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葸 编辑

汉语词语

畏葸畏葸

畏葸,汉语词语,拼音是wèi xǐ,意思是畏惧、害怕,出自《重刻序》。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畏葸

读音: wèi xǐ

解释: 葸,畏惧。畏葸,畏惧,害怕

出处:清 王韬 《重刻序》

释义

编辑
畏惧,害怕。葸:畏惧。

出处

编辑
清 王韬《重刻序》:畏葸退缩,坐失事机。

例句

编辑
《清史稿・卷一・太祖本纪》:太祖斥之曰:“”尔平日雄族党间,今乃畏葸如是耶。”

《清史稿 高宗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清史稿·高宗纪四》:(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乙巳, 阿桂以畏葸褫职,降兵丁効力。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一向谨慎忠厚的她,现在“发展”成为畏葸而忧郁。

下一篇 实录

上一篇 蒿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