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昌市 编辑
隆昌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内江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内江市的南端,地跨东经105°02′~105°26′,北纬29°11′~29°32′之间;距成都市210千米、重庆市138千米。总面积794.4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隆昌市辖11个镇、2个街道,截至2023年底,户籍人口74.02万。市政府驻古湖街道,域内地势东北较高,西南较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是全国商品粮、生猪、水果和特种水产基地。隆昌市境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内置来凤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割泸县2里、荣昌4里、富顺14里置县,取名为隆昌县,寓意“兴隆昌盛”;1952年1月,泸县专区改为隆昌专区,1978年4月,隆昌划归内江地区,1985年6月,地改为市,隆昌属内江市管辖。201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隆昌市。隆昌旅游景点众多,古有隆昌八景,现有隆昌古牌坊、古宇湖、云顶古寨等“三古之旅”。隆昌市是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辛亥革命先驱黄复生的故里;有“中国石牌坊之乡”“中国青石文化城”“川南野生水禽乐园”之誉,也是内江隆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20年9月22日,隆昌市获2019年度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2021年,隆昌市被命名为“中国西部鱼米之乡”。2023年,隆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6.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33.1 :51.7调整为14.1:31.4:54.6。
中文名:隆昌市
外文名:Longchang City
别名:隆桥驿
行政区划代码:511083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四川省
地理位置:四川省东南部
面积:794.41 km²
下辖地区:11个镇、2个街道
政府驻地: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
电话区号:0832
邮政编码:642150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74.02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古宇湖、隆昌古牌坊
火车站:隆昌站、隆昌北站
车牌代码:川K
地区生产总值:366.33 亿元(2023年)
现任领导:任伟(市长)
牌坊之乡
隆昌北关
隆昌古为隆桥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因地履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隆昌。隆庆元年至清嘉庆六年(1567年-1801年),隶属叙州府。
清嘉庆七年(1802年),隆昌属川南永宁道叙州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川南永宁道改称下川南道,隆昌属之。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制,以府、州、厅、县直隶省管。民国二年(1913年),废省改道时,隆昌直隶下川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下川南道改名为永宁道,隆昌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地方行政组织,以县为基本单位,隆昌直隶四川省人民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督察区,隆昌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属泸县专区。
1952年1月,泸县专区改为隆昌专区,专署移驻隆昌县城,隆昌县属隆昌专区。
1952年12月20日,隆昌专区改为泸州专区,专署又迁至泸州,隆昌属泸州专区。
1960年7月,泸州专区撤消,隆昌属宜宾专区。
1968年,专区改制为地区,隆昌属宜宾地区。
1978年4月,隆昌划归内江地区。
1985年6月,内江地区改为内江市,隆昌属内江市管辖。
2017年4月9日,民政部同意四川省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以原隆昌县的行政区域为隆昌市的行政区域,隆昌市人民政府驻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 8月22日,隆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区划沿革
隆昌地图2016
2004年,隆昌市辖金鹅、响石、圣灯、黄家、龙市、界市、石碾、胡家、渔箭、山川、双凤、迎祥、周兴、云顶、李市、石燕桥16个镇和桂花井、普润2个乡。
2009年2月28日,隆昌市析金鹅镇新设古湖街道。以隆昌河为界将原金鹅镇一分为二;古湖街道幅员面积29.8平方千米,辖原巨星等15个村,以及大东街等9个社区,古湖街道驻古宇路233号。 2009年4月20日,古湖街道正式挂牌。
2014年2月12日,四川省同意隆昌县撤销金鹅镇,设立金鹅街道;撤销普润乡,设立普润镇;撤销桂花井乡,设立桂花井镇。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山川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金鹅街道管辖;将龙市镇大云村、贺家湾村、涂家场村、普照村、黄坡村、林峰村、骑龙村、两路口村、堰塘湾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古湖街道管辖;撤销迎祥镇和周兴镇。将原迎祥镇迎祥社区、高星社区、芦稿村、锯子村、武棚村、关圣村、大碑村、清和村、杨家山村、长坡村、松杉村、龙溪村、高家村、新庙村、五灵村、飞蛾村、三会村、薄刀村、水竹村、华盛村、水龙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市镇管辖;将原迎祥镇高庙村、凉山村和原周兴镇王布政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界市镇管辖,界市镇人民政府驻界新北路59号;将原迎祥镇黄桷村、石塘村、广付村、金山村和原周兴镇周兴场社区、阚家咀村、五马朝村、茶子山村、凤凰庙村、佛洞寺村、兰家田村、黄花寺村、秦家庙村、斑竹林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普润镇管辖;撤销桂花井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黄家镇管辖;撤销渔箭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碾镇管辖;撤销李市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燕桥镇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隆昌市辖2个街道、11个镇:古湖街道、金鹅街道、响石镇、圣灯镇、黄家镇、双凤镇、龙市镇、界市镇、石碾镇、石燕桥镇、胡家镇、云顶镇、普润镇。 政府驻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
位置境域
隆昌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内江市东南部,地跨东经105°02′~105°26′,北纬29°11′~29°32′之间。东靠重庆市荣昌区、南邻泸州市泸县、西接自贡市富顺县、北与东兴区接壤;幅员面积794.41平方千米。距成都210千米,距重庆130千米,距内江城区37千米。
隆昌县
地形地貌
隆昌市海拔高程主要在320~420米之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高程665.8米(石燕桥镇油房山顶),最低海拔高程291.8米(黄家镇施家坝)。全市分浅丘、深丘、低山三种类型。其中,浅丘面积668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84%,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深丘面积34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4%,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山面积90 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气候特征
隆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宜人。冬季无严寒、霜雪少,四季分明,冬季短,春季来得早;年雨量充沛而分布不均,冬、春伏旱严重;秋多绵雨,春多低温寒潮,日照不足。2017年年平均气温18.5度,比历年平均气温17.3℃高1.2℃;年极端最高气温38.8℃,比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1℃低1.3℃;年极端最低气温2.1℃,比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2℃高4.3℃;年总降水量823.0毫米,比历年平均降水量1057.0毫米少22%;年降水量≥0.1毫米日数为140天,最大日降水量为101.6毫米,出现在6月10日;年日照总时数1339.7小时,比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101.3小时多22%。
水文特征
隆昌市地处大清河与濑溪河的分水岭上,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境内无大江大河,属沱江水系,有4条长度在30千米左右的小溪流,即:隆昌河、龙市河、渔箭河和黄土桥河。
土壤特征
隆昌市土壤主要为紫色土、黄壤土和水稻土三类,适合各种农作物栽种。土壤主要为土母岩母质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包括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该母岩发育的土壤,小于0.01米米的粘粒含量在50%以上,质地较粘,多为轻粘土或者中粘土,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强。
隆昌市紫色土是较为肥沃的农业土壤,但由于微团聚体发育较差,遇水易于散碎,抗蚀能力较弱,因此紫色土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壤土团聚体发育差,抗蚀性较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水稻土是一种人工土壤。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沿线水稻土有机质积累良好,与旱作土壤相比,其腐殖质化系数高,肥力较高,耕作层一般在20厘米以上,由于水稻土所处地形相对平坦,多为水田,以种植作物水稻为主,水田的保水土保持土能力较好,故水土流失较轻。
矿产资源
隆昌市矿产资源探明煤储量2764万吨、天然气蕴藏量70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14亿立方米、青石储量3393万立方米、陶泥储量2968万立方米,耐火泥、页岩、釉泥等矿产资源也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水资源
隆昌市地表水径流系数一般在0.258~0.341之间,多年年均降水1053.6毫米,降水总量8.34亿米,形成地表径流2.85亿立方米,总蓄水量计3.36亿立方米,人均448立方米,亩均747立方米。
水力资源
隆昌市共有各类中、小、微型水利工程5986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29座。总库容约1.3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0.89亿立方米,一般年景可提供水量0.81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4年3月31日,隆昌市耕地面积39.5万亩,农田面积31.5万亩,森林覆盖比例26.1%。2005年隆昌县土地总面积79440.6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6463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36%;建设用地面积11843.3公顷,占隆昌总面积的14.91%;未利用地面积共2965.5公顷,占隆昌总面积的3.73%。
生物资源
隆昌市境内森林植被常见优势树种有58个科191个种,成片造林树种主要是马尾松、湿地松、火烧松、柏、杉、巨桉、杨、桑、柑桔等。“四旁”树种主要是桉、千丈、麻枊、泡桐、榆、银华等。经济树种有10个科20个种,主要是柑桔、柚、茶、桑、桃、梨、板栗、核桃等。竹类有9个种,主要是慈竹、麻竹、撑绿竹、黄竹、楠竹等。草被植物颁最多的是禾本科及蕨类植物。隆昌已无成片珍贵古树,只有零星分布,共存3百多株珍稀古树,各乡镇均有分布,有10余个种,主要有:榕、香樟、楠、皂荚、银杏、罗汉公、红豆树、蒲桃树、檬子树、檀、冰粉树等。隆昌森林覆盖率为17.1%。野生动物资源有黄鼠狼、野猫、布谷鸟、白鹤、野兔、野鸭、蛇、鸟等种类,有17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或例入有科研价值和有益的野生动物。名贵花卉植物有“隆昌素”兰草。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隆昌市人口总户数278536户,户籍人口74.02万人,比上年减少0.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50万人,非农业人口19.52万人。
2023年,隆昌市出生人口2724人,人口出生率4.82‰,死亡人口5320,人口死亡率9.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出生人口性别比(男:女)为112.97。
民族构成
隆昌市以汉族为主,此外还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任伟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杨超 |
市政协主席 | 王昭夏 |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6月 |
综述
隆华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
2023年,隆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6.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1.55亿元,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3%;第二产业增加值114.92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1%;第三产业增加值199.86亿元,增长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33.1 :51.7调整为14.1:31.4:54.6。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26.7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GDP比重为61.9%,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隆昌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其中:一产业投资下降18.2%;二产业投资增长35.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5.3%,技改投资增长50.8%);三产业投资增长20.3%。
指 标 | 2023年同比±%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7.8% |
1、基础设施投资 | 21.5% |
2、产业投资 | 6.4% |
其中:制造业 | 41% |
3、房地产开发投资 | -3.6% |
4、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 | 65.1% |
5、其他投资 | 190.6% |
财政收入
2023年,隆昌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5.71亿元,同比增长3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2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税收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26.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27亿元,同比增长12.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8亿元。
人民生活
2023年,隆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0.6%;经营净收入增长8.4%;财产净收入增长4.8%;转移净收入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3.2%。其中,居住支出增长1.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0.4%;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0.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9.7%。
2023年,隆昌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8.7%;经营净收入增长6.4%;财产净收入增长6.7%;转移净收入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5.9%。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5.6%;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2.2%;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3.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6.3%。
第一产业
隆昌市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油菜、花生、大豆、蔬菜、水果、甘蔗、药材等。
圣光村农业
隆昌工厂化育秧

隆昌工厂化育秧

隆昌市农业风光
2023年,隆昌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一产业增加值51.55亿元,增长4.1%。
2023年,隆昌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149.47公顷,比上年减少619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1993.53公顷,减少1318.73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1051.67公顷,增加360.93公顷。
2023年,隆昌市粮食总产量33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夏粮0.7万吨,增长2.7%;秋粮32.5万吨,增长2.6 %;水稻19.9万吨,增长1.0%;玉米7.5万吨,增长3.0 %。 主要农产品产量列示如下:
指 标 | 2023年 | 同比±% |
---|---|---|
粮食(万吨) | 33 | 2.6 |
#水稻(万吨) | 19.9 | 1.0 |
玉米(万吨) | 7.5 | 3.0 |
油料(万吨) | 2.4 | 3.6 |
#油菜籽(万吨) | 2.4 | 3.6 |
蔬菜(万吨) | 54.6 | 5.1 |
水果(万吨) | 6.1 | 3.1 |
2023年,隆昌市天然林保护工程19.78万亩,退耕还林6万亩,营造林1.92万亩,义务植树25.82万株,培育各类苗木57万株。
2023年,隆昌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2.07亿元,同比下降6.9%; 主要畜牧产品列示如下:
指 标 | 2023年 | 同比±% |
---|---|---|
肉类 |
学校名称 | 地址 | 办学类型 |
---|---|---|
隆昌一中 | 古湖街道 | 完全中学 |
隆昌二中 | ||
隆昌七中 | 黄家镇 | |
四川省隆昌城关职业中学 | 金鹅街道 | 职业高中学校 |
科学技术
2023年,隆昌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7.98 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组织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2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平台)计划 11 项,软科学计划15 项。全年共有有效专利1783件,有效注册商标4348件。本年新增授权专利316件,新增注册商标367件。
文体事业
2023年,隆昌市创作、发表(含展演)各类作品5133件,其中:文学类作品689件,美术类作品158件,书画类作品1259件,摄影类作品2783件,音乐类作品148件,舞蹈类作品96件。上送参赛参展各类文艺作品468件,获市级以上奖励的66件;图书馆总藏量28万余册,接待到馆读者16万余人次,书刊流通8.8万余册次/年。文化馆1个,综合文化站(分站)19个。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光缆总长2312千米(含288.4千米主干线),新发展宽带用户1754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2.87万户。
隆昌孔子公园
2023年,隆昌市参加省级体育比赛获金牌12枚,银牌8枚,铜牌7 枚;参加市级体育比赛获金牌94枚,银牌70枚,铜牌57枚。全年新增全民健身站点1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实现体育彩票销售额10390.79万元。
医疗卫生
2023年,隆昌市有医院11个,其中:综合医院8个,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2个。基层医疗机构703个,其中:卫生院12个,社区服务中心2个,诊所117个,卫生所3个,村卫生室560 个,门诊部3个,学校卫生室4个,医务室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个,其中: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社区服务中心2个。其他机构2个,其中:采供血机构1个,血液透析中心1个。开放床位4746张。卫生技术人员3780人,其中执业
2023年,隆昌市建成区面积26.3平方千米,新建城市道路面积41.91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24.24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8.7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81平方米。供水量2511.3万吨,城区公共供水普及率达100%。环境保护
2023年,隆昌市PM10平均浓度为59.9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38.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为294天,优良天数率为80.5%,功能区环境噪声昼夜间监测年均值56.9分贝;城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为100%。
隆昌交通地图2016
隆昌高速出入口
规划高速公路:内富南高速公路
地名由来
隆昌之名由来有二说,一是政治因素,寓兴隆昌盛。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隆昌县志》载明知州江汝岷撰《隆昌治记》中写道:“夫道有渊源,政治上所以曰隆也;治有根抵,吏名所以昌盛也。隆昌之名有味哉,有味哉。”二是地理因素,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叙州府志》称:“隆昌古昌州地、隆庆改之,理隆桥驿,因兼二义而取斯名。”又《方舆纪要》旧志云:“县址故属荣昌,而为隆桥驿之地。故以隆昌为名”。
客家文化
闽粤赣交界处山多地少人口增多,客家人向湘、桂、台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称为西进运动。明末清初,四川经历84年战乱及瘟疫、虎害等影响,人口锐减。康熙皇帝发诏书推动湖广填四川,后期大批客家人涌入。据209支客家人简表统计:来自广东长乐
隆昌素
隆昌素,原称“素心兰”或者“春素”,于1961年4月17日,由朱德命名, 1987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兰花博览会上,“隆昌素”被评为世界名兰;200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
隆昌素
隆昌羊肉汤
隆昌羊肉汤主要以羊肉、羊骨、羊杂为主料制作而成,汤色雪白浓酽,汤里的羊肉、羊杂做得很精致,在汤里撒上点葱花,用豆瓣酱蘸食。
隆昌羊肉汤
综述
隆昌市古有“隆昌八景”(道观凭眺、鹅洞飞雪、响石余音、乡校留徽、正觉晴云、楼峰耸翠、隆桥夜月、回龙砥柱),现有“三古之旅”(古牌坊、古寨堡、古宇湖)。 隆昌共有2个国家AAAA级景区
古宇湖
古宇湖旅游景区位于城区西侧,是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水库,以古宇湖为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5.23平方千米,1995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4年批准建设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1月19日,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宇湖
云顶古寨
云顶古寨位于云顶镇,距城区20千米,座落在海拔530米的云顶山上,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63年),占地245亩,寨墙总长1640米,墙高7.4米,寨墙宽4.5米。
云顶古寨
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
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位于圣灯镇,原隆昌气矿炭黑厂旧址,建立于1996年4月;总面积1.1831万平方米,设一个主展厅,厅内设有展版25个,展柜8个;1996年4月,成为内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获“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100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国家工业遗产
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327车间”
黄复生 | 龙市镇人,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民国时期,历任国民政府参议员、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兼政务官惩戒委员、国民政府顾问、总统府国策顾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在重庆逝世,后追授为陆军上将。 |
郭尚平 | 云顶镇人,生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著名渗流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郑皆连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获“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马远良 |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第一位水中兵器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有1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及部级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叶顶峰 | 胡家镇人,1983年,高考获四川省理科状元,中国科技大学毕业,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李荣志 | 毕业于北京理工学院,后留法并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主要进行高能物理研究,在等粒子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被评为“全国十佳中青年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肖体俊 |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数学理论研究,主持过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在德国出版英文专著一部。199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李秀钧 | 隆昌响石镇人,1956年,考入四川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从事内科临床医疗工作。1980年,赴美留学,1982年,回国后历任华西医学院内科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糖尿病胰岛素研究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吴敬平 | 界市镇人,因其曾培养过五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列如:王皓、马琳),被外媒称为中国乒乓球“金牌教练”,1972年1月,进入四川省体工队,1991年8月1日,调任为国家乒乓球队男子队教练。 |
罗平亚 | 油田化学专家,教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即今西南石油大学)钻井专业,1990年11月-2005年9月,任西南石油学院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博士,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在成都经济电视台“每日财经”、“聊天”、“女人有约”等栏目制作、编辑、主持节目。她参与了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的创办工作,并成为该节目的主持人。后来在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做主持人。 | |
以上只列部分著名人物: |
2012年4月,隆昌市入选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 8月,隆昌市入选“四川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十强。
2014年,隆昌市入选2013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县。
2016年,隆昌市入选四川省双拥模范城。
2017年,隆昌市入选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8年,隆昌市入选首批创新型县。
2019年2月,隆昌市入选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8月,隆昌市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12月,隆昌市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4月,隆昌市入选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6月,隆昌市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7月,四川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方案》,隆昌市入选首批试点名单。 9月,隆昌市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9月22日,隆昌市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 10月20日,隆昌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 同月,隆昌市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12月,隆昌市入选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
2021年1月,隆昌市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 2月,隆昌市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5月,隆昌市入选四川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12月,隆昌市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表彰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3月,隆昌市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6月,隆昌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9月,隆昌市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