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将军 编辑
左将军,古代官职,战国已有。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上卿,职务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
源起
左将军,武将官职。
古有三军,上军、中军、下军。行兵打仗之时,任命将领,让他们将上军、将下军,意即统率上军、统率下军而已,并无上将军之类的特定官职。因此,放眼《左传》,多见此类言辞。不足为奇。
然而礼乐崩坏,春秋以后,战国之时,征伐自诸侯出。不但诸侯僭越,时而三军并置,甚至诸侯的家臣——晋国的韩、赵、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都做了六军。因此,左军自然也有。随之,将左军者自然有。《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记载:”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 即为一例。
成形
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左军,乃至于后来渐渐有了左将军的官职。
秦灭六国,一统江山之后,也就沿袭下来。
楚汉之争,汉得天下,左将军也就固定为一个武将官职,只是不常置。
泯灭
及至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甚至于都督之类的称谓都出现之后,向来朴素的左将军、右将军之类的官职渐渐不合时势,乃至于消亡。
刘备
刘备像
吕布
吕布像
马超
昭化马超像
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遭遇了“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的自然灾害,关羽趁机乘船进攻,于禁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于禁迁为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张郃
张郃像
王凝之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王献之的兄弟,善草书、隶书。作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是谢安的兄长谢奕之女谢道韫的丈夫。深信五斗米道,孙恩攻打会稽时,不听手下进言,不设防备,祷告后相信已请得“鬼兵”助阵,因而与诸子一同遇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