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行 编辑
净行是中国戏曲行当的一种,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净分文净与武净,细划分则有铜锤花脸、黑头 、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等。
净行为主的剧目
正净
一般是以唱工为主,所以又叫唱工花脸。唱工花脸还有两个专门名称:铜锤和黑头。这两个名称与两个人物有关——徐彦昭和包公。京戏《二进宫》里的花脸徐彦昭,他是典型的唱工花脸,手里拿一柄铜锤,所以人们就把铜锤作为唱工花脸的代名词了。京剧中铜锤花脸讲究唱、念、做,以唱为主;架子花脸讲究做、念、唱,以做为主。铜锤的唱多用“立音”、“顺音”,以高亢洪亮、韵味醇厚取胜;架子花脸的唱多用“横音”、“炸音”,以叱咤峥嵘取胜。另外,京剧里的包公戏都以唱工繁重见长,例如《打龙袍》、《赤桑镇》、《铡美案》等戏。而且戏里的包公都勾着黑脸,因此黑头也就成为唱工花脸的代名词了。另外,像《草桥关》里的铫期、《白良关》里的尉迟恭、《牧虎关》里的高旺,还有《大回朝》里的闻太师等,都是以唱工为主的花脸戏,都属于所谓正净的范畴。
副净
净行脸谱图
武净
净行之架子花脸
这种花脸只重武打,不重唱、念。最初有些武净戏的演法也比较讲究工架、表演、说白,如(铁笼山)的姜维、《四平山》的李元霸,包括《艳阳楼》的高登等,都是由武净来扮演的。但由于这些戏后来都由武生兼演了,武净反而慢慢没人演了。还有一些戏,如《青石山》的周仓、《定军山》的夏侯渊,还有《长板坡》的张飞、《恶虎村》的濮天雕,这些本来也是由武净扮演的,后来慢慢地都由架子花来演,武净戏的范围也就越来越窄了。剩下的如《白水滩》的青面虎、《竹林计》的余洪、《挑华车》的黑风利等,这些还属于武净的范畴。在正净和架子花之间,架子花是注重表演、工架和念白,正净是以唱工为主,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区别。比如,由于行当不同,正净在生气的时候只能从鼻子里发出“哼恩……”这样类似颤抖的鼻音(内行俗话戏称“狗护食”),而架子花在生气的时候,就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打“哇呀呀……”这种细微分别,—般外行是不知道的。正净要是打了“哇呀呀……”的话,那就成为笑话了。
京剧净行前辈艺术家老照片
黑脸,由于包拯是刚直不阿、秉公办案、执法如山的典范,而在京剧中包拯勾画的是黑脸,因此以包公为代表的黑脸,表示性格刚直、铁面无私的人物。
老脸,主要扮演男性老年人,勾画红、蓝、紫、粉、黄等颜色,在脑门上又画出一块与脸膛前不同的色彩。如《华容道》中的关公,勾画的是红脸。
奸白脸,是扮演阴险、凶残、狡诈之徒,都是老奸巨猾的反面人物。奸白脸勾半截脸,在白脸的眉间及眼角处,勾画几道黑纹,以突出其老而奸的特征。奸白脸都挂或黑、或白的髯口,以示其老。
架子花脸,扮演的人物性格除刚强、勇猛、鲁莽之外,还有纯真、诙谐之气。如张飞、李逵。还要突出乐观、幽默与风趣。因此,舞蹈性强、做工繁重是架子花脸表演特点之一。另外,架子花脸在愤怒时会发出“哇呀呀”有气势的吼叫,这也是架子花脸特有的表演方式。
后羿脸上有九日,项羽左眼是“涛”字眉,张飞脸上是“蝠”型眉,关羽脸上是“卧蝉”眉,鲁智深脸上是“孔雀”眉,曹操脸上是“凝目”。
金少山是著名京剧演员金秀山之子。幼年随父学艺,在继承父亲铜锤唱腔基础上,吸引了架子花脸的唱、做,突破了两者严格的分工界限。在吐字、行腔、气口等技巧的运用方面也较一般铜锤花脸细微,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净行——《铡美案》
郝寿臣功架子花脸。他在二百多出戏中扮演过主要和次要角色。郝派艺术唱、念韵味浑厚,工架精美,表演浑然一体。并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对架子花脸表演艺术有很多革新创造。 郝寿臣还创造了鲁智深的螳螂眉、和尚眼,粉红双颊脸谱和坦胸裸腹的扮相,突出了豪爽朴实的“花和尚”的形象。
袁世海工架子花脸,科班出身,又得到他的老师郝寿臣传授。他在发展念白、做工、表演和武打艺术的同时,锻炼出一条浑厚、瓷实的嗓子,发展了架子花脸的唱工艺术。 袁世海对历史人物有精辟的见解,进行了细腻的琢磨。他善于把生活的语言提炼成艺术的语言,鲜明地表达了历史人物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气质。他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唱工和念白,配合身段和表情,成功地塑造了曹操、张飞、鲁智深、李逵、廉颇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净角艺术形象。
裘盛戎是著名净角演员,他是铜锤和架子花脸两门抱,以铜锤为主。其父裘桂仙也是著名的花脸演员,裘盛戎从小随父亲学艺,后又入科班,他嗓音既有高昂,激越的一面,又有迂迥委婉的一面,刚柔并济。他能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从表现人物出发,在词义、字声和韵味方面下功夫,塑造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都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裘盛戎的唱腔主要特点是“以情带声,以韵取胜。”在他之前京剧花脸的唱腔,主要是讲究声音洪亮,就是所谓“实大声宏”。这种唱法,具有豪迈、朴素的特点唱腔见棱见角,古朴平直。是以声为主、韵味居次的一种唱法。
裘盛戎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能博采众长,经过不断钻研,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裘派”唱腔。他创造的唱腔继承了净角传统唱腔,雄浑豪放的风格,又融合了老生、青衣唱腔中低迥婉转的抒情特色,形成了韵味醇厚、含蓄细腻的风格,把花脸唱腔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几乎是“无净不学裘”。裘盛戎的艺术成就,为京剧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武行
上一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