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 编辑

四川省遂宁市代管县级市

射洪市射洪市

射洪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遂宁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弧中心,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底,射洪市辖21个镇、2个街道,市政府驻人民街106号。2022年末,射洪市户籍总人口93.39万人。射洪市历史文化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汉高祖在此设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西魏恭帝置“射江”县,北周更名射洪并沿用,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余年。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县建市。射洪市是中国民间诗画艺术之乡,素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美誉,是初唐海内文宗陈子昂故里。2021年,射洪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09亿元(不含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射采矿业部分),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0:51.7:3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412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射洪市

外文名:Shehong City

别名:洪城、射江、子昂故里

行政区划代码:5109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省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面积:1496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21个镇

政府驻地:人民街106号

电话区号:0825

邮政编码:629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人口数量:93.39 万(2021年末户籍总人口)

著名景点: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舍得沱牌文化旅游景区

车牌代码:川J

地区生产总值:490.09 亿元(2021年,不含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射采矿业部分)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两汉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盆地已由巴、蜀两支民族建立了巴、蜀两国。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秦惠文王灭蜀,建置郡县,以蜀国地置蜀郡。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巴、蜀二郡地置广汉郡,领县十三,郡治设在绳乡(亦作乘乡)。今射洪地区分别属于广汉郡的广汉县和郪县两县地。当时广汉县的治地在今射洪市南柳树镇的通泉坝。郪县治地在今三台县南郪江乡(旧名千子坟)。广汉县和郪县的分界线,东西以涪江和梓潼江为界,即涪江以东和梓潼江左岸地区为广汉县。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区为郪县。广汉县和郪县的南北分界线则从今太和镇起,经白鹿堙、高坟嘴一线为界,以北为郪县,以南为广汉县。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9~23年),建立“新”王朝,改广汉郡为就都,改广汉县为广信县。公孙述据蜀(24~36年),又改广汉郡为子同郡,但仅改易其名,郡、县建置并无变动。

东汉末,分广汉县境置德阳县,余无变动。

子昂广场子昂广场

魏晋南北朝

三国蜀汉,后主延熙( 238~257年)中,分原广汉郡的广汉、德阳、郪三县置东广汉郡。今射洪地区仍属郪、广汉二县地,广汉县又为东广汉郡治地,在今射洪市南柳树镇通泉坝。

射洪市

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改蜀汉的东广汉郡置广汉郡,领广汉、德阳、伍城(郪县更名〉三县。郡治仍设在广汉县。今射洪地区属广汉、伍城二县地。西晋末年,爆发了十六国大战乱,李雄李寿据蜀,建立成汉政权。省新都郡入广汉郡,领县八,广汉、伍城属之。郡治徙至雒县(今广汉市境内)。今射洪地区属广汉、伍城二县地。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罢德阳郡,置遂宁郡,郡治初设德阳县(今遂宁市中区境内),后徙至巴兴县(今蓬溪县长江坝),领县五,广汉县由广汉郡划入遂宁郡。伍城县仍属广汉郡。今射洪地区属广汉、伍城二县地。(时宁属郡也有广汉县,据当代沿革地理者考证,宁属郡是永和八年( 352年)以蜀之流民所置,所属广汉县系侨县,不是实县)。

刘宋,分广汉郡置新城郡,领北伍城、怀归二县,北伍城县治地在今三台县城,并为新城郡治。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分遂宁郡为东西遂宁郡,东遂宁郡治地设在巴兴县(今蓬溪县长江坝)。广汉县属东遂宁郡。今射洪地区属广汉、北伍城二县地。

南齐,在统治今四川地区的24年(479~502年)中,东遂宁郡仍置,领巴兴、小汉、晋兴、德阳四县。据考证,小汉县就是小广汉县,亦即广汉县。新城郡及北伍城县仍置。今射洪地区属小汉(小广汉)县及北伍城二县地。

萧梁,在统治今四川地区的五十二年(502~553年)中,州、郡、县建置娈更频繁。梁末,武陵王萧纪于新城郡置新州,领郡六。新城郡领北伍城一县,治地在今三台县城,并为州、郡治地,今射洪北部地区属北伍城县地。改南齐北宕渠侨郡(在今盐亭县境内〉置西宕渠郡,领广汉、通泉二县。通泉县,系在广汉境内分置之县,并为西宕渠郡治地。今射洪地区为广汉、通泉二县地,并有北伍城县部分境地。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西魏宇文泰平蜀,今四川地区进入西魏版图,恭帝(554~557年)时,置射江县(明嘉靖陈讲《潼川志》说:“恭帝二年一555年置射江县”。)隶属昌城郡。县治设在今射洪金华镇。恭帝改西宕渠郡为涌泉郡,领涌泉、广魏二县。涌泉县,本梁通泉县,西魏改名涌泉县,并为涌泉郡治地。广魏县,即广汉县,又名小广魏县。今射洪地区属射江、涌泉、广魏三县地。

北周( 557~581年),改射江县为射洪县,射洪得名自此始。涌泉郡仍置,领通井、广汉二县(通井县为周明帝改涌泉县置,仍为涌泉郡郡治)。今射洪地区为射洪、通井、广汉三县地。

隋唐五代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通井县为通泉县,又并光汉县(即广汉县,因避炀帝杨广讳改)入通泉县。治地在今县南柳树镇通泉坝。开皇三年(583年),罢昌城郡、涌泉郡等四郡,仍置新州,射洪、通泉属新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州为梓州,射洪、通泉属梓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州,改置新城郡,射洪、通泉属新城郡。今射洪地区属射洪、通泉二县。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新城郡为梓州,射洪县属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梓州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梓潼郡为梓州,射洪县隶属关系一直未变。通泉县,初隶梓州,大历二年(767年),改隶遂州,后复隶梓州。

五代前、后蜀,前蜀永平四年(914年),改设在梓州的东川节度为武德军,余无变化。射洪、通泉二县属武德军梓州。

宋元

射洪地图射洪地图

宋朝,宋太祖于乾德三年(965年)灭蜀,射洪、通泉二县初隶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梓州梓潼郡改为静戍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又改为静安军。端拱二年(989年),复改为东川节度。神宗无丰三年(1080年),改为剑南东川节度。北宋末,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升为潼川府,二县隶属关系无变化。宋朝末年。通泉县“兵后地荒”(《元史·地理志》)。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通泉县并入射洪县,隶属潼川府(治地在今三台县城)。今日射洪的版图至此始定。

明清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并射洪县入盐亭县。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又恢复射洪县建置。明初。射洪县隶属潼川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为州,射洪县隶属潼川州。

清朝初,射洪县属潼川直隶州(治地在今三台县城)。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州为府,隶属潼川府。嘉庆七年(1802年),置川北道(治地在今阆中),领顺庆、保宁、潼川三府,射洪县隶属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亡。

近代以来

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射洪脱离清王朝统治。民国元年(1912年),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隶省政,射洪县隶属四川省潼川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潼川府,复置道,由道辖县,射洪县属四川省川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射洪县属嘉陵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结束军阀割据局面,国民政府统一川政,在四川省建立18个行政督察区,射洪县隶属十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今遂宁市中区),直至1949年12月。

1949年12月9日,射洪县解放。

1950年1月,射洪县治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与此同时,四川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政区,射洪县隶属川北遂宁专区(专员公署驻遂宁)。

1952年9月1日,撤销各行署区,成立四川省。射洪县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

1958年,撤销遂宁专区,射洪县划归绵阳专区(后改称绵阳地区,专员公署驻绵阳)。

1985年5月,原绵阳地区射洪、蓬溪、遂宁三县划出建立遂宁市,射洪县隶属遂宁市。

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县建市。

2024年4月25日,四川射洪与广汉市友好合作签约。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1年底,射洪市辖21个镇、2个街道, 市人民政府驻人民街106号。

射洪市下辖地区

太和街道

官升镇

香山镇

天仙镇

平安街道

文升镇

明星镇

仁和镇

武安镇

东岳镇

涪西镇

青岗镇

大榆镇

瞿河镇

潼射镇

洋溪镇

广兴镇

复兴镇

曹碑镇

太乙镇

金华镇

金家镇

沱牌镇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射洪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遂宁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弧中心,介于北纬30°40’~31°10',东经105°10'~105°39'之间,东西最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

射洪市

地形地貌

射洪市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相对高差375米,最高点是市北武东乡天宝寨,海拔674.4米,最低点是市南涪江出境处,海拔299米。地貌类型复杂:北部低山、高丘,山高坡陡,沟狭谷深,坡地成台,西部中丘,多中宽谷,谷坡转缓;东南低丘,谷宽底平,丘坡缓,丘形多成台阶状、馒头状;涪江由西北向南蜿蜒贯穿射洪境,梓江由东北向西汇入涪江,构成流水侵蚀堆积的河谷地貌。众多的溪流如树枝状分布于涪江、梓江两岸,而瑰溪及与之平行的小溪则各自流出射洪境。于龙门、龙泉山系的山脊,分多支绵延于涪江的东、西部。故杜甫《野望》诗写射洪的山川形势是“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气候

射洪风光射洪风光

射洪市境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东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雨量较少,常有春旱,夏季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多夏、伏早,暴雨不多,偶有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多绵雨;冬季干燥少雨,温暖多雾,霜雪不多。市境地理位置与邻县差异不大,区乡间的地形较接近。1959~1985年间,年均气温与盐亭同,比三台高0.6℃,比蓬溪高0.3℃,比遂宁低0.1℃;24年( 1956~1979年,其中1956~1958年系水文站资料)同步系列年均雨量,太和镇比天仙多47.5毫米,比盐亭多675毫米,比蓬溪少5.9毫米,日照比邻县少数十小时。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射洪境内地下水分布面广,水源可靠,涪江、梓江沿射洪境而过。水利基础设施完善,射洪有人民渠、前锋渠、武引一期、螺引、八一泵站、沈水河泵站等6处大中型骨干水利灌区工程,有灌溉干、支渠635千米,斗农渠2060.56千米;有小型水库114座,石河堰760道,山坪塘2474口,雨水集蓄工程(蓄水池)6852处,机、沉井及人畜饮用水工程4550处;工程蓄水能力3800万立方米,蓄引提水总量1.49亿立方米。耕地灌溉保证率51%。

植物资源

射洪境内主要植物有183科517属721种,1476个品种(含变种、品系,下同)。粮食作物14种,87个品种;蔬菜作物58种,135个品种;饲料作物2种,4个品种;用材、薪炭林植物145种,242个品种;竹类10种,10个品种;庭院、城镇观赏植物205种,235个品种;果、桑林木37种,312个品种;草本植物(含药用)200种,230个品种;水生植物和菌类39种,80个品种。

动物资源

射洪境域动物区系主要由亚热带森林、农田动物群组成。鸟、兽的种类和数量不多,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种类较为丰富。1997年8月调查显示,射洪境内野生鸟兽共93种,其中,野生兽类19种,鸟类74种。在鸟类中留鸟39种,夏候鸟16种,冬候鸟14种,族鸟5种,属国家保护的鸟类7种。2002年调查显示,射洪内野生兽类28种,鸟类143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3种。

矿产资源

射洪境内矿产资源匮乏,地层深处有少量石油、天然气、盐卤,地表层主要有砂金、砂石、麻条石、页岩和少量的白垩土和石灰石等。射洪先后开发浅层油气井38口,民用天然气自给率达100%;乡镇的页岩砖厂平均年烧制页岩砖5.73亿块;常年采掘经营沙石500万立方米以上。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射洪市常住人口为732380人。23个镇(街道)中,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镇(街道)有3个;2万人至5万人之间的镇(街道)有6个,2万以下的镇(街道)有14个。

2022年末,射洪市户籍总户数36.09万户,户籍总人口93.39万人,其中:女性45.3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36‰,人口出生率4.88‰,人口死亡率4.52‰。

经济

编辑

综合

2021年,射洪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09亿元(不含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射采矿业部分),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14亿元,增长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5%,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53.52亿元,增长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1%,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3.44亿元,增长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3%,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0:51.7:3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412元,单位GDP能耗下降0.7%。

2021年,射洪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95亿元,增长11.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0%,产业投资增长30.6%,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38.6%,房地产开发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4.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5.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8%(工业投资增长15.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2.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6%。

2021年,射洪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县级)53.34亿元,增长33.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亿元,增长33.7%。地方财政支出95.14亿元,增长12.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21亿元,增长7.8%。

人民生活

2021年,射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15元,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22673元,经营净收入10054元,财产净收入4089元,转移净收入2999元。人均消费支出26364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9282元,衣着消费支出1502元,居住消费支出3488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394元,交通通信消费支出4954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338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2%。

2021年,射洪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3元,增长10.7%。其中:工资性收入4381元,经营净收入6532元,财产净收入748元,转移净收入8982元。人均消费支出17224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 6964元,衣着消费支出834元,居住消费支出3229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166元,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03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180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4%。

第一产业

2021年,射洪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83亿元,增长8.4%。其中:农业总产值44.28亿元,增长4.0%;林业总产值3.01亿元,增长2.3%;牧业总产值48.82亿元,增长12.6%;渔业总产值2.09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63亿元,增长7.5%。

2021年,射洪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65万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81.94万亩(水稻18.80万亩、玉米41.40万亩、小麦21.20万亩),豆类11.19万亩,薯类17.52万亩。粮食总产量39.48万吨,其中:谷物产量32.36万吨(水稻产量10.15万吨、玉米产量16.02万吨、小麦产量6.04万吨),豆类产量1.62万吨,薯类产量5.50万吨。

2021年,射洪市出栏生猪90.16万头,增长13.3%;出栏牛1.65万头,增长7.3%;出栏羊11.14万头,增长0.7%;出栏家禽999.22万只,增长29.5%。肉类总产量8.41万吨,增长14.7%,其中:猪肉产量6.45万吨,增长12.9%;牛肉产量0.2万吨,增长11.6%;羊肉产量0.18万吨,增长2.8%;禽肉产量1.57万吨,增长25.2%。禽蛋产量2.39万吨,下降2.5%。年末生猪存栏53.46万头,增长8.4%。

第二产业

2021年,射洪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24.20亿元,增长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0%,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6%,工业化率45.7%。

2021年末,射洪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家,实现产值366.89亿元,增长11.6%。主营业务收入315.88亿元,利税总额54.86亿元,利润总额33.83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85.3%。

2021年末,射洪市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6个,实现总产值108.06亿元,增长13.1%。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9.32亿元,增长0.2%。

第三产业

2021年,射洪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45亿元,增长18.1%。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31.72亿元,增长19.3%;乡村实现零售额51.73亿元,增长15.1%。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3.69亿元,增长30.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0.15亿元,增长10.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79亿元,增长31.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82亿元,增长20.7%。

2021年,射洪市国内旅游人数1278.17万人次,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134.82亿元,增长4.7%。

2021年,射洪市到位国内市外资金113.98亿元,增长1.4%;国内省外资金89.53亿元,增长1.4%。新引进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8个,投资总额184.6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5-10亿元以上项目2个,1—5亿元(不含5亿元)项目10个。

2021年,射洪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22亿元,增长80.8%。其中:出口3.91亿元,增长147.0%。

2021年末,射洪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7.41亿元,增长1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5.56亿元,增长13.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4.50亿元,增长1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8.15亿元,下降1.9%;中长期贷款余额226.16亿元,增长19.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7.41亿元,增长1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5.56亿元,增长13.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4.50亿元,增长1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8.15亿元,下降1.9%;中长期贷款余额226.16亿元,增长19.1%。

交通运输

编辑
射洪有G93绵遂高速、S2成巴高速、遂德高速 、国道247线穿境而过,村道公路覆盖率100%,,S101线完成老路段路基建设,射盐路完成路面下层铺筑,瞿河涪江大桥竣工通车。

2021年,射洪市完成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8亿元,年末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452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371公里。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0.6%,其中: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21748万人公里,增长27.3%;公里运输货运周转量90130万吨公里,增长10.2%。

政治

编辑

射洪市主要领导

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射洪市委员会

市委书记、射洪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谭晓政

市委副书记

王能、陈文

市委常委

戴宇、文加武、何德永、何小江、王腾祥、甘健新、荣泽黎

射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袁渊

副主任

黄伟、何凯、黄青松、何朝阳

射洪市人民政府

市长

王能

副市长

戴宇、敬筠(挂职)、张君、唐锐、于开、敬兴才、陈丽宇

党组成员

唐昆仑、向小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射洪市委员会

主席

邓茂

副主席

蒲俊、金欣、李元红、廖晓华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2月,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1年,射洪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取得国家体系认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3家。全年新增授权专利392件,实施专利382件,实施专利技术实现新增产值6.6亿元,新增利税0.77亿元。

教育事业

2021年末,射洪市共有学校225所,其中:幼儿园132所,小学58所,中学3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教育2所。共有教职工9823人,专任教师7355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89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851人,中职教育专任教师382人。在校学生9.85万人,其中:小学4.06万人,普通中学3.3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0.43万人。

文化体育

2021年末,射洪市拥有体育馆1个,农家书屋282处、社区书屋68处,文化艺术中心免费开放。

医疗卫生

2021年末,射洪市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年末卫生机构1088个(含村卫生室),床位4437张,其中:医院13个,卫生院23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81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84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射洪市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57万人,离退休人数12.08万人,退休金支出25.08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52.70万人,养老金支出1.95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9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597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7%以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6.42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0万人。机关事业保险参保人数2.30万人,基金支出5.33亿元。最低生活保障28452人,其中:城镇3065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824万元,其中:城镇1228万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射洪市因境内有射江而得名。射江今称梓江,又名梓潼江。古“江”“洪”同音,古人将“射江”讹为“射洪”,北周(557~581年)从俗,遂改名射洪县(见《隋书·地理志》)。故称“西魏置县,北周正名。”

射洪名由来另有一说,见《元和郡县图志》:“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文物古迹

  • 陈子昂读书台

    陈子昂读书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北23公里处的金华山上,是初唐诗人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原名读书堂,或称陈公学堂。其旧址在金华山古观之后,今祖师殿一带。唐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陈子昂立旌德碑于读书堂前。中唐后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学堂因之衰废。宋嘉裕年间,邑令庞子明在其遗址建拾遗亭。明初,拾遗亭已毁,廉承务逍于旧基建屋塑像,并立明远亭于其侧,成化时,县令郭镗立感遇亭,至清初,上述建筑全坍坏。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县唐麟翔于学堂旧址建方厅一大间,置匾额为古读书台,道光八年(1828年)至十一年(1831年),邑令钱秉德,汪澍移读书台于岭后梧岗山。光绪六年(1880年),知县文芳等捐资劝募,拆去短垣,芟除荆莽,于亭前新建厅三间,翼以回廊曲槛,外置甬道门阁;亭右立精舍三间,亭后辟地增葺大厅三间,额拟留云山馆,游廊环绕,外蔽缭垣;最后砌台竖荷叶亭一大间,额拟涵波临江,建船房三间,小榭一间,已初具规模。此后基本保持原状,略有增修。

    古读书台内匾对甚多,多数为古今名家手迹。其木刻《感遇三十首》及《陈伯玉先生别传》等为重要文物,留云仙馆内陈列的陈氏有关文献资料亦不可多得。“读书台”遗址,也成为后人凭吊的一处胜景。清康熙年间,射洪乡贤杨甲仁在此处讲学20年,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1987年春,峨眉电影制片厂曾在这里拍摄故事片《野店》。

    1980年7月,陈子昂读书台被列为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4月,陈子昂读书台被列为遂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陈子昂读书台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饶益寺

    饶益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沱牌镇通济山上,始建于唐,勃然兴盛于明。明永乐九年(1411年),历任刑、工二部主事的邑人杨从义荣归故里,捐俸禄,建庙宇,塑佛像,笃心向佛。此后数十年,杨氏三代弘扬佛法,构经楼,绘彩壁,建牌坊,造灯级,殿、阁、楼、坊耸立山间。饶益寺由此中兴,渐成川中一大名刹。

    饶益寺大雄宝殿始建于唐代,明永乐九年(141年1)、明万历二年(1574年)两次维修,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建;天王殷和山门牌坊重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于乾隆元年(1736年)竣工;观音殿为清末民国初修建。寺前为大山门,以大雄宝殿为主体,次为天王殿、弥勒殿、地藏王殿、观音殿,右、左有厢房、五观堂、罗汉堂、千手观音阁,呈五个四合院布局。山门牌坊为抬梁式梁架,七架梁用四柱,单檐悬山顶;天王殿抬梁式梁架,七架梁用四柱,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抬梁式结构,八架椽屋,前后乳袱搭牵用四柱,单檐歇山顶。饶益寺古建筑群布局和结构保存完好,大雄宝殿的明代壁画仍多有保存,是彩绘壁画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在建筑、美术、宗教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大雄宝殿亦是射洪硕果仅存之明代建筑艺术精品。

    饶益寺饶益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家山上女儿碑庙会

    方言

    射洪方言是四川方言的分支,属北方方言系统,但其语音、词汇和语法亦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语言发展的自我因素,也有社会影响的因素。射洪地处涪江中游,交通方便,明末以来有湘、鄂、闽、赣、陕诸省大量客籍户移来,其语言也相互渗透融合。解放后,随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成员流动频繁,更增加了射洪方言的复杂性。单就语音而言,近些年受成都语音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射洪方言土语的使用范围正在逐步缩小,而呈向汉民族共同语靠拢的趋势。

  • 风景名胜

    编辑
    射洪文旅资源丰富,拥有文旅资源点1000余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涪江穿城而过,境内形成太湖、螺湖、金湖、柳湖四大湖泊,侏罗纪景区、螺湖半岛、花果山、龙凤峡等美景。

  • 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

    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

    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金华镇,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景区内含有镇(金华古镇)、山(金华山)、湖(金华湖)、堤(金湖堤)、岛(湖心岛)、坪(西山坪)、坝(金华坝等)。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子昂读书台;有四川四大名观之一的金华山道观;有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的金湖;有10000亩水果基地;有古镇、古建筑、古庙、古城墙、古树、古戏台的“六古文化”。

  • 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

    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

    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明星镇境内,面积12平方公里。区内地质遗迹遗存丰富,建成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峡谷寺庙、栈道等,配套开发了龙凤峡漂流等体验项目。

  • 舍得酒文化旅游区

    舍得酒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 位于沱牌镇西部。舍得酒文化旅游区依托舍得系列酒品牌名气及先进的酿酒理念,大力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和品牌优势。2017年旅游区接待人次为32.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00万元;2018年旅游区接待人次为51.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400万元;2019年1月至6月旅游区已接待人次为27.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960万元。

  • 文宗苑景区

    文宗苑景区文宗苑景区

    文宗苑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文宗苑”是射洪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射洪旅游新名片,是射洪市两江画廊景区之一。该项目位于射洪市广兴镇龙宝坝村,依托人文遗迹陈子昂衣冠冢而建,是国内外关于大唐文宗陈子昂最全面的综合性展馆,功能上与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遥相呼应,旨在探寻诗歌之路,追慕子昂生平,感悟盛世风骨,传承先贤精粹,弘扬文化自信。项目总建筑面积3834.37㎡,整体布局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仿唐风格木结构建筑,主要建设有诗歌广场、伯玉轩、唐音馆、谏诤厅、文宗堂、状元阁等,游客接待、咨询服务、文创产品展销等功能齐全。

  • 花果山景区

    花果山景区花果山景区

    花果山景区,位于以“诗酒之乡”著称的射洪城区西北部平安风景区内,占地2700余亩,景区内植被丰富,其中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景区历史文脉厚重,有遂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贺诚生平陈列馆”,登云寺孝经故事,登云楼是远近闻名的森林景区。

    花果山景区以诗画康养森林为主题,采用绿色低碳理念进行打造,形成了以“一心两轴三区十景”为核心的场景式主题景区。

  • 金华山

    金华山,位于市区北20公里金华镇涪江之滨,其主体位置则位于大金华旅游区的北区,汉代名"烟墩岭",被誉为川中名山。因其"山贵重而华美"得名,被誉为"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山"。金华山因其山中的金华道观而得名,清末以来,统称金华山,沿用至今。其名的来历,根据清光绪年间《射洪县志》记载,取"其山贵重而华美"之意。

    金华山前山为金华道观,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年),后山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著名诗人陈子昂少时读书台。金华山前山是主峰,山脚下是虹飞桥(又名百尺桥),因陈子昂《登金华》诗有"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的诗句而得名。

  • 地方特产

    编辑
    沱牌曲酒

    沱牌曲酒沱牌曲酒

    沱牌曲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高粱为原料,小麦制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经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属浓香型白酒。具有无色透明、窑香浓郁、绵甜甘爽、回味悠称的风格。在中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唐时“射洪春酒”以“寒绿”著称。宋代,“射洪春酒”以纯净、透明、甘醇、甜诸味调匀而知名。明代,县人酿“谢酒”,清冽馨香,名嗓蜀中。清代,“射洪春酒美”,谢酒称“佳酿”。民国年间,县南柳树镇太安酢坊在继承唐代“春酒”、明朝“谢酒”的传统酿造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新的配置方法和制作方法,酿出具有“春酒寒绿、谢酒醇、浓香清冽”的曲酒。1946年,正式命名此佳酿为“沱牌曲酒”。

    沱牌曲酒曾在1989年第五届中国评酒会上,获评“中国名酒(国家金质奖)”。“沱牌”品牌于2006年12月19日被商务部授予首批“中华老字号”称号,其重要传承载体——“泰安酢坊”也被认定为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沱牌曲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射洪野香猪

    射洪野香猪,是射洪固有物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射洪野香猪为活体猪全年放养,四肢结实紧凑,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猪肉皮薄肉厚,脂肪层薄,肉质纤维清晰,有韧性,肌肉大理石纹分布均匀。肌肉有光泽,肉色鲜红、均匀。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射洪野香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金华清见柑橘

    射洪金华清见柑橘,产于金华山南麓,涪江西岸,北纬30度38秒至31度10秒之间。富含维生素C、钙、磷、钾、β-胡萝卜素、柠檬酸等物质。

    著名人物

    编辑
    射洪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包括: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开初唐诗坛一代诗风,其《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是流传千古;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进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后迁郎中,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于渊,名光藻,号邦齐,川中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荣誉称号

    编辑
    2017年9月,射洪市获“2013~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 并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

    2019年10月,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19年12月31日,射洪市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3月31日,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9月22日,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2月19日,射洪市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 同月,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3月18日,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9月,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12月2日,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2年3月,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4月,入选2022年四川省服务业强县(市、区)名单。 5月,射洪市入选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第一批试点地区。 6月,射洪获评“中国白酒之乡”称号。 7月,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98位。 8月,入选壹城智库“2022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排名第80。 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87。

    2023年1月,射洪市入选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示范期为2023年至2025年。

    2023年7月,射洪市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

    2023年8月,射洪市入选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县。 同月,入围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3),排名第84。

    下一篇 蓬溪县

    上一篇 安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