龙门州改为龙门州。贞观八年(634年),撤平武县并入江油县。垂拱年间(685~688年),江油县隶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正州为江油郡,江油县隶江油郡。至德二年(757年),江油郡改称应灵郡;乾元元年(758年),应灵郡改称龙州,江油县隶龙州。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龙州改称政州,江油县隶政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政州复称龙州,江油县隶龙州。宝祐六年(1258年),江油县随龙州迁治雍村(今大康镇旧县坝)。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江油县入龙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夏政权复置江油县于兴教镇,隶龙州宣慰司。
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江油县入梓潼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兴教镇为治地复置江油县,隶剑州。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县改隶龙安府。
清顺治十年(1653年),撤江油县并入平武县。康熙元年(1662年),于武都镇复置江油县,隶龙安府。
民国三年(1915年),江油县隶西川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至6月,红四方面军进驻江油、彰明期间,建立济时(驻雁门)、重华(驻重华)、彰明(驻彰明)三个县苏维埃政权和中坝市苏维埃政权。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江油县隶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驻今剑阁县)。
1949年12月22日,江油县解放,隶剑阁专区。
1950年1月,在中坝镇设立中坝市。因建市条件不具备,当月末即改建为江油县第三区。
1951年5月,江油县治由武都镇迁中坝镇。
1952年12月30日,剑阁专区更名为广元专区。
1953年3月10日,撤广元专区,江油县改隶绵阳专区。
彰明县建置
晋泰始年间(265~274年),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阴县北)移治汉昌县侨置于今青莲镇盘江北岸,隶梓潼郡。
梁大同四年(538年),汉昌县迁治于让水(今彰明镇北江村桥院寺)。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汉昌县改名为昌隆县,迁治于孟津里(今彰明镇),隶金山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金山郡,昌隆县隶潼州;开皇五年(585年),潼州改称绵州,昌隆县隶绵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绵州改称金山郡,昌隆县隶金山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金山郡复称绵州,昌隆县仍隶绵州。武德三年(620年),分昌隆县地置显武、文义二县。贞观元年(627年),撤文义县并入昌隆县。神龙元年(705年),改显武县为兴圣县。先天元年(712年),因避庙讳改昌隆县为昌明县。开元二年(714年),撤兴圣县并入昌明县。天宝元年(742年),绵州改称巴西郡,昌明县隶巴西郡。天宝年间(约748年前后),大水淹没昌明县城,乾元元年(758年),巴西郡又改称绵州,昌明县隶绵州。建中元年(780年),迁让水旧治。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又因避庙讳改名为彰明县,复迁还县治于孟津里。
宋、元两朝均沿袭彰明县建置,隶绵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彰明县并入绵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彰明县,隶成都府。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隶龙安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撤彰明县并入绵州。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彰明县,隶绵州。雍正九年(1731年),改隶龙安府。
民国初,彰明县隶西川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西川道撤销,彰明县改隶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驻剑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改隶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驻绵阳)。
1949年12月23日,彰明县解放,隶绵阳专区。
江彰合县后建置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江油、彰明两县,合并设立江彰县,县治设中坝镇。
1959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复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江油县仍隶绵阳专区。
1968年,江油县隶由绵阳专区改名的绵阳地区。
1985年2月,江油县隶撤销绵阳地区后设立的绵阳市。
1988年2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江油县,设立江油市(县级),由省直辖绵阳市代管。
江油城区
区划沿革
1958年7月20日,江油、彰明两县县级机关合署办公;9月5日,国务院行文批准撤销江油、彰明两县合并设立江彰县;11月1日,正式合并,建立江彰县。
江油市地图
1958年8月,撤销彰明县的太平镇并入江油县城关镇。9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改乡为人民公社,改村为生产大队,下设生产队。同月,撤销武都镇、城塘乡、北城乡、阳亭乡,合并设立红旗公社,改永丰、让水、东安、枫顺、六合、重华、五星、铜星、青寿、东兴、方水、新民、西屏、祥和14乡为公社。10月,撤销彰明县的城关镇和治城乡,合并设立治城公社;撤销青莲镇和中心乡,合并设立青莲公社;改双河乡,为双河口公社,改大康、新安、石岭、贯山、义兴、中和、永平、新春、新兴、中兴、重兴、雁门、石元、敬元、明镜、云集、青龙、三合、大堰、河西、双河、香水、复兴、文胜、柏胜、新场26个乡为公社,改青寿区为马角区。12月,撤销新安区公所,由中共新安区委代行职能。
1959年2月,撤销中兴区,所辖中兴、东安2公社改隶重华区,重兴公社改隶马角区。撤销新场公社并入永丰公社,撤销柏胜公社并入文胜公社,撤销枫顺公社并入六合公社,撤销祥和公社并入西屏公社。三合、永丰2公社改隶城关区。撤销城关区公所,由中共城关区委代行职能。复设中共青莲区委,并代行区公所职能,辖青莲、复兴、新民、双河、方水、香水、西屏7个公社。4月,复设中共治城区委,并代行区公所职能,辖治城、大堰、东兴、河西4个公社。至此,全县行政区划为9个区、40个公社、1个镇、415个大队、1640个生产队。
1960年1月,撤销香水公社并入西屏公社。2月,新民公社改隶治城区。3月,撤销武都区公所,由中共武都区委代行职能。11月,河西公社改隶城关区。
1961年4月,永丰公社分为永丰、城郊2个公社。5月,让水公社改隶城关区,同时分为让水、含增2个公社;文胜公社分为文胜、柏胜2个公社;撤销红旗公社,分设城塘、北城、阳亭3个公社;撤销青寿公社,分设厚坝、青林口2个公社;六合公社分为六合、枫顺2个公社;西屏公社分为西屏、香水2个公社;双河公社更名为九岭公社。8月,永平公社分为永平、金凤2个公社。
1962年9月,恢复设立城关、武都、青莲、治城、新安、永平6个区公所。至此,全县为9个区、1个镇、48个公社、12个居委会、504个大队。
1964年9月,城关镇从城关区划出升为区级,直隶于县。
1966年12月,马角区、城关区、西屏公社、含增公社、金凤公社、青龙公社、铜星公社、青林口公社、枫顺公社、敬元公社分别改名为向阳区、城郊区、西坪公社、建设公社、金光公社、向阳公社、红星公社、青林公社、丰收公社、新建公社。
1967年2月,永平区、复兴公社、城塘公社、永平公社、中和公社、贯山公社、东安公社、文胜公社、柏胜公社分别改名为永胜区、八一公社、红旗公社、永胜公社、战旗公社、建山公社、东风公社、长胜公社、百胜公社。
1968年2月,双河口公社改名为双河公社。
1969年6月,长胜公社复更名为文胜公社。
1974年3月,重华区公所迁驻小溪坝。
1981年1月地名普查后实行地名标准化。城关镇更名中坝镇,向阳区更名马角区,治城区更名彰明区,城郊区更名中坝区,城郊公社更名金轮公社,永丰公社更名德胜公社,建设公社更名含增公社,治城公社更名彰明公社,红旗公社更名城塘公社,西坪公社更名西屏公社,建山公社更名贯山公社,义兴公社更名义新公社,金光公社更名新凤公社,五星公社更名小溪坝公社,红星公社更名铜星公社,中兴公社更名河口公社,东风公社更名东安公社,向阳公社更名马角公社,青林公社更名青林口公社,新建公社更名敬元公社,丰收公社更名枫顺公社,大队亦改序数命名为以地名命名。
1983年底,改人民公社为乡,改生产大队为村,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
1984年11月,撤销彰明乡设立彰明镇,撤销青莲乡设立青莲镇,撤销马角乡和明镜乡合并设立马角镇,撤销小溪坝乡设立小溪坝镇,撤销厚坝乡设立厚坝镇。12月,撤销城塘乡和阳亭乡合并设立武都镇,撤销金轮乡并入中坝镇。至此,全县为9个区、7个镇、39个乡、39个居委会、482个村、3436个组。
1988年10月18日,从马角镇划出原明镜乡12个村成立二郎庙镇。11月1日,撤销含增乡成立含增镇。11月30日,撤销新民乡建立龙凤镇。
1990年1月20日,撤销重华乡设立重华镇。
1992年9月,撤销区公所并调整乡镇建制,撤销9个区公所(撤销雁门、马角、重华,水胜、新安、中坝,武都、彰明、青莲区)、19个乡(石元、雁门、青林口。百胜、铜星、河口、水胜。双河、新风。石岭、新安、战旗,北城、大康、三合、德胜、让水、河西、西屏)、5个街道办事处(城北、城中,太平,三合、建设北路)。设置9个镇:三合镇,辖原三合、石岭乡所属行政区城;太平镇,辖原河西、德胜,让水乡所属行政区域;大康镇,辖原大康乡所属行政区域;新安镇,辖原新安乡所属行政区域;战旗镇,辖原战旗乡所属行政区域;水胜镇,辖原水胜、新风乡所属行政区域;双河镇,辖原双河乡所属行政区域;河口镇,辖原河口乡所属行政区域;雁门镇,辖原雁门、石元乡所属行政区域。扩并5个镇:将原西屏乡所属行政区城划归青连镇管辖;将原北城乡所属行政区城划归武都镇管辖;将原锕星乡所属行政区域及小溪坝镇所属的鲜花、鲤鱼口村划归重华镇管辖;将原百胜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厚坝镇管辖;镇将原青林口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厚坝镇管辖。
2002年9月,撤销九岭乡建立九岭镇。
2006年3月,撤销北城乡。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江油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一)撤销六合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枫顺乡管辖,枫顺乡人民政府驻顺河前街67号。
(二)撤销石元乡和敬元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雁门镇管辖,雁门镇人民政府驻清江街116号。
(三)撤销长城街道,将原长城街道中心社区、南苑社区、北二社区、南二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三合镇管辖,三合镇人民政府驻江彰大道中段370号。
将原长城街道二万八社区、临江社区、西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武都镇管辖,武都镇人民政府驻城塘路25号。
将原长城街道盘江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含增镇管辖,含增镇人民政府驻迎宾路331号。
(四)撤销华坪街道和文胜镇,将原华坪街道银河社区、君山社区和原文胜镇及原长城街道潼江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厚坝镇管辖,厚坝镇人民政府驻南河街1号。
(五)撤销云集乡,将原云集乡和原华坪街道双马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二郎庙镇管辖,二郎庙镇人民政府驻迎宾路44号。
(六)撤销重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河口镇管辖,河口镇人民政府驻工农街54号。
(七)撤销东安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小溪坝镇管辖,小溪坝镇人民政府驻小溪街159号。
(八)撤销新春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胜镇管辖,永胜镇人民政府驻新街31号。
(九)撤销铜星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重华镇管辖,重华镇人民政府驻灵溪街377号。
(十)撤销新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双河镇管辖,双河镇人民政府驻新街西段113号。
(十一)撤销义新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安镇管辖,新安镇人民政府驻梨园路116号。
(十二)撤销贯山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大堰镇管辖,大堰镇人民政府驻解放下街167号。
(十三)撤销东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凤镇管辖,龙凤镇人民政府驻江绵路2号。
(十四)撤销九岭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莲镇管辖,青莲镇人民政府驻明月路99号。
(十五)撤销八一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方水镇管辖,方水镇人民政府驻永镇路2号。
(十六)撤销香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西屏镇管辖,西屏镇人民政府驻迎宾路49号。
江油城区夜景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江油市辖1个街道、22个镇、1个乡, 市人民政府驻中坝街道诗仙路东段80号。
中坝街道 | 大堰镇 | 方水镇 | 太平镇 | 三合镇 | 含增镇 |
青莲镇 | 彰明镇 | 龙凤镇 | 武都镇 | 大康镇 | 新安镇 |
战旗镇 | 双河镇 | 永胜镇 | 小溪坝镇 | 河口镇 | 重华镇 |
厚坝镇 | 二郎庙镇 | 马角镇 | 雁门镇 | 西屏镇 | 枫顺乡 |
位置境域
江油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涪江中上游地带。东与剑阁县、梓潼县接壤,南抵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和安州区,西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毗邻,北与平武县、青川县连界。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32′26″~32°19′18″,东经104°31′35″~105°17′30″之间。市境轮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条形状,东西宽约48.4千米,南北长约86.6千米,总面积2719平方千米。
江油市
地形地貌
江油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系山地,海拔一般800~1500米,最高峰为枫顺乡与平武县交界处的轿子顶,海拔2356米;东南部系丘陵和平坝,海拔一般500~700米,最低点为龙凤镇飞凤山麓涪江河谷,海拔462米。大地构造西北部属东北—西南走向的龙门山—大巴山台缘褶断带,地面表现为冈峦重叠,坡陡沟深;东南部属四川台坳,地貌表现为低矮的丘陵和大小不等的平坝。
江油窦圌山
气候
江油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春早、夏热、秋短、冬温的特点;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无霜期长,冬春常有旱象,夏秋易发洪涝。年平均气温16.3℃,降水量1064.3毫米,相对湿度79%,日照时数1289.4小时,年平均气压为953.4百帕,极端最高气温37.7°C,极端最低气温-4.6°C,最多风向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因纬度和地貌特点所致,市境南北东西有显著的气候差异。
水文
江油市境大小江河共150多条,除北部青江流域属嘉陵江支流白龙江水系和嘉陵江。支流西河河源在云集乡境以外,其余江河均属嘉陵江支流涪江水系。市境涪江流域除涪江干流外,主要支流有平通河、盘江、潼江、芙蓉溪、方水河五条,分布在中部和南部,流域面积2194.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0.7%。青江流域面积443.6平方千米,西河流域面积81.2平方千米,两者共占全市总面积的19.3%。
涪江:古称涪水,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雪宝顶(岷山主峰海拔5588米)北坡三圹水,到合川区城南汇入嘉陵江。河流全长670千米,流域面积36400平方千米。
盘江:又名潜江、湔水、石密水、石泉河、邓家河、通口河,是涪江江油市境河段汇入的最大支流。盘江发源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岷山伐子岭,海拔约5000米,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邓家乡岩羊滩海拔583米处进入江油市含增镇,成为江油市和北川县的界河,直到香水镇元坪子,河道才完全进入江油市境,再东南流经西屏镇、青莲镇,至青莲镇铧嘴海拔489米处东注涪江,河流全长173千米,流域面积4520平方千米。
平通河:又名小河、青漪江、廉水、让水、雍村河、八家河,是涪江江油市境河段汇入的第二大支流。平通河发源于平武、松潘、北川3县交界海拔3269米的六角顶东坡,自北川县甘溪乡长滩子海拔575米处流入江油市境,经大康、让水、德胜等乡,南流至河西乡鄢家濠海拔506米处东注涪江。河流全长75千米,流域面积1341.9平方千米。
潼江:又名梓江、梓潼水、五妇水、弛水、阴平河等,河名极多,分段而异。潼江是涪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油市境龙门山地,南流经梓潼、盐亭两县,至射洪市龙宝乡境西注涪江,全长296千米,流域面积5220平方千米。
芙蓉溪:系涪江左岸小支流,共有两源,西源为正源名杜家河,东源名战旗河,两源分别发源于新兴、新安、双河3乡交界海拔825米的垮石岩南坡和东坡,杜家河与战旗河南流至绵阳市市中区太平场镇北面汇合后始名芙蓉溪,再南流至绵阳市区东面沈家坝注涪江。河流全长90.7千米,流域面积594.9平方千米。
方水河:为涪江小支流,发源于安州安昌镇东北海拔1000米左右的李家庙子西侧东坡,南流经倒灌洞、福田村转向东流,再经黄土镇东北民主村流入江油市境八一乡,转向东南流至方水乡西林村海拔470米的马家坝进入绵阳市市中区龙门乡,一直流至石马乡罗家桥村河中脊西缘与青义乡交界处南注涪江。河流全长31.5千米,流域面积127.5平方千米。
青江:又名西游河,属嘉陵江支流白龙江的支流下寺河(又名黄沙江)的支流。上源有两支,南支系正源,发源于六合乡西南龙池村纱帽岩北坡秦家院子,北支发源于枫顺乡西南小坝村轿子顶东坡,西源流至六合场西汇合后东北流,至河石坝与发源于青川县朝阳乡流经枫顺乡的五道河汇合,东北流至敬元乡海拔690米的熊家沟口,汇合龙池河形成青江主河道,河面宽70~100米,流至千(缸)口转向东南,流经雁门乡与会龙河、柳坝河汇合,至石元乡里园坝又转向东北,经阴泉坝海拔583米处东流入广元市市中区境,东流至竹园乡黄沙村菜麻渠附近注入下寺河。河流全长46.7千米,流域面积625平方千米。
水资源
江油市境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9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21.69万千瓦,水利资源理论总量111.33亿立方米,按可利用水资源计算,境内耕地每亩平均在2600立方米以上。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江油市有耕地5.4850万公顷,种植园用地0.5921万公顷,林地16.1005万公顷,草地0.0790万公顷,湿地0.0666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70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4530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1.3438万公顷。
|
|
|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江油市境内共有植物106科、217属(中药材未分“属”)、628种。野生木本植物63科、125属、177种,中药材7科、189种,栽培果树10科、16属、158种,栽培作物26科、76属、104种。森林主要树种:针叶树有尾松和华山松,其次为柏和杉;阔叶树种属繁多,主要为栎类,其他硬阔叶树种还有樟、楠等,软阔叶树种主要有桤、枫香、桉、喜树等。
江油市境内草本植被种属众多,仅可用牧草就有50余科146种。其中:禾本科有白茅、铁线草、光明草、香茅筋骨草、牛筋草、芦苇、金竹、毛竹、露水草、茎草、五节芸、龙须草、稗根苗草等;莎草科有羊胡子草、山稗子、香附子、三茅草等;豆科有野豌豆、马棘(菜麻稍)、爬山豆根、苦参、鸡眼草、田唣角等;其他杂类牧草尚有洋艾蒿、款冬花、绵茵陈、红陈艾、水马蹄草、对角茶、免针草、刺盖草、小山萝卜、大力子、苦买菜、蒲公英等;还有蕨箕、威灵仙、野棉花等少数几种有毒植物。
动物资源
江油市境内主要脊椎动物中哺乳纲野生动物共有:松鼠、鼯、鼹、家鼠、黄鼬、猕猴、狐、野兔、獾、野猪、豹、熊、獐、鹿、毛冠鹿、斑羚、灵猫、金猫、刺猬等二十余种;饲养动物共有猪、牛、羊、家兔、马、驴、骡、狗、猫等十余种;鸟纲中野禽共有白鹭、斑鸠、家燕、麻雀、鹰、雉鸡、雀鹰(鹞)、鸢游隼、凫(野鸭)、豆雁、秧鸡、杜鹃、翠鸟、啄木鸟、猫头鹰、乌鸦、喜鹊、画眉、八哥、黄莺、白头翁、山雀、金丝雀、红腹锦鸡等七十余种;家禽主要有鸡、鸭、鹅等数种;爬虫纲主要有蛇、龟、鳖、蜥蜴、壁虎等野生种属;两栖纲主要有大鲵、蛙、蟾蜍等野生种属;鱼纲中野生鱼类共有鳗鲡(青、白鳝)、鳅(沙泥鳅、泥鳅)、鲶(鲶巴郎)、鮠、鮡、鳜、黄鳝、乌鳢等四十余种;养殖鱼类共有鲫、鲤、鲢、鳙、草鱼、青鱼等10余种。
江油市境内主要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昆虫纲里包括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虫有水稻螟、稻苞虫、粘虫、稻蝗、叶蝉、蚜、麦圆蜘蛛、麦水蝇、麦秆蝇、蝼蛄、金针虫、玉米螟、地老虑、高粱蚜、菜青虫、猿叶虫等三十余种,以及害虫天敌金小蜂、赤眼蜂、姬蜂、黑卵蜂寄蝇、螳螂、蜻蜓、瓢虫、草蛉、胡蜂、土蜂、黑蜂等二十余种;此外还有米象、豌豆象、蚁、马蜂、天牛、蝉、虻、萤、蝇、蚊、蝶、蛾等多种昆虫,以及人工养殖的蜜蜂;节肢动物甲壳纲有蟹、虾、水蚤等,蛛形纲有多种蜘蛛,多足纲有地蜈蚣、蚰蜓、约安巨马陆等;其他常见的低等动物还有软体动物门的河蚌、田螺、钉螺、蜗牛等,以及环形动物门的蚯蚓和水蛭。
矿产资源
江油市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矿种包括煤、铁、铅、锌、砂金、硫铁矿、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饰面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白云岩、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砂岩、冶金用石英岩、铸型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钙粉用灰岩、脱硫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白云岩、铸石用辉绿岩、砖瓦用页岩、矿泉水、油砂等25种。全市矿产资源的分布,在不同区域相对集中,并有不同的矿产组合,构成五个矿产组合集中区,即:唐王寨向斜层控型铅锌矿、沉积型宁乡式赤铁矿、石灰岩、石英岩、白云岩组合集中区;仰天窝向斜沉积改造型硫铁矿、石英岩、石灰岩、白云岩组合集中区;矿山梁―天井山复背斜玻璃用砂岩、煤、石灰岩、白云岩组合集中区;马角坝―二郎庙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组合集中区;武都―含增―西屏石灰岩、白云岩组合集中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油市常住人口为73.13万人。
截至2023年末,江油市户籍总人口84.0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6.33万人,城镇人口27.73万人;男性人口42.48万人,女性人口41.5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2:100。计生人口年报显示,全市出生人口3198人,死亡人口6909人,人口出生率4.4‰,死亡率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5.14‰。
截至2023年末,江油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91万人,较上年增加1.5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16%,较上年提升1.95个百分点。农村常住人口31.41万人。
综述
2022年,江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31亿元,可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0.55亿元,增长4.5%;其中工业增加值230.79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58.68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46.7:43。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7%、47.5%和38.8%,分别拉动GDP增长0.5、1.9和1.5个百分点。
江油城区
2023年,江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68.91亿元、可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7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01.26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245.10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303.92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5:45.0:45.5。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8.1%、17.7%和74.2%,分别拉动GDP增长0.5、1.0和4.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
2023年,江油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97.03亿元、增长4.4%,占GDP比重为59.4%。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第一产业7.57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189.46亿元、下降0.9%;第三产业200.00亿元、增长10.0%;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38.81亿元、下降5.2%。
基本单位
截至2023年末,江油市共有基本单位13739户,比上年增加3808户,增长38.3%。其中,法人单位12502户,较上年增加3518户,增长39.2%;企业法人单位10210户,较上年增加2909户,增长39.8%。“四上”企业法人536户,较上年增加39户。分专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6户,资质内建筑业企业66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5户,房地产企业5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4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江油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投资总量占绵阳的比重为10.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1%,第二产业增长23.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2%。按投资构成分,工业投资增长23.9%,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1.2%,技改投资增长10.6%,民间投资下降8.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5.0%。
2023年,江油市新增入库投资项目159个,计划总投资100.54亿元;国内最大单体磷酸铁锂工业园融通高科正式建成投产。城乡就业创业孵化产业园--装备制造B区标准化厂房项目、高性能碳陶制动盘产业化建设项目等260个项目开工建设,江油市普照片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天宜上佳智慧交通数字科技产业项目
陇西院位于青莲镇东南面,背倚天宝山,面对涪、磐二江交汇处,故宅为李客举家迁移青莲后所建。据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记载:“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这是因为李白后代并未回故居居住,这座空院便成为和尚居住的庙宇。取名“陇西院”,是因为李白祖籍在陇西,李白自称“陇西布衣”。由于是李白住过的地方,历代都在重建扩建,虽屡废而屡兴,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而建,1962年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白故居—粉竹楼
陇西院
粉竹楼位于青莲镇北的太华山麓,为李白胞妹李月圆的故居。山门前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立《重修粉竹楼记》碑,其中记载:“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迨兵燹后,庙宇倾圮,基址犹存。”可见此处为唐代遗物。相传李月圆年青时,为了代哥哥李白尽孝,虽许配人家,却“留而未去”。后来李白便为她建了绣楼于此。月圆常与女友张雪娥在这里居住,日日以琴棋书画自娱。晨昏之时,便将洗脸后的脂粉水泼于楼下的丛竹之上,时间一长,竹上便覆了一层白粉,于是后人便将此楼称为“粉竹楼”。1962年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匡山
海登武馆
大匡山位于大康镇西南部下庄坝村,东距江油市区约18千米。山上有大明寺遗址,原为唐代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也就是李白隐居读书处。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立在匡山上的《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现藏江油李白纪念馆)云:“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昔贞观中,始祖师法云,不知姓氏,号长眉僧……卜基创止宅……唐第七主玄宗朝,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此碑中也记了青年李白离开隐居读书的大匡山写的《别匡山》诗:“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依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小匡山
佛爷洞后山
小匡山又名李白读书台。在江油市区西7千米,青莲与大匡山之间,平通河西岸。是李白的青莲老家去大匡山的必经之地,《彰明县志》(同治版)记载:“小匡山(彰明)县西三十里。亦名读书台。孤峰秀拔,宛如文笔。李白尝读书于此。”传说李白曾在此挑灯夜读,一直读到天明,周围几十里都能看到山上的灯光,故又名“点灯山”。李白后来入了翰林院,于是人们便把李白读书的点灯山叫“翰林山”,还在山上建太白祠。后经多次兴废,有光绪十四年重建太白读书台的两块石碑和山顶一座用来焚烧字纸的惜字宫。惜字宫实际上就是一座小石塔,上刻有一副对联:“倒笔写天,气贯星斗;举杯邀月,诗惊鬼神。”
海灯法师武馆
海灯法师武馆
海灯法师武馆位于昌明河畔,毗邻太白公园,与李白纪念馆隔河相望,建筑风格古朴,集仿古轩、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厅、练武场于一馆,布局谨严。
老君山硝洞遗址
老君山硝洞遗址
乾元山·金光洞
乾元山金光洞
金光洞位于江油市含增镇境内的乾元山,山势跌宕、威武奇险;金光洞又名太乙洞、天仓洞,相传为太乙真人(道教最高神祇元始天尊门下、哪吒的师傅)修炼洞府、哪吒参师学道之地,洞内有宋元以前道教像数十尊。洞中深不可测,有暗河和亿万年前就存在的银白虾。
翠屏山·哪吒殿
翠屏山哪吒殿
窦圌山
窦圌山
窦圌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西南地区首家滑翔伞基地,夏季平均气温为21.7℃。景区内植被茂密,风光秀丽,整座山峰岩体裸露,丹赤如霞,三峰矗立,似一道画屏,属典型的砾岩丹霞地貌。自麓至顶约5千米许,行道迂回盘旋。山中有十大旅游区域,二十八个景点,有飞天藏、圌岭铁索飞渡、高空滑翔、载人索道、观峰坪、中国历代皇帝长廊等,其中云岩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坝酱油
中坝酱油系清代中叶,江油翠屏山一位宋姓道长在中坝北门口开设“熏香园”首创研制而成。中坝口蘑酱油色泽褐亮、形态浓酽、无沉淀、酱香浓郁,内含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添色提味,增进食欲的功效,适于烧、炒、炖、卤、凉拌等,曾被评为部、省双优,并载入《中国名食百科》《中国土特名产词典》,并获得“中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及“中华老字号”等称号。
江油附子
江油附子的栽培历史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附子及其制品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中药材。中坝附子具有个头大、体柔软、肉质细腻的特点,其精加工从形状、色泽、片口、刀法上都十分考究。药材行业素有“附子处处种,唯中坝是正宗”之说。中坝附片性味甘、热,质地酥脆,具有回阳补火、散寒祛湿之功效,主治四肢厥逆、微脉欲绝,阳气虚脱等危重疾症。
2019年10月,江油市入选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6月29日,江油市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6月30日,江油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江油市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9月,江油市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市、区)名单。
2020年9月22日,江油市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
2020年11月,江油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20年12月22日,江油市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3月18日,江油市入选四川省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7月,江油市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8月,江油市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8月26日,江油市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公示名单。
2021年9月,江油市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江油市被命名为四川省生态园林城市。
2022年8月,江油市入选壹城智库“2022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排名第86。
2022年11月,江油市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90。
2023年7月,江油市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89。
2023年7月,江油市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78。
2023年8月,江油市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3),排名第85。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78。
2024年7月31日,2024赛迪百强县榜单发布,江油市位列第85位,较2023年晋升4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