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产品 编辑
社会产品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和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前者是用来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属的个人消费的;后者是是社会产品中除去用于补偿物质消耗部分和必要产品部分后所剩余的部分。
社会产品划分为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是阶级划分的前提。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才逐步形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从而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剥削阶级凭借生产资料私有制,无偿占有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产品,某些时候甚至占有一部分必要产品,成为他们发财致富的源泉;而被剥削阶级却只能获得维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必要产品。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的对立,深刻地反映了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的对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社会产品虽然仍划分为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但这种划分已不反映阶级对立关系,而只是反映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些经济学家把必要产品叫做为自己的产品,把剩余产品叫做为社会的产品。
劳动性是指社会产品是劳动的成果。只有经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成果才是社会产品,非劳动成果则不是社会产品。例如,粮食、棉花、钢材、汽车和房屋是社会产品,而河流、原始深林、矿藏是大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所以不属于社会产品。
生产性
生产性是指社会从产品是生产劳动的成果。属于国民经济核算生产范围的劳动成果是社会产品,非生产范围的劳动成果不是社会产品。
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设备、家用电器以及粮食等商品,在国外旅游期间所接受的服务等,不是我国国民经济部门的生产劳动成果,不能作为我国的社会产品进行统计;不付酬的自我务劳动服务也不是社会产品。
有用性
有用性是指社会产品是有效劳动的成果。国民经济各行业投入的生产劳动必须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使用的产品,才能计入社会产品。物质产品生产部门的劣质服务、无效服务均不是社会产品。
社会性
社会性亦称市场性,指社会产品是社会劳动的成果。劳动者有社会劳动和非社会劳动之分,这是以劳动者劳动的服务范围为划分标志的。社会劳动的成果,是根据社会需要生产的,是社会产品,通过市场实现消费。而非社会劳动的成果,虽然也是有效劳动成果,但是属于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性质,不是为社会提供产品,不需要进行流通,从理论上讲不是社会产品。但在实际中,根据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生产范围的界定,将所有的物质产品(货物),不论是对外还是自产自用的货物均作为社会产品;而自给性服务产品,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不作为社会产品,例如自制的衣服和食品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的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家务劳动正逐渐转向社会,因此,社会产品的统计范围也在日益扩大。
时期性
时期性是指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的劳动成果。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社会产品随着生产活动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对生产活动成果的社会产品只能是一个时期一个时期来计量。如果忽略了产品生产统计的时期性,就会出现计量上的重复或遗漏。
按表现形态分类
按变线形态不同进行分类。社会产品按其表现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分类。
物质产品也叫实物产品,亦称货物。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可以用实物单位进行计量,其生产过程从制作到使用可以分阶段独立进行,并且能够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移动。服务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一般来说,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实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
按完工情况分类
按完工情况不同进行分类,社会产品中的物质产品可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产品三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