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为万物之源 编辑
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提出的哲学命题。
他在《仁学·界说》中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这是谭嗣同“仁学”中的一个主要思想他用“仁”来宣传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说“仁以通为第一义”,而“通之象为平等”。
仁为万物之源
ren wei wanwu zhi yuan
仁为万物之源
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提出的哲学命题。他在《仁学·界说》中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这是谭嗣同“仁学”中的一个主要思想他用“仁”来宣传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说“仁以通为第一义”,而“通之象为平等”。哲学上他认为,“仁”是整个宇宙和社会最普遍、最高的统一法则。他在《仁学》中一开始即说:“学者第一当认明以太之体与用,始可与言仁”,“夫仁,以太之用”但在实际上他把“仁”看得比“以太”更根本。他吸收了宋儒“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把当时假设的“以太”媒介传导的性质完全归结为仁”,认为能不能“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惟其仁不仁”。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天地间亦仁而已”。他的这一思想是受了佛学的影响。华严宗说:“三界唯心”;唯识宗说:“万法唯识”。谭嗣同认为“仁”作为万物之源,与佛教所说的“心”、“识”一样,所以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此外,谭嗣同自称为康有为的“私淑弟子”,而康有为“以仁字为唯一宗旨”,认为“不忍人之心,仁也,电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为万化之海,为一切根,为一切源”。谭嗣同的命题与此一致,具有唯心主义性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