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鹿 编辑

鹿科水鹿属哺乳动物

水鹿水鹿

水鹿是偶蹄目鹿科鹿属哺乳动物,又称黑鹿、春鹿、山牛。身体高大粗壮。头骨细长,鼻骨、额骨发达,颈部较长;四肢细长,主蹄大,侧蹄小;长尾巴的两侧密生着长毛。雄性头上有角,角从额部的后外侧生出,稍向外倾斜,相对的角叉形成“U”形。因其喜欢在水边觅食,也常到水中浸泡,善游泳而得名。寿命为14—16年。水鹿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在中国见于青海、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区。栖息于海拔3000—3500米之间的阔叶林、雨林、稀树草原、高草地等多种环境里。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早晨、傍晚和夜晚活动,白天休息。植食性,以青草、树叶、嫩芽、树皮、果实、藤本等植物为食。2—3岁时性成熟。繁殖期不固定,多在夏末秋初。怀孕期大约为6—8个月,每胎产1仔,偶尔产2仔。野生水鹿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有些产地甚至已濒于绝灭,目前在中国的总数估计有两万多只左右。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物种。CCTV节目官网新闻直播间2023年8月8日新闻直播间介绍,2023年1月在甘肃发现水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水鹿

拉丁学名:Rusa unicolor

别名:黑鹿、春鹿

外文名:英文 Sambar, Indian Sambar, Sambar Deer德文 Indischer Sambarhirsch, Pferdehirsch, Sambar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偶蹄目

科:鹿科

属:水鹿属

种:水鹿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目:反刍亚目

亚纲:真兽亚纲

亚科:真鹿亚科

亚种:8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Kerr, 1792

保护级别:易危(VU)IUCN标准、(CITES)2019年版 附录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同义学名:Cervus unicolor Kerr, 1792

形态特征

编辑

水鹿

水鹿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鹿类,身长140-260厘米,尾长20-3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达300多千克。雄鹿长着粗长的三叉角,最长者可达1米。毛色呈浅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带红色。颈上有深褐色鬃毛。体毛一般为暗栗棕色,臂部无白色斑,颌下、腹部、四肢内侧、尾巴底下为黄白色。

与其他鹿种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角小、分叉少;门齿活动;颈腹部有手掌大的一块倒生逆行毛;毛呈偏圆波浪形弯曲。

水鹿身体高大粗壮,体毛粗糙而稀疏。雄鹿背部一般呈黑褐或深棕色,腹面呈黄白色。雌鹿体色比雄兽较浅且略带红色,也有棕褐色、灰褐色的个体。颈部沿背中线直达尾部的深棕色纵纹是水鹿的显著特征之一。面部稍长,鼻吻部裸露,耳朵大而直立,眼睛较大,眶下腺特别发达,尤其是在发怒或惊恐时,可以膨胀到与眼睛一样大。

水鹿的四肢细长而有力,主蹄大,侧蹄特别小。尾巴的两侧密生着蓬松的长毛,看上去好似一把扇子,尾巴的后半段呈黑色,腹面颜色雪白。只有雄鹿头上长角,角从额部的后外侧生出,稍向外倾斜,相对的角叉形成“U”字形。角形简单,呈三尖形。角的前端部分较为光滑,其余部分粗糙,基部有一圈骨质的瘤突,称为“角座”,俗称“磨盘”。水鹿的角在鹿类中是比较长的,一般为70-80厘米,最长的可达125厘米。

栖息环境

编辑
水鹿栖于中高海拔热带雨林。喜欢在日落后活动,无固定的巢穴,有沿山坡作垂直迁移的习性。其活动范围大,没有固定的窝,很少到远离水的地方去。

生活习性

编辑
水鹿感觉灵敏,性机警,善奔跑,喜群居。水鹿大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中休息。这些鹿是独居的,但在交配季节可能会成群结队。此外,最多6只雌性与幼崽可以一起结伴集群。雄性是游荡行走的,主要在繁殖季节建立领地。所有水鹿都擅长和熟练的游水。夏天好在山溪中沐浴。

通常在黄昏或夜间觅食,喜欢在水边觅食,以树叶、浆果、草、幼树的树皮、落下的果实、香草和芽为食。它们主要在空地和森林边缘觅食。

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甘肃、台湾)、印度(苏门答腊)、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2022年11月,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茶马镇大田村发现水鹿 。2023年8月,首次确认水鹿在甘肃繁衍栖息 。

引进:澳大利亚、新西兰、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南非、美国(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州)。

水鹿分布图水鹿分布图

繁殖方式

编辑
水鹿繁殖期不十分固定,在每个月都能交配,大多在每年的夏末秋初进行。雌鹿的怀孕期约为6-8个月,次年春季生产,发情周期平均20天,平均妊娠期为8-9月,每胎产1-2仔,哺乳期12-24个月,其繁殖力相对较低。 幼仔身上有白斑。2-3岁时即发育成熟,寿命为14-16年。

亚种分化

编辑

水鹿(8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水鹿婆罗洲亚种(婆罗洲水鹿)

Rusa unicolor brookei

(Hose, 1893)

2

水鹿印支亚种(柬埔寨水鹿)

Rusa unicolor cambojensis

(Gray, 1861)

3

水鹿四川亚种(中国水鹿)

Rusa unicolor dejeani

de Pousargues, 1896

4

水鹿马来亚亚种(东南亚水鹿)

Rusa unicolor equina

(G. Cuvier, 1823)

5

水鹿海南亚种(海南水鹿)

Rusa unicolor hainana

(Xu, 1983)

6

水鹿印度亚种(印度水鹿)

Rusa unicolor niger

De Blainville, 1816

7

水鹿台湾亚种(中国台湾地区水鹿)

Rusa unicolor swinhoii

(Sclater, 1862)

8

水鹿指名亚种(斯里兰卡水鹿)

Rusa unicolor unicolor

(Kerr, 1792)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 ver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水鹿在不同地区危险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在东南亚大陆(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婆罗洲和苏门答腊下降程度超过50%。在印度的整体下降幅度一直较少,但在印度以外的这些地区的下降幅度则很大,中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下降幅度平均为30%。种群下降的趋势变缓表明,在东南亚和中国的野生肉类和鹿茸营销下降。

2022年2月,广东河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时,发现了目前广东省内体型最大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鹿。

2023年8月27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管理局白水江分局红外相机分别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并确认为白水江保护区的新记录物种。

下一篇 普光气田

上一篇 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