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园 编辑
戏园,读音是xì yuán ,汉语词语,旧时称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亦称“戏园子”。出自《儿女英雄传》。
中文名:戏园
外文名:The theater
别名:梨园
注音:ㄒㄧˋ ㄧㄨㄢˊ
拼音:xì yuán
出处:《儿女英雄传》
戏园文化:中国古代歌舞艺
2、旧时称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
《老残游记》第二回:“他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什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
巴金《家》八:“收票的人告诉他们说这跟普通戏园不同,不买票就不能看戏。”
到西汉时开始出现"看棚"。张衡《两京赋》中就有观看百戏而设有看棚的描绘。看棚是观众席建筑,观众居高临下观看百戏,这是非固定的露天的演出场所。
唐代是中国戏曲形成时期,演员的表演区开始建筑化,出现了"乐棚"。乐棚以砖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盖顶.设计制造都十分精致,但还不是固定演出场所。唐代寺庙中开始出现"戏场",这是后世"庙台"的前身。
戏园
由于勾栏是木制结构,易于倒塌、着火,到明代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内外城的"茶园"。最初,茶园并没有特设的舞台,只是席前做场,后来较大的茶园开始特设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最为盛行,称之为"茶园"或"茶楼"。这与北京人爱喝茶的习惯有关,一边品茗,一边听戏。
当时没有"戏票"一词,品茗听戏只付"茶资",实际是戏价。
清中叶以后北京的茶园已颇具规模,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和京戏的形成与发展,人们不以品茗为主,而是以听戏为主了,茶园也随之改称××园,或称戏园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