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 编辑

中国四川省公办高校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简称“川轻化”(SUSE),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和宜宾市,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该校入选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是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国酿酒高校联盟秘书长单位、川南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创建于1965年,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1979年组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由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更名四川轻化工大学。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600余亩,建筑面积175万余平方米。有专任教师2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24个学院,77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6个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13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36个专业学位领域。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其中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图书馆面积11万余平方米,纸质文献总量318万余册,电子图书252万余册。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四川轻化工大学

外文名: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简称:川轻化(SUSE)

创办时间:1965年

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类别:理工类

学校特色: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1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2012年入选)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主管部门: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现任领导:颜德岳(名誉校长)(截至2024年6月)、张力(党委书记)(截至2024年6月)、庹先国(党委副书记、校长)(截至2024年6月)

本科专业:77个(截至2024年3月)

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截至2024年3月)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36个(截至2024年3月)专业学位类别13个(截至2024年3月)专业学位领域36个(截至2024年3月)

院系设置:24个学院(截至2024年3月)

校训:厚德达理,励志勤工

校歌:《四川轻化工大学之歌》

校庆日:4月16日

地址:汇东校区(注册地)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519号李白河校区地址: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永田路100号宜宾校区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白塔路1号黄岭校区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邓关镇学院路15号

院校代码:10622

主要奖项:中国石化行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7月)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2022年8月)模范职工之家(2023年8月)

知名校友:颜德岳、张良、饶雪漫、魏岱旭

占地面积:约 4600 亩(截至2024年3月)

学生人数:43000余人(截至2024年3月)

教职工人数:3500余人(截至2024年3月)

历史沿革

编辑

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时期

1965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决策,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示, 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从上海总部抽调精干力量,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部分科研人员,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

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652工程”全部停工。“文化大革命”使原定3年内建成的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的筹建工作拖延了7年,原定1966年夏在分院招生上课的计划破产。直至1971年8月,经教育部、燃化部、上海市及四川省共同研究,明确了西南分院要继续办下去,“652工程”得以继续进行。1971年11月,基建工程恢复施工。

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时期

1972年,原华东化工学院改名为上海化工学院。随后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也改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652工程”办事处撤销。1973年9月6日,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正式开学。

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 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

四川化工学院时期

197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停办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和成立四川化工学院”,并归四川省政府领导。198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化工学院设置食品工程、发酵工程两个轻工专业。为适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83年7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四川化工学院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

四川轻化工学院 四川轻化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时期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四川理工学院。 2007年8月,四川理工学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 2011年9月,四川理工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四川理工学院被国家批准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14年10月,四川理工学院举办“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研究院”和“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

2017年,四川理工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组成“校校战略联盟”, 获中国轻工联合会授牌“中国白酒学院”, 入选“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4月,自贡市人民政府、四川理工学院、自贡灯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三方合作共建彩灯学院,建设中国彩灯产业研究院。 2018年9月,四川理工学院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轻化工大学时期

2018年11月,四川理工学院通过教育部审核,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 2018年12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揭牌仪式在自贡汇东校区举行。

2019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0年7月,四川轻化工大学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2020年10月,学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 2021年,四川轻化工大学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特种碳石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军民融合办军工国防创新人才基地”。 2022年12月,四川轻化工大学与自贡高新区举行合作共建川南新能产业研究院签约暨揭牌仪式。

2023年7月,四川轻化工大学与自贡市政府共同打造无人机产学研用协调创新示范基地, 获得“2024年国际非线性科学及复杂性会议”承办权。 2023年11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向四川轻化工大学授牌“中国彩灯学院”。 2023年12月,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分中心”在李白河校区正式揭牌。 2024年5月,四川轻化工大学与天府锦城实验室合作签约暨“医学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四川轻化工大学医学创新中心落户成都; 由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的“2024年污染物控制高端论坛”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求真大讲堂之“院士专家论坛”在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举行。

2024年7月3日上午,学校与自贡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四川轻化工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李白河校区举行 。

<p>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学楼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学楼

四川轻化工大学图书馆

四川轻化工大学体育场

四川轻化工大学体育场

四川轻化工大学科学湖

四川轻化工大学科学湖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24个学院,77个本科专业。

四川轻化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二级学院

本科专业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制药、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生物工程学院·五粮液白酒学院

生物工程、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机械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美术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含中美联合办学项目)、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投资学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表演

外语学院

英语、翻译、日语、西班牙语、商务英语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国际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新农村发展学院

/

彩灯学院

中国画、油画、水彩、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盐帮美食学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营养与美食、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投资学

应用技术学院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

(官网学校概况与学院设置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6个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有13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36个专业学位领域。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

类别

名称

进入ESI全球前1%

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

四川省重点学科

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药学、法律、教育、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会计、农业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3月,且只展示部分学科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校聘教职工2700余人,专任教师250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85%,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省部级以上专家100余人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 有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 省级教学团队4个。

四川轻化工大学师资队伍一览表

类别

名单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庹先国等

教授

李成学、 刘军、 李玉龙、 郭五林、 袁玉全等

博士

陈昶、 李超王海燕、 宁欣强、 马婧、黎雷等

四川省教学名师

龚敏、傅成华

省级教学团队

人工智能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

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室教学团队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团队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3月,且只展示部分师资情况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国家一流课程,43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质量工程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网络工程、酿酒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前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酿酒工程、会计学、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轻化工程、化学、工业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固态酿造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过程控制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工实验中心

化学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化工安全应急救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食品与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一流课程

金属腐蚀理论与腐蚀控制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金属腐蚀理论与腐蚀控制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产品创新设计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且只展示部分质量工程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四川轻化工大学10个项目在200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评审中分别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 8个项目在2008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评审工作中分别被评审为省级一、二、三等奖, 11项成果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学成果一览表

类别

名称

200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四川省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构建的理思与实践

普及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体推进工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四川省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坚持教材建设,打造精品课程(教材)

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研究

《英文商务写作教程》(教材)

忧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环节,全面推进微机课程体系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立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08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生物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学物理多元教学模式培养多元智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西部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构建计算机硬件类课程集成化体系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基于化工类专业群实践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

深化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培养本科学生创新能力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研究与“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地方高校“三心四能五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传承地域非遗技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四川省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

面向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一流白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学为本、双核驱动,特色工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

基于材料腐蚀与防护的双创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管理+经济+技术”三位一体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基于区域内共建共享的高职公选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面向工程应用的数学建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三纵五横”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且只展示部分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与世界20多个国家8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累计培养了来自60余个国家近千名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学校建有2个语言文化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学术交流

2023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到四川轻化工大学作学术讲座。 四川大学讲席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学者王兆鹏教授到四川轻化工大学作学术讲座。

2023年11月,西南民族大学杨荣教授为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师生作专题学术讲座。 贵州师范大学张必胜教授到四川轻化工大学作学术讲座。 美国匹兹堡大学冯志炜教授应邀到四川轻化工大学作学术报告。

2024年5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开亮博士作学术报告。 四川大学张伟年教授应邀到四川轻化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电子科技大学荆燕飞教授应邀在四川轻化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作学术报告。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勇教授应邀为人文学院学生作学术讲座。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发展研究院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平台一览表

级别

名称

国家级

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

国家大学科技园

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实验室

人工智能实验室

材料腐蚀与防护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实验室

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实验室

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实验室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绿色催化实验室

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实验室

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实验室

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实验室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川酒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长江上游地区白酒数智化管理与生态决策优化实验室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

彩灯文化与技艺创新实验室

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酒知识普及基地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基层司法研究中心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且只展示部分科研平台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语委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23年科技活动经费达到3.1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1项。

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成果一览表

获奖类别

等级

成果名称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列车碰撞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树脂产业化新技术开发

浓香型白酒窖泥培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四川省第1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大学文化职能新论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在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外腐蚀控制技术

陶融型白酒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矿山重金属污染形成机制与环境评价关键技术

太阳活动周的演化规律与机制研究

基于“四化融合”引导传统白酒产业的升级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特色水果酿酒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

真空制盐关键设备的腐蚀与腐蚀控制技术

酱香型郎酒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研究

四川省第19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

古典书院的终结及其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构建研究

基于实践教育哲学视域的知识结构形式及教育理论研究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且只展示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四川轻化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65年。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3处校区图书馆,包括汇东校区、宜宾校区、李白河校区图书馆。 图书馆面积为11万余平方米,读者座位12000余个,纸质文献总量318万余册,电子图书252万余册,学位论文1091万篇,中外数据库209个(含子库)。

●学术期刊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学术期刊,1986年创刊,双月刊。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 已被收录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扩展版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等。 该期刊主要栏目有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教育发展与创新、学术传播与评价研究等。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应用型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校内外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校内外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该刊开设了“材料·化工”“生物·化学”“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工程安全·防灾减灾”“数理基础·应用数学”6大重点栏目,主要刊载校内外材料科学、机械、电子信息科学、化工与制药、工程力学、生物科学、工程质量与安全等理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以及综述。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校园文化

编辑

学校标志

●校徽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徽主体图案为圆形,中英文校名,中文字体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图案色彩以墨绿色为主色。图案造型由汉字“川”及“理、工”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L”、“G”变形组合而成,呈白鸽云端飞翔之态、帆船破浪航行之姿、团结向上之势,体现了师生员工朝气勃勃、奋发图强、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和高远志向。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徽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徽

●校旗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旗旗面为学校专用蓝色,校名字体为白色,中英文校名位于校旗中间区域。

精神文化

●校训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达理、励志勤工。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训的寓意是学校以德育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师生诚信、宽厚的健全人生品格;崇尚科学,孜孜以求,努力追求科学真理;勉励心志、奋发图强,传承“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勤学苦钻,练就精湛技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理一工,又暗含学校特色。

●大学精神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黄岭精神,即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

●校歌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校歌是《四川轻化工大学之歌》, 由孙洪斌作曲,作词为集体创作。

《四川轻化工大学之歌》

作词:集体创作

作曲:孙洪斌

汇聚九州才俊,孕育百业栋梁。

弘扬黄岭精神,书写时代华章。

厚德达理,塑造高尚品质。

励志勤工,铸就自信荣光。

创新步伐,豪迈坚定,梦想之舟扬帆破浪。

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大学之魂永放光芒。

参考资料: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9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77家学生社团。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生社团一览表

名称

简介

大学生军事爱好者协会

由学校武装保卫部(处)和自贡自流井区武装部共同指导,以“关注军事动态,普及国防知识,弘扬爱国精神”为宗旨,以推广军事基本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为目的,为爱好军事的同学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也为同学提供参观军事类博物馆和抗战基地的机会

机械与电子工程协会

由机械工程学院指导,以技术发展为主,创办了cad制图大赛,水火箭大赛等活动,同时开展了机械设计和嵌入式开发。协会组织成员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及比赛,包括“挑战杯”系列竞赛、“互联网+”大赛、工程训练大赛、四川省机器人大赛、成图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等

大学生化工沙龙协会

由化学工程学院指导,兼具学术性、实践性和公益性,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大学生艺术团

由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以为全校师生提供文艺服务为宗旨的校级组织,有两个管理部门、五个艺术分队

国风国韵社

分享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社员做手工,例如做簪钗头饰、编红绳、制糕点等,每逢花朝、中秋、中元等节日,展开游园、走月、投壶、祈福、歌舞表演、走秀等活动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9月,且只展示部分学生社团

校区情况

编辑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建筑面积175万余平方米。

李白河校区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永田路100号 。截至2021年,李白河校区占地面积1100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校区共23个单体建筑,可容纳1.5万名学生。 李白河校区内的建筑有图书馆、敏行楼、清源楼、博学楼、博约楼、盐都音乐厅、盐都大剧院等。 该校区所设二级学院有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等。

<p>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敏行楼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敏行楼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清源楼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盐都大剧院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盐都大剧院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盐都音乐厅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盐都音乐厅

汇东校区

四川轻化工大学汇东校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519号。 截至2022年8月,该校区所设二级学院有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等。 汇东校区内的建筑有厚德楼、图书馆、行政楼、科学会堂、体育馆、篮球场等。

<p>四川轻化工大学汇东校区汇东食府

四川轻化工大学汇东校区汇东食府

四川轻化工大学汇东校区图书馆

宜宾校区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白塔路1号。 截至2019年9月,宜宾校区总规划面积2000亩,总建筑面积约54.7万平方米,该校区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学院、物理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1个学院约21000名师生。校区内的建筑有学院楼、公共教学楼、白酒文化广场、图书馆等。

<p>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品正食府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品正食府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图书馆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醉泉湖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醉泉湖

黄岭校区

四川轻化工大学黄岭校区的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1965年,一批上海学者经过多次考察,确定在黄岭开始建设国防科技重点项目“652”工程。“652”工程是按照原华东化工学院1:1规划修建,根据国家要求,涉及国防科技的核化工等保密专业搬迁到黄岭校区。 黄岭校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邓关镇学院路15号。 该校区内的建筑有教学楼、运动场、学生宿舍等。

<p>四川轻化工大学黄岭校区教学楼

四川轻化工大学黄岭校区教学楼

四川轻化工大学黄岭校区足球场

行政管理

编辑

四川轻化工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名誉校长

颜德岳

党委书记

张力

党委副书记、校长

庹先国

省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先一

党委副书记

陈一君

党委常委、副校长

颜杰、高小林、罗惠波、胡光忠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罗毅

注:更新时间为2024年6月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编辑
截至2024年3月,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培养了24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原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批在科学界、企业界、教育界获得成就的校友。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友

姓名

社会身份

张良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硕士,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曾任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首届酿酒大师,四川省专家评审(议)委员会委员,中国白酒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曹明伦

北京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翻译》《英语世界》《翻译论坛》等刊物编委,《海外英语》《译苑新谭》等刊物顾问

陈敏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工程师

廖伯涛

重庆市渝剑控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颜德岳

高分子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岱旭

西北大学教授

饶雪漫

中国青春文学作家

注:此表只列出四川轻化工大学部分校友

所获荣誉

编辑

四川轻化工大学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2013年1月

2012年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2016年1月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2020年11月

省政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21年7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6月

2021年“四川省绿色学校”

2021年度省直部门和有关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8月

“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2022年11月

2022年四川省最受高中生关注本科高校

2023年8月

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四川省“2022年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突出单位”

2023年12月

“志愿四川”平台2023年度最具活力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且只列出四川轻化工大学所获部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