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川剧院 编辑
重庆市川剧院始建于1951年,是著名的国家戏曲剧院。1955年重庆胜利川剧院并入,后组建为重庆市川剧院,1958年四川省川剧院一团并入。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庆市川剧院获得川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中文名:重庆市川剧院
外文名:Chongqing Sichuan Opera Company
建立时间:1951年
代表人物:张德成
院长:沈铁梅
新址:重庆川剧艺术中心
荣誉称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等
代表剧目:《金子》、《李亚仙》等
贺龙接见重庆川剧社演员
现重庆市川剧院地理位置为:渝北区金山大道2号。
重庆市川剧院(川剧艺术中心)
大幕戏
(1)《金子》;
(2)《李亚仙》;
(3)《灰阑记》;
(4)《乔老爷奇遇》
精品折子戏
《刺目劝学》,《乐羊啜羹》,《三岔口》,《阖宫欢庆》,《思凡》,《达摩飘海》,《祝英台打擂》,《杀狗》,《风波亭》等折子戏
对外演出
金子剧照
(1)《金子》:历经剧院十载打造,成功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二名)。荣获了包括文华大奖、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国戏曲学会奖在内的各类大奖近40项(其中国家级大奖共17项),是中国戏曲现代戏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地位相当于《茶馆》在话剧中的地位,提升了重庆文化形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先驱,该剧揭示出21世纪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动态。
(2)《李亚仙》:是重庆川剧院继《金子》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部大戏,是老戏新探的试验,也是从内容到形式对传统川剧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经典重读,传统再生”,也可以说是传统名剧的现代表达,同时,该剧还是按照现代理念进行项目运作的又一次探索。该剧以爱为主体,既好听又好看,既古典又现代,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正朝向“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冲刺。该剧邀请全国戏剧精英参与重庆的川剧创作,“打全国牌,创重庆戏”。
(3)新编剧《灰阑记》:
该剧是中幕古装川剧,根据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改编,但作了中国化、戏曲化的全新演绎,并由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川剧领军人物铁梅担纲主演和艺术总监。扑朔的古代民间故事,精美的德国文学创作,地道的中国戏曲演绎。拷问人性,拷问良知,灌输给市民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该剧由阳晓任编剧,张仁里任导演,黄荣华、赵勇、周雨萍、王涛等众多优秀演员参与演出。已参加“德中同行”活动演出和中央台电视录相制作。
(4)青春版《乔老爷奇遇》:该剧曾参加广东佛山市参加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展演和多次三下乡文化演出,此次将由川剧院青年优秀演员吴熙等演出《乔老爷奇遇》青春版,带给观众以全新的面孔和视觉冲击,借助演出季契机让青年演员能被更多市民所熟知,培养打造新一批川剧人才。
(5)《刺目劝学》;《乐羊啜羹》;《三岔口》;《阖宫欢庆》;《思凡》;《达摩飘海》;《祝英台打雷》;《杀狗》;《风波亭》众多精品折子戏,有王德云、夏庭光、田淑群、王德邻、李奎光等老艺术家传承示范表演演,让川剧迷领略名家风范,重拾经典美唱,一饱眼福。
(6)编导力量:知名导演胡明克,编剧隆学义。
(7)演员阵容:以中国川剧领军人物、二度梅获得者沈铁梅为代表,引领优秀川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刘树德、罗吉龙、陈雪以及优秀中青年演员赵勇、张建平、孙群、许咏明、张帆、易传林、封四海、王琦等。
剧照
重庆川剧社
2022年9月,重庆市川剧院表演的川剧《江姐》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整体外形酷似梅花花瓣,建筑群由666座位的主剧院、150座位的旅游剧场、文化展示厅、博物馆等设施组成,建筑风格有显著传统建筑特色,并反映了川剧地方文化。建成后的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将成重庆市川剧艺术的象征性建筑,更会成为重庆北部新区知名地标,与民俗文化村遥相呼应。钟形设计观众可听自然声 据设计单位介绍,666座的观众厅平面呈钟形,能较好满足自然声演唱的要求,为复古老剧院的文化特色,周边还设置有包厢与楼座。150座位的旅游剧场,采用装修经典的传统表演戏台与休闲茶座观众厅形式,与观众更加融合,是一个充满古色古香、玲珑剔透、音律绕梁的特色剧场。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