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八柱 编辑
“四川八柱”又名“蜀中八柱”南宋抗元历史遗迹。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元人称此八城为“四川八柱”。余玠“议弃平土。” 筑垒城池,“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
名称:四川八柱、蜀中八柱、抗蒙八柱
地点:四川省、重庆市
参战方:元蒙-南宋
结果:元胜宋亡
发生时间 :1234年12月7日
端平三年(1236)十月,蒙军攻破成都城,并占领蜀中大部分州、县。随后全军撤出。
嘉熙四年(1240)和淳祐元年(1241)再度两破成都。
在这种形势下,南宋任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以“自许当手掣全蜀还本朝 。”的抱负,在形势十分危急的状况下赴任。
元代学者姚燧在《中书左丞李忠宣公行状》记述:“宋臣余玠议弃平土,即云顶、运山、大获、得汉、白帝、钓鱼、青居、苦竹筑垒,移成都、蓬、阆、洋、夔、合、顺庆、隆庆八府州治其上,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蹙蜀之本,实张于斯。”
南宋末期,蒙古军南下进攻四川,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隐土冉琎、冉璞兄弟俩“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徒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胜于十万师远矣”的建议,采取“守点不守线,连点而成线”的战略方针,发动群众依山筑城。
其中剑阁苦竹城、苍溪大获城、通江得汉城、金堂云顶城、南充青居城、合川钓鱼城、蓬安运山城、奉节白帝城最为有名,因此他们被称作“抗蒙八柱”,又称“川中八柱”。
在这场军力悬殊差异巨大的形势下,川蜀前后抵抗蒙军长达五十余年之久。
不得不说是采取了“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策略,构建了规模庞大的“如臂使指,气势联络。 ”的山城防御体系起到的巨大影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