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东坡肉 编辑

开封市的传统菜肴

清汤东坡肉清汤东坡肉

清汤东坡肉是开封市的传统名肴,属于豫菜系。此菜特色是鲜肉烂,肥而不腻,清醇利口。相传为宋代文豪苏轼(东坡)所首倡,故名。北宋初年, 京都(今开封)不尚食用鲜笋,但是苏东坡却深知竹笋之妙。他称竹笋为“玉 板和尚”,赞美烧笋是“禅悦味”,将竹笋奉为“素中仙”。宋仁宗时,苏东坡曾命笔赠诗:“无竹(笋)令人肥、无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 猪肉。”一经他的提倡,这种“笋加肉”的制作方法不胫而走,成为当时士 大夫阶级争相食用的名肴,故以“东坡肉”命名, 渐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清汤东坡肉

主要原料:带皮猪五花肉,冬笋

是否含防腐剂:否

适宜人群:老幼适宜

名称

编辑
清汤东坡肉

菜系

编辑
豫菜

种类

编辑
肉类

典故

编辑

清汤东坡肉2清汤东坡肉2

北宋时期,京城的居民不尚食用鲜竹笋,因为它有“刮肠篦”的恶名(篦子:旧时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竹笋切片与之相似)。但大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却与众不同,特别喜欢食笋。

清汤东坡肉的主要原料是片去外皮二 分之一的猪肉,冬笋片与冬菇片。其特色是鲜肉烂,肥而不腻,清醇利口,是开封具有代表性的北宋历史名菜。

菜品特色

编辑
香甜适口、食而不腻、营养丰富、老幼适宜。

做法

编辑

原料

主料:带皮猪五花肉1000 克。

配料:净冬笋150 克。

调料:酱油50 克、料酒 10 克、盐 4 克、白糖10 克、味精 3 克、清汤500 克。

做法一

它的制作方法是:把猪肉煮到八成熟,片去外皮的二分之一,切成长方块,与冬笋片、冬菇片一起摆入蒸碗内,放入盐水、原油、料酒等佐料,上笼蒸烂后翻入碗内,除去浮油,兑入适量的清汤即成。其特点是:汤鲜肉烂,清醇利口,肥而不腻。

1、猪五花肉洗净,在汤锅内旺火煮至断生,捞出,用平板压住,晾一下, 揭去板,将肉皮片去 1/2,切成约 8 厘米长、0.5 厘米厚的大片,冬笋破成两 半,一边刻上花纹,顺长切成约 0.3 厘米厚的片。

2、猪肉片皮向下,按一片肉一片冬笋的方式摆入碗里,两边镶齐。酱油、 料酒、盐、白糖、味精、清汤对成汁,均匀地浇入碗中,使每片肉及冬笋都 沾上调料,再将汁滗回另一碗内,把剩余的肉片拌匀,然后装碗垫底,上宠 蒸烂取出,扣在汤碗内。3、炒锅放旺火上,添入剩余的调料汁,汤沸撇沫后,盛入汤碗中即可。

做法二

〔主料辅料〕

带皮猪五花肉....1000克 味精.....3克

精盐.....4克 绍酒.....10克

净冬笋...150克 白糖.....10克

酱油.....50克 清汤....500克

〔烹制方法〕

1.猪五花肉洗净,在汤锅内旺火断生,捞出,用平板压住,晾一下,揭去板,将肉皮片去1/2,切成约8厘米长、0.5厘米厚的大片。冬笋破成两半,一边剞花刀,顺长切成约.. 0.3厘米厚的片。

2.猪肉片皮向下,按一片肉一片冬笋的方式摆在碗里,两边镶齐。酱油、绍酒、精盐、白糖、味精、清汤兑成汁,均匀地浇入碗中,使每片肉和冬笋都沾上调料,再将汁滗回另一个碗内,把剩余的肉片放入拌匀,然后装碗垫底,上笼蒸烂取出,扣在汤碗内。

3.炒锅放旺火上,加入剩余的调料汁,汤沸撇沫,盛入汤碗中即成。

〔工艺关键

旺火气足,蒸.. 2小时左右,以猪肉酥烂为度,偏生硬则腻,失去“清汤东坡肉”风味特色。

〔风味特点〕

“清汤东坡肉”相传为宋代文豪苏东坡所首倡,故名。北宋初年东京

(今开封)不尚食用鲜笋。但是蜀人苏东坡却深知竹笋之妙,将竹笋奉为“素中仙”。宋仁宗时,苏东坡曾命笔赋诗;“无竹(笋)令人肥,无肉食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一经他的提倡,这种“笋加肉”的制作方法不胫而走,成为当时士大夫阶级争相食用的名肴,故以“东坡肉”命名。此菜汤鲜肉美,食而不腻,营养丰富,老幼咸宜,流传至今,成为河南名菜。

营养价值

编辑
热量 5,846.14 千卡 蛋白质 105.36 克 脂肪 590.26 克 碳水化合物 28.84 克 叶酸 15 微克 膳食纤维 1.7 克 胆固醇 1,090 毫克 维生素A 126 微克 胡萝卜素 160 微克 硫胺素 1.09 毫克 核黄素 0.63 毫克 尼克酸 26.11 毫克 维生素C 2 毫克 维生素E 0.5 毫克 钙 146.98 毫克 磷 1,177.02 毫克 钾 2,312.28 毫克 钠 5,496.3 毫克 镁 250.09 毫克 铁 14.7 毫克 锌 16.76 毫克 硒 37.83 微克 铜 0.55 毫克 锰 0.82 毫克

下一篇 枕头粑

上一篇 东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