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犍为县 编辑
犍为县,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岷江下游,介于东经103°43′35″~104°11′48″,北纬29°1′2″~29°27′47″之间,东北与乐山市井研县接界,东与自贡市荣县交界,东南与宜宾市叙州区为邻,西南与乐山市沐川县相交,西北与乐山市沙湾区、五通桥区毗邻,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总面积1375.4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常住人口41.4万人。 截至2023年6月,犍为县辖15个镇, 犍为县人民政府驻玉津镇西街72号。
犍为县历史悠久,生活宜居。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征服“西南夷”,置犍为郡,地跨今川、渝、黔、滇、桂5省。隋开皇三年(583年),建犍为县,几经更替,犍为名沿用至今已有2150余年的历史。1950年,犍为县属乐山专区。1985年5月,犍为县属乐山市。
犍为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分布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拥有五彩茉莉四季常开的世界茉莉博览园、世界唯一还在正常运行的窄轨蒸汽小火车、规模居中国第四的文庙、全球独有的船形建筑罗城古镇、中国最大的桫椤聚集群等文旅资源,形成“百年火车、千年庙镇、万年湖泊、亿年桫椤”等独特的文旅景观,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犍为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66.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
中文名:犍为县
外文名:Qianwei County
别名:犍为
行政区划代码:511123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乐山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的南部,岷江下游
面积:1375.4 km²
下辖地区:15个镇
政府驻地:玉津镇西街72号
电话区号:0833
邮政编码:614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1.4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嘉阳·桫椤湖景区、罗城古镇、世界茉莉博览园、犍为文庙
火车站:犍为站
车牌代码:川L
地区生产总值:266.42 亿元(2022年)
犍为县
秦时,属蜀郡。
汉至隋,大部分时间隶于犍为郡。
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开“西南夷”,置犍为郡。元光五年(前130年),郡治移南广。始元元年(前86年),移治僰道,后移至武阳。
南齐时,犍为郡治由武阳迁僰道,仍辖南安、冶官县等县。永元二年(500年),废冶官县,县地仍属南安。梁大同十年(544年),改僰道为戎州,辖今犍为县地。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在原南安县境设置沉犀郡,立武阳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北周所置沉犀郡,改武阳县为犍为县,属戎州。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治所未变,并分出北部县地设置玉津县,以江有璧玉津得名。
唐武德元年(618年),犍为县属戎州。上元元年(674年),改属嘉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嘉州为犍为郡。乾元元年(758年),犍为郡复为嘉州,犍为县均先后隶之。
后蜀明德三年(936年),铁山僚族攻城,犍为县治由岷江东岸迁至西岸。
北宋初,犍为县仍隶嘉州。乾德四年(966年),废玉津县为镇,并入犍为县。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县治所移惩非镇,其地即今清溪镇。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犍为县属嘉定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嘉定府置总管府。属四川行中书省。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嘉定府路为嘉定府,县治于今治。洪武九年(1376年),降嘉定府为州,直隶四川布政使司,领县六,犍为即其一。
犍为县地图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制,府、州、厅由省直辖。置县公署,设县知事。犍为县仍属嘉定府,县治在今玉津镇。民国二年(1913年),划全省为七道。将府、州、厅一律改称为县,以道辖县。犍为县属上川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上川南道为建昌道,犍为县属建昌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撤销道制,以省辖县,犍为县直属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划全省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另设西康行政督察区。犍为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犍为县隶属未变。
1950年,将四川划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公署,行署下设专区,犍为县属川南行政公署乐山专区。
1953年,撤销行署,成立四川省,省以下仍设专区。犍为县属乐山专区。
1968年,专区改称地区,犍为县属乐山地区。
1985年5月,撤销乐山地区,改为乐山市,犍为县属乐山市。
区划沿革
201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乐山市犍为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1)撤销塘坝乡和下渡乡,将原塘坝乡塘坝口街社区、跃进村、向坪村、镇江村、红光村、爱国村、尖山村和原下渡乡下渡口街社区、凯旋村、柏杨村、石龙村、文碧村、向荣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玉津镇管辖,玉津镇人民政府驻南街220号。将原下渡乡永忠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孔镇管辖,龙孔镇人民政府驻青龙街372号。
(2)撤销岷东乡、舞雩乡和伏龙乡,设立舞雩镇,将原岷东乡,原舞雩乡,原伏龙乡伏龙场社区1组、黄泽村、丛林村、砖房村、光明村、葵花村、向阳村,原下渡乡沙坝村、中和村和石溪镇石马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舞雩镇管辖,舞雩镇人民政府驻舞雩场街102号。
(3)撤销马庙乡,将原马庙乡天池村、小村村、成新村和原塘坝乡牛心村、白家村、高家村、新房村、塘房村划归石溪镇管辖。调整后,石溪镇辖民乐社区、凉桥社区、河西村、前丰村、桃花村、勤俭村、联盟村、小二河村、戴家坪村、大坪村、保卫村、姜沟村、画眉村、深沟村、天池村、小村村、成新村、牛心村、白家村、高家村、新房村、塘房村所属行政区域,石溪镇人民政府驻民乐街260号。
(4)撤销玉屏乡、纪家乡和公平乡,设立玉屏镇,以原玉屏乡、原纪家乡和原公平乡公平社区3组、竹根村、凉桥村、三联村、埝上村、窗子村及原下渡乡三合村、共和村、双河村所属行政区域为玉屏镇的行政区域,玉屏镇人民政府驻正街18号。
(5)撤销泉水镇,将原泉水镇和原马庙乡马王庙街社区、白果村、集和村、顶塘村、莲花村、十月村、小林村、治安村、藕花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芭沟镇管辖,芭沟镇人民政府驻三井社区跃进段2号。
(6)撤销新盛乡,将原新盛乡和原伏龙乡伏龙场社区2组、前进村、黄桷村、新建村、一心村、三冲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定文镇管辖,定文镇人民政府驻定文街48号。
(7)撤销大兴乡和新民镇,设立大兴镇,以原大兴乡和原新民镇云谷村、雨台村、高洞村、五同村、观音村、金凤村、新云村以及原公平乡公平社区1至2组、安乐村、花坪村、三溪村、仁义村、利泉村、慈云村所属行政区域为大兴镇的行政区域,大兴镇人民政府驻大兴场街71号。
(8)撤销榨鼓乡和九井乡,设立九井镇,将原榨鼓乡、原九井乡和清溪镇祇园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九井镇管辖,九井镇人民政府驻董家沟街178号。
(9)将孝姑镇紫云村划归清溪镇管辖。调整后,清溪镇辖交通街社区、建新街社区、筒车村、百箩村、洛阳村、踏水村、沉犀村、龙门村、胭脂村、三山村、洛江村、灌引村、渠成村、天山村、南岸村、康家村、盐坪村、龙兴村、丁家村、永星村、新乐村、保安村、上游村、和平村、永安村、七一村、五龙村、紫云村所属行政区域,清溪镇人民政府驻人和街247号。
(10)撤销铁炉乡,设立铁炉镇,将原铁炉乡和原新民镇中心村、红岩村、狮子村、农荣村、火箭村、天星村、刘家村及孝姑镇五一村、同益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铁炉镇管辖,铁炉镇人民政府驻新生街89号。
(11)将原新民镇麻柳场社区、板桥村、土坪村、新塘村、金田村、凉坪村、岩门村、胜利村、宫堂村、斑竹村、光华村、凉风村、马儿山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孝姑镇管辖。调整后,孝姑镇辖孝姑社区、麻柳场社区、东风村、百支溪村、红久村、石盘村、田佳村、沙湾村、八一村、永平村、板桥村、土坪村、新塘村、金田村、凉坪村、岩门村、胜利村、宫堂村、斑竹村、光华村、凉风村、马儿山村所属行政区域,孝姑镇人民政府驻云亭街59号。
(12)撤销寿保乡和敖家镇,设立寿保镇,以原寿保乡和原敖家镇行政区域为寿保镇的行政区域,寿保镇人民政府驻花金村7组3号。
(13)撤销南阳乡和金石井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罗城镇管辖,罗城镇人民政府驻新街199号。
(14)撤销同兴乡和双溪乡,设立双溪镇,以原同兴乡和原双溪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双溪镇的行政区域,双溪镇人民政府驻柳溪村1组111号。调整后,犍为县辖15个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犍为县辖15个镇:玉津镇、孝姑镇、石溪镇、清溪镇、罗城镇、芭沟镇、龙孔镇、定文镇、舞雩镇、玉屏镇、大兴镇、九井镇、铁炉镇、寿保镇、双溪镇。 犍为县人民政府驻玉津镇西街72号。
镇名称 | 辖区范围 | 办公地点 |
---|---|---|
玉津镇 | 凤凰社区、凤岭社区、河朱社区、互和社区、南盐社区、瑞雪社区、漱玉社区、西街社区、学府社区、玉津社区、塘坝社区、联合社区、铜高社区、和风社区、爱国村、柏杨村、新貌村、凯旋村 | 犍为县玉津镇南街220号 |
清溪镇 | 建新街社区、交通街社区、紫云村、龙兴村、永安村、七一村、五龙村、盐坪村、伯乐村、洛江村、灌引村、龙门村、永星村、三山村、筒车村、胭脂村 | 犍为县清溪镇仁和街247号 |
孝姑镇 | 孝姑社区、新民社区、红久村、沙湾村、百支溪村、凉风村、板桥村、新塘村、金田村、光华村、八一村、永平村、岩门村 | 犍为县孝姑镇云亭街59号 |
龙孔镇 | 龙孔场社区、丝茅坪村、文峰村、黎明村、曙光村、石燕村、建新村、龙华村、协力村、康村、老文滩村 | 犍为县龙孔镇青龙街372号 |
定文镇 | 定文场社区、方井村、炮房村、新场村、太平村、红旗村、黄桷场村、金山村、永乐村、洪流村、上场村 | 犍为县定文镇定文街48号 |
罗城镇 | 船形街社区、滴水岩社区、杨家湾社区、冶官社区、筠山村、南阳村、红蓉村、共同村、团结村、群英村、五联村、金井村、塘湾村、竹山村、新农村、太阳村、大同村、繁荣村、七星村、二龙村、白鹤村、铁岭村、大石村、青狮村、铁山村、菜佳村 | 犍为县罗城镇新街199号 |
石溪镇 | 凉桥社区、民乐社区、前丰村、小二河村、画眉村、联盟村、塘房村、成新村、白家村、新房村、大坪村、河西村 | 犍为县石溪镇民乐街260号 |
芭沟镇 | 芭蕉沟社区、三井社区、泉水社区、十月村、治安村、藕花村、工农村、菜子坝村、水星寨村、光辉村、泉水村、黄家山村、民主村、陈家榜村、天生桥村、牛骑村 | 犍为县三井社区跃进段2号 |
双溪镇 | 小市村、同兴村、艾村、兰花村、硝水村、柳溪村、长坪村、天平村 | 犍为县双溪镇柳溪村1组111号 |
九井镇 | 九井街道社区、榨鼓场社区、回龙村、麻柳村、金鼓村、佳沟村、鱼滩村、峰门村、永丰村、塘口村、祇园村 | 犍为县九井镇董家沟街178号 |
铁炉镇 | 铁炉场社区、同益村、朝阳村、兴隆村、农荣村、安南村、中心村、五一村 | 犍为县铁炉镇新生街89号 |
大兴镇 | 大兴场社区、仁义村、三溪村、云峰村、梧桐村、黄荆村、叶荷村、青和村、后边沟村、新云村、雨台村、太阳坡村 | 犍为县大兴镇大兴场社区71号 |
寿保镇 | 寿保场社区、敖家场社区、邓坝村、刘坝村、大坡村、旺家村、花金村、青山村、健康村、光芒村、龙凤村、敖家村、水井村 | 犍为县寿保镇寿保场社区1号 |
舞雩镇 | 舞雩场社区、观音寺社区、熊马村、平安村、大湾村、双桥村、康乐村、玉泉村、葵花村、高龙村、金光村、银桥村、沙嘴村、石马村、葫芦村 | 犍为县舞雩镇舞雩场街118号 |
玉屏镇 | 观音场社区、纪家街道社区、玉屏村、建设村、长沙村、响滩村、新民村、四联村、卓坪村、鱼石村、竹根村、凉桥村、双河村 | 犍为县玉屏镇观音场社区正街18号 |
参考资料来源 |
位置境域
犍为县地处四川省的南部,岷江下游。介于东经103°43′35″~104°11′48″,北纬29°1′2″~29°27′47″之间。东北与乐山市井研县接界,东与自贡市荣县交界,东南与宜宾市叙州区为邻,西南与乐山市沐川县相交,西北与乐山市沙湾区、五通桥区毗邻,总面积1375.4平方千米。
犍为县
地形地貌
犍为县境内地形地貌多样,以丘陵为主,占76%;山区占18%,平坝占6%。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为308米至1047米。有大小山48座,最高为双溪乡的梁家山海拔1047米。
水文
犍为县境河流多属岷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溪沟26条,其中汇水面积10平方千米的有17条。岷江、马边河、浏沧河、百支溪、新桥河较大,属常年性河流,其它是源短水少的季节性河溪。
气候
犍为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气温多变化;夏无酷热,雨集中;秋雨较多,湿度大;冬无严寒,霜雪少。县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7.8℃,年际变化在16.8~18.9℃。年极端最高气温39.3℃,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6.6℃,基本无酷暑。年极端最低气温-1.8C,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7.5℃,基本无严寒。多年降雨量平均为1090毫米,降雨年际变化为612.1~1482.8毫米,降雨日数,年平均为165天。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997.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22%。7、8月为日照高峰,总时数为280.5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8.1%。阴天多,一年日光有70%以上被雾遮蔽,日照分配不均衡,光照不足。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末,犍为县耕地保有量3.57万公顷,园地7439.16公顷,林地面积6.62万公顷,草地面积407.9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793.7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810.9公顷,其他土地786公顷。
矿产资源
犍为县境内共发现主要矿产16种,其中查明资源量的矿产11种,优势矿种主要为煤矿。地下煤矿和盐矿资源较丰富,2020年底,煤炭保有资源储量3.6亿吨,盐矿保有资源储量142.05亿吨(矿石)。
截至2021年末,犍为县境主要矿产地20处。煤矿存大型矿山1个、小型矿山9个,煤矿保有资源储量8222.29万吨;岩盐矿大、中、小型矿山各1个,保有资源储量2.34亿吨;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白云岩存1个小型矿山,保有资源储量613.1万吨;陶粒用粘土矿存1个小型矿山,保有资源储量22.4万吨;建筑用砂岩矿存1个小型矿山,保有资源储量24.76万立方米;石灰岩矿存1个小型矿山,保有资源储量185.9万吨;砖瓦用页岩矿存2个中型矿石、1个小型矿山,保有资源储量239.46万吨。
生物资源
犍为县树木种类较多,木本植物资源丰富,有96科,501种。有林地中的乔木层以阔叶纯林、针阔混交林为主。主要有巨桉、杉木、柏木、湿地松、马尾松、樟树、青冈、杨树、桤木、油桐、板栗、核桃、梨、李等;还有慈竹、毛竹、硬头黄、观音竹、苦竹等竹类,引种撑绿杂交竹,林下植被有黄荆、马桑、铁芒箕、丝茅草、苔藓等。列入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的有南方红豆杉、栱桐;二类保护树种的有桫椤、银杏、水杉、桢楠、香樟。
犍为县境内哺乳动物有水獭、猚子(果子狸)、土猪、貂、黄鼠狼(鼬)、野兔、野猫、蝙蝠等。鸟类有杜鹃、野鸡(雉)、白鹭、白鹤、鹊、鸠、乌鸦、燕、麻雀、竹鸡、啄木鸟、鸳鸯、翠鸟、鹰、鹞、鹌鹑、黄莺、猫头鹰、水鸭(凫)、画眉、白头翁等。爬行类有蛇、蜈蚣、四脚蛇(蜥蜴)、壁虎(守宫)、龟、鳖等。两栖类有蛙类、癞蛤蟆(蟾蜍)、娃娃鱼(大鲵)。鱼类有鲫、青波、鳜、黄甲、鲢、黄勒丁、桃花鱼、红尾子、黑尾子、鳝、鳅、乌鱼、江团、泉水鱼、水鼻子等95个品种。昆虫类有蜻蜓、螳螂、蜘蛛、瓢虫、打屁虫、赤眼蜂、寄生蜂、狗屎蜂、青黄米蜂、土琴蜂、牛角蜂、寄生绳、草蛉等。
水资源
犍为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33亿立方米,每年平均降雨量为1582.3毫米,变化幅度931.5~1650.5毫米。过境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人境水量804.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出境水量815.21亿立方米。其中岷江人境水资源量为755.69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为807.9亿立方米。全县水力资源有5.88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1万千瓦,占35.8%。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户籍总户数190862户,户籍人口为539770人。出生人数2816人,死亡人数5087人,人口出生率5.22‰,死亡率为9.42‰,自然增长率为-4.21‰(未做机械调整)。在户籍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78877人,女性人口260893人,人口性别比为106.9,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8。年末常住人口4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5万人,乡村人口23.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2.27%,比上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犍为县有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
综述
2022年,犍为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66.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59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06.81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3%、28.9%、28.8%,分别拉动GDP增长1.2、0.8、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9.2:40.8:40.0。
2022年,犍为县公共财政总收入171209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781万元,比上年增长20.7%;税收收入45390万元,比上年下降23.2%。财政总支出568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600万元,比上年下降1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69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3855万元,教育支出5604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665万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8%。
2022年,犍为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72元,比上年增长1873元,增长6.7%;人均消费支出22968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2元,比上年增加2031元,增长4.8%;人均消费支出31958元,增长2.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0元,比上年增加1346元,增长6.9%;人均消费支出17649元,增长3.0%。
第一产业
2022年,犍为县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0091公顷,比上年增加1930公顷,增长2.8%;粮食种植面积44357公顷,比上年增加280公顷,增长0.6%;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1396公顷,增长9.6%;茶叶种植面积10833公顷,下降0.8%。
2022年,犍为县年粮食总产量为274086吨,比上年减少5805吨,下降2.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6136吨,增加72吨,增长1.2%;大春粮食产量267949吨,减少5878吨,下降2.1%。油料产量19889吨,增长26.5%;茶叶产量7805吨,增长3.5%。
2022年,犍为县生猪出栏56.05万头,比上年增加2.84万头,增长5.3%;生猪存栏33.46万头,比上年减少1.21万头,下降3.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34万头,比上年减少0.14万头,下降3.9%。猪肉产量4.04万吨,增长1.4%;禽蛋产量2.82万吨,增长2.6%。
2022年,犍为县水产品产量256.18万吨,比上年增长3.3%。水产品养殖面积839公顷,比上年下降0.6%。全年造林面积333.34公顷,森林面积61123公顷,森林覆盖率44.6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1.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6%。
第二产业
2022年,犍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101.24亿元,比上年下降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94.79亿元,比上年下降3.1%;实现利润总额6.03亿元,比上年下降21.6%。产品产量有升有降,15个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4个,产量保持不变的有3个,工业主要产品产销率达95.8%。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所有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超亿元的有19户。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法人单位18个,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2.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2年,犍为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3.3%。商品房销售面积40.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75万平方米,下降42.9%
2022年,犍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47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商品零售累计实现零售额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0.5%;餐饮收入累计实现零售额12.74亿元,比上年下降0.2%。城镇市场零售额63.57亿元,比上年增长0.3%;乡村市场零售额26.90亿元,比上年增长0.6。
2022年,犍为县邮电业务总量46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004万元,比上年增长52.7%;电信业务总量35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6。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80183万元,比年初增加360710万元,增长13.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52426万元,比年初增加159659万元,增长8.4。
综述
犍为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先秦“西南丝绸之路”、唐宋“茶马古道”途经于此。现境内“一航一铁两高速三干线一快速”对外通道四通八达,成贵高铁、乐宜高速、蓉丽高速、岷江黄金水道纵贯全境,在建的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工程和拟建的乐至经自贡到犍为高速交汇于此,周边环绕宜宾五粮液机场和在建的乐山机场,实现了公铁水空联运。
公路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公路总里程2907.18千米。其中,等级公2880.74千米。G93成渝环线高速和G4216蓉丽高速贯穿全境,在境内设有7个互通,其中蓉丽高速孝姑互通位于犍为新型工业基地孝姑核心区内。国道213线、省道215线和省道309线纵横交错。
2022年,犍为县货物运输总量515.6万吨,比上年下降6.3%。货物运输周转量90836.1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4.0%。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9.9万人,比上年下降58.0%。旅客运输周转量3065.4万人千米,比上年下降66.1%。
铁路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铁路营运总里程为39.9千米,成贵高铁贯穿境内,在犍为县寿保乡设立犍为站。
水运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内河航道里程为58.6千米。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在境内设有犍为、龙溪口两个枢纽,全面建成后岷江航道将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常年通航能力可达1000吨级、丰水期通航3000~5000吨级。基地内规划建设有乐山港高石坝作业区,规划布置1000吨级通用泊位20个,通过能力集装箱35万TEU、件杂货300万吨、散货480万吨;1000吨级散货泊位3个,通过能力散货240万吨。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谭春秋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孙廷鹏 |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11月 |
科学技术
2022年,犍为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3项;专利授权量162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7项;实用新型专利118项;外观设计专利37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院3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6150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电视覆盖率100%。全年共有164个村文化活动室、39个社区书屋、54个公共电子阅览室。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8所,在校学生56229人,教职工4585人,其中,专任教师3862人。全县小学27所,招生3484人,在校小学生2277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8所,招生4184人,在校生12938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2567人,在校学生7475人;职业高中学校1所,招生1223人,在校学生294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22人,教职工15人,专任教师15。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拥有卫生机构54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综合医院7个,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1个,卫生院1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8个,村卫生室417个,门诊部(所)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血液透析中心1个。拥有卫生机构人员31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19人。全社会执业(助理)医师1028人,医院执业(助理)医师372人,全社会注册护师、护士989人,医院注册护师、护士605人。年末,医疗机构实有床位3044张,其中:医院1764张,卫生院1211张。全县城乡养老机构23个,床位数2326张;敬老院22所,床位2276张,在院人数1048人;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院床位数50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454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75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4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81人。年末,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1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792人。农村特困供养人数2641人,城市特困供养人数147人。
地名由来
犍为地名较为独特,在《新华字典》里,对“犍”的唯一解释是:“犍为 ,地名,在四川省。”犍为作为地名的出现,始于西汉。汉建元六年(前135年),设置犍为郡,领12县,县境属犍为郡南安县。北周保定三年(563年),置沉犀郡领武阳县,县境属沉犀郡武阳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沉犀郡,改武阳县为犍为县。一直沿用至今。由此可见,犍为县因犍为郡而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末,犍为县共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
项目 | 级别 | 类别 | 公布单位及时间 |
---|---|---|---|
罗城麒麟灯 | 省级 | 民间舞蹈 |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7.3 |
岷江船工号子 | 省级 | 民间音乐 |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9.5 |
祭孔礼仪 | 省级 | 民间民俗 |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1.6 |
榨古草把龙 | 市级 | 民间舞蹈 | 乐山市人民政府 2008.4 |
成人礼 | 市级 | 民间民俗 | 乐山市人民政府 2013.12 |
罗城海氏牛肉 | 市级 | 手工技艺 | 乐山市人民政府 2017.5 |
泡子酒 | 市级 | 手工技艺 | 乐山市人民政府 2017.5 |
孝姑竹琴 | 县级 | 民间乐器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08.3 |
新民薅秧歌 | 县级 | 民间音乐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08.3 |
定文抬工号子 | 县级 | 民间音乐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08.3 |
清溪剪纸 | 县级 | 民间工艺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08.3 |
舞云牛灯 | 县级 | 民间舞蹈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08.3 |
回族宗教礼仪 | 县级 | 民间民俗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08.3 |
玉津五马棋 | 县级 | 体育竞技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08.3 |
犍为俚语 | 县级 | 民间民俗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6.11 |
龙孔大头菜 | 县级 | 手工技艺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6.11 |
罗城武术 | 县级 | 杂技竞技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7.12 |
手工制陶 | 县级 | 手工技艺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7.12 |
古建陶瓷 | 县级 | 手工技艺 |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7.12 |
参考资料来源 |
综述
截至2023年10月,犍为县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
嘉阳·桫椤湖景区
嘉阳小火车
嘉阳·桫椤湖景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境内,核心区面积51平方千米,横跨芭沟镇、双溪镇、石溪镇三个行政区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工业遗产、国家矿山公园、国家绿色矿山、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桫椤之乡。景区依托“世界上唯一还在正常运营的绝版窄轨蒸汽小火车”“桫椤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核心旅游资源,结合嘉阳百年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串联起芭石窄轨铁路、芭蕉沟苏式英式建筑文化,嘉阳·1938特色街为代表的芭蕉沟老矿区文化,矿山主题乐园、黄村井煤矿体验、侏罗纪探险谷、桫椤湖、嬉水乐园等旅游产品。以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科普研学基地等形式将嘉阳的铁道、煤炭、抗战、芳华、历史、建筑、人文、自然、生态等生动呈现。景区空间组合好,形成一条“不走回头路”的旅游环线,是一个典型的集工业文明、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罗城古镇
罗城古镇
罗城古镇始建于明末、成形于清代,坐落于椭圆形山丘顶上,呈东西向纺锤形布局,中间为全长209米的青石板人行道,两侧是被称为“凉厅子”的沿街长廊和穿斗木架结构民居,具有典型的西南集镇建筑风格。古镇布局呈船形,从空中俯看犹如“山顶一只船、云中一把梭”,被建筑界称作“东方诺亚方舟”,曾获四川十大古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街”、天府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世界茉莉博览园
世界茉莉博览园
世界茉莉博览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核心区面积1300亩,有全球各类茉莉花品种147种,是国内品种最全,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和花茶加工基地,同时研发茉莉花茶品、酒品和食品“三大系列”产品达30余种。景区整合周边12000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建立起茉莉花选育主培、精深加工、产品研发、观赏游乐、科普研学全产业链,在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有力促进茉莉花种植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功创成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先后评为省级花卉产业园区、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乐山“新十景”、乐山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成渝潮流新地标、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基地等荣誉。
犍为文庙
犍为文庙
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代洪武四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坐落于县城玉津镇南街297号,占地24000平方米,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在全国现存文庙中,规模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紧傍文庙东南侧,有建于清代的节孝坊和奎阁,构成了一庙、一坊、一阁富有传统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文庙建筑布局座北向南构成一条中轴线,自南端始,万仞宫墙,灵星门、泮池、大成门、燎台、大成殿、启圣宫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贤关、圣域、礼门、义路、东庑、西庑等左右对称布局。文庙在古时又称为学宫,是用来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学、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犍为泡子酒 | 犍为泡子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特殊配方结合传统固态双轮发酵工艺酿造。泡子酒经数年窖藏,酒液清澈透明,窖香、药香兼备,醇和绵软。 |
|
杨包谷粑 | 杨包谷粑食法颇多,普遍制作简单,聊以果腹。选用金黄色上等干包谷,加石灰水煮熟,用青水淘洗数次,洗去包谷表皮和胚芽,石磨细磨研茸。包谷耙馅有二:一用上等宜宾芽菜,拌以香葱和鲜肉颗,甜咸适度,香味浓郁;一用黄豆炒熟磨细,拌以花椒和脆馅,香酥爽口,群众誉为“杨包谷粑”。 |
|
钵钵鸡 | 钵钵鸡以甜辣为主,荤素结合,汁水以卤汁、香油、辣椒、花椒、白糖、芝麻等调和而成,菜品种类多样,响皮、脚皮(鸡、鸭)、菌肝咡、鸭肠、鸡肝、鸡心等,还有各种蔬菜,大大的一个碗里面,密密插满了竹签,麻辣入味。 |
|
牛肉饼 | 牛肉饼乐山话叫咔饼,皮薄肉厚,味道鲜美.饼皮采用上等小麦面粉和特殊材料烤制而成,“核心”是上等牛肉、羊肉、猪大肠,再放入犍为姜、红糖、青油、豆瓣、自制米粉等材料,将肉(肠)与调料充分和匀,蒸熟后依据个人口味在蒸肉中加入香葱、香菜、花椒、辣椒等调料,香飘四溢,入选四川经济频道吃八方栏目、乐山电视台推荐美食。 |
|
豆腐脑 | 豆腐脑以绝对美味的汤汁勾芡而成的汤头为主,用味精,鸡精,大头菜颗粒,老抽,炒黄豆或炒花生米作底,勺上大半碗的用骨头汤勾芡的淀粉浓汁,在用平勺削几片雪白的豆花放在浓汁之上,让其漂浮,上面再放上芹菜和熟油辣椒,一碗美味可口的豆腐脑就呈现在眼前了。犍为豆腐脑最大的特点就是加了脆豌豆,吃起来有豆子的香味。 |
|
罗城海氏牛肉 | 罗城海氏牛肉为罗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回族同胞长时期独特开发制作保留的典型传统清真食品。其选用当地出产的特级牛肉与多种中药材及天然香辛配料,再经十几道严格细致的加工工序精制而成,其在选料、分割、拼割、腌制等方面选择考究、程序严格。同时,再以祖传三十二味中药精配而成的腌制调料加以烘烤等处理。 |
|
叔先雄:汉代烈女,即孝姑,叔先雄“自沉救父”,《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史书多有记载,在今孝姑镇有孝女岩、孝女渡、旧有叔先雄祠,孝渡流芳为古“犍为八景”之一,今孝姑镇即得名于此。
聂英:北宋时期人,官至显谟阁大学士。
孙甫:龙孔人,精于易学。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初知江西南城县,值宸濠叛,力保城池,境赖以安。又立社仓,建社学,教养兼举。后官至大理寺卿。
赵时:字可亭,号中甫,明代人,正德间举人,历任耀州、乾州、商州知州,大理同知,广南府知府,太仆少卿,有政绩。
赵正学:字子崇,明代人,嘉靖十七年进士,赵时之子,官至河南按察使(正三品),有政绩,平师绍尚之乱,罢修河之役,中州百姓肖像祀之。
赵楷:字宪吾,明代东蒙上乡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赵时之孙,万历中,由进士任御史巡山西鹾政,奏免运课,以母老陈情终养,起云南宪副、贵州巡按御史,潜心理学,多所著述。
贯之和尚:法名性一,字贯之,明末清初人,俗姓王。12岁父丧,辞母去嘉州(今乐山)出家为僧,明末清初兵戈之后,寺宇香火荒凉,僧人生活窘迫,贯之倾囊相助,购米供给峨山僧众。清顺治八年辛卯(1651年)春,贯之率徒可闻等在伏虎寺觅旧址结茅以居,名虎溪精舍,集资重修伏虎寺。历时20年,建成殿宇13重,共100余间,崇宏壮丽,为全山第一大寺。
余光祖:字孙适,号念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曾任安东县知县等职,后官至淮安知府。
李拔(1713-1775):宇清翘,号峨峰,清代犍为县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历任长阳、钟祥、宜昌、江夏知县,福宁、福州、长沙知府和湖北荆宜施道台,有政绩,福州绅民特立“去思碑”以示怀念。
李元模:字鸿铸,号范堂,清代县城人,李拔长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好黄老之学,绝意仕途。乾隆四十七年任犍为印清书院山长。后卜筑浣绶山房隐居。著有《浣绶山房文集》《松凤阁诗草》。
李遇春:清代罗城人,行伍出身,同治初年,官至陕甘蜀军彝字营统带。
文朝辅:字静岩,清代清溪人,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及第后不愿出仕,后授成都府教授。与宁廷弼合称“朝廷赴弼”。 今清溪镇尚存文朝辅进士第。
宁廷弼:字傅岩,清代清溪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后任嘉定府九峰书院山长。其兄宁廷辅,以优贡授职,曾任兵部主事及云南镇南州知州,其弟宁廷贞,以举人授职,曾任福建安溪等六县知县,三人被誉为“宁氏三杰”。 今清溪镇尚存宁廷弼进士第。
罗迪楚:字锦江、一字肇樟,号南贞,杜吴乡(今龙孔镇)人。邑人秦拱北门生,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铨选内阁中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外放湖北监利县任知县。著有《停琴余牍》《新疆政见》流传于世。
罗建常:清道光、光绪年间玉津镇人。通经史,擅长书法。著名书法家。醉后书写行草书,飞逸遒劲,气势磅礴。大书法家何绍基称赞其“草书正佳”。其题写的“清虚宫”匾额现存犍为文庙碑廊,草书数幅收藏于四川省图书馆并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
王耀群(1896-1935):原名王瑞华,女,罗城竹山人。1920年赴法留学,1928年进入巴黎大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后获巴黎大学药学博士。1930年归国,任教于国立成都大学,1932年受聘于四川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讲师。
彭松发(1876-1950):塘坝人,名食“双麻酥”创始人,开发了集酥、甜、脆、香于一身的双麻酥。
宁芷邨(1895-1984):又名宁泉礼、宁藩龄,号子春。民国时期清溪镇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解放前从事金融和实业工作,参与创办犍为中学,创办了四川水泥厂(西南第一家水泥厂),创办和通银行,接收重庆平民银行,参与创办嘉阳煤矿。解放后曾任重庆市政协第二至第七届委员、市工商联执委、市工商联常委、重庆市民建及市工商联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工商联合会顾问等职。今清溪镇尚存宁芷邨故居。
黄印清(1881-1930):名展力,字仲权。铁炉人。清末致力于废科举,办新学。1912年当选为四川省谘议局首届临时省议员,兼任秘书长。后任川南道道尹。1915年回犍为创办孝姑中学,任首任校长。
李源澄(1907-1958):字浚清(又作俊卿)。龙孔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历任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授。曾师从蒙文通、廖季平、欧阳竞无、章太炎等大师。著作主要有《诸子概论》《经学通论》《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秦汉史》等。
官焱森(1892-1951):观音场人。辛亥革命初参加保路同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38年任29集团军161师481旅旅长,率部参加武汉会战外围保卫战。后升任161师师长,在上巴河战役、固守大洪山的各次战役中,战功卓著。1940年回川任督训处中将处长。因痛恨军队中的腐朽现象,毅然辞职,回犍为定居,过着隐士生活。
石瑾卿(1901-1982):玉津人。当过学徒、杂货店掌柜,创办裕川商号。从外地引进茉莉花、幼稚桔、柚在犍为清溪大片种植,创办茶厂。开办酿酒坊、油坊、冶铁厂等,均有较大成功。后因战争影响、土匪抢劫,元气大伤,不久歇业。1950年9月当选为犍为工商联筹委会主任。
李道熙(1920-2007):县城南街人。李拔七世孙。当代著名书画家,四川嘉州画派宗师,著名花鸟画家。从事教育30年,从事书画50年。早年师承岭南画派画家梁又铭。后博采众家兼收并蓄,师法自然,在继承传统绘画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上,尤其在花鸟画和书法上有所独创,自成一家。曾为黄河流域碑林、四川峨眉山等大小寺庙题写楹联、匾额。曾作画面赠邓小平、乔石,并为天安门城楼和中南海作画。其作品曾赴日本、法国展出。
2017年,犍为县被列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第一批创建县;成功创建国家茶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知名品牌示范区;获得四川十强绿色有机产业示范县称号;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县。
2018年,犍为县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
2020年6月9日,犍为县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6月29日,犍为县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犍为县为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2月,犍为县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名单。
2021年7月15日,犍为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26日,犍为县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公示名单。
2022年5月,犍为县入选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公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