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陕公路 编辑
川陕公路(现国道108线)是陕西甚至宁夏、甘肃入川的一条重要通道,各种大货车连绵不断. 老川陕路始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经过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勉县、汉台区、留坝县,连接着成都市和西安市。
中文名:川陕公路
类型:公路
现称:国道108线
始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
修通时间:1936年6月
作用:连接陕西跟四川
该路于1936年6月修通,在抗战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是当时连接前方和后方的一条重要通道。 四川段全程有新川陕路,属于全程全封闭快速公路。
蒋介石令川、黔、湘、鄂、陕五省,限半年内完成五省联络公路,四川境内有:川黔、川鄂、川陕3线。
四川公路总局制定《四川陆上交通规划书——附工程标准》。规划以成、渝两市为总汇,划定成渝、成陕、成滇、成康、成万、渝陕、渝鄂、渝黔8条干线;支线 12条;联络线30条,总长9740余公里。其干、支、联络各线,规定路基宽度为8、7、6米,除已成公路外,拟新建6900余公里,为四川公路网规划之始。
民国24年(1935)
1月11日 国民政府派贺国光率“参谋团”入川抵渝,易名:“军事委员长重庆行营”竭力推行公路“协剿政策”。
3月 蒋介石下令对四川已成公路彻底整修,并以成渝路为重点以利“剿共”。
行营参谋团制发《四川“剿匪”公路建设计划图、表》。划定川黔、川陕、川鄂、川湘、川康、川滇、川甘、川青等10大干线,规定工程标准,限期完成。
5月 蒋介石到蓉,令四川公路总局抓紧整顿成雅、成灌、成内、成嘉(乐山)、成绵5线。限期赶修完善。
9月 蒋介石令:限川陕、川湘、川甘、川滇、川鄂、川康各路赶修务于民国25年4月前全部完工。
川陕路开工修筑。
民国25年(1936)
6月,川陕公路绵阳至七盘关段初步打通,其中明月峡半隧道长864米,是四川公路建设中第一个半隧道(见附图)。
民国26年(1937)
二月,川陕公路全线开通。
民国24年(1935)6月12日,由四川省公路总局工程师洪文钰率队进行踏勘。施工机构按“川陕公路总段工程处”规定:广昭两县分别成立“义务征工筑路委员会,县长兼任主席”。《川陕公路义务征工筑路实施纲要》规定:“凡征工区域内除老、幼、病、残、妇女外,均有应征义务,一切应用工具由民工自带,不得违抗”。昭化县征派民工2万人,广元征派民工5万人,共7万人。占川陕公路11个义务征工县征用民工17万人的41.8%。广元县(编者注:广元现为地级市)政府令:“各区民工务于9月25日到达工地,若有民工饿死者(编者注:时系荒年),由该管区保甲长顶替”。民工到达工地即无粮食,致逃散甚多,严重影响施工,总工师万希成向省公路局所写工地检查报告称:“广元工区竟有人相食之惨状,有的食白泥充饥而毙命者,日有所闻。至于饿殍载道,无时无之。民工无粮逃散者甚多。”后经 “行营”电令剑阁专员田湘藩“严令禁止,加以解决。”而县政府又难筹粮维持现状,在急于通车情况下,对重点工程明月峡绝壁,便用开山机开凿4,5米半隧道,设会车待避所,外侧设标桩为号。经过各工区星夜赶修,到民国25年(1936)6月15日,历时一年,昭化至七盘关段方基本竣工通车。民工饿死、伤亡者达几百人。
广元剑门关历经千余年的雄伟古关楼,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仅存一块长方形“剑门关”石碑。现关楼是1992年在原关楼旧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为壮观的仿古式关楼。因2008年的“5.12”大地震,剑门关景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恢复这个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的天下名关的风采,剑阁县下大力气进行重建和升级工作。 根据同济大学编制的总体规划,剑门关景区将形成大剑门、志公寺、雷鸣谷、五里坡和翠云廊5大景片,光前4个景片面积就达75平方公里。整体风格为汉代风格,着力表现剑门关的雄、险、幽、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