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畏葸 编辑
汉语词语
畏葸,汉语词语,拼音是wèi xǐ,意思是畏惧、害怕,出自《重刻序》。
畏惧,害怕。葸:畏惧。
清 王韬《重刻序》:畏葸退缩,坐失事机。
《清史稿・卷一・太祖本纪》:太祖斥之曰:“”尔平日雄族党间,今乃畏葸如是耶。”
《清史稿 高宗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清史稿·高宗纪四》:(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乙巳, 阿桂以畏葸褫职,降兵丁効力。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一向谨慎忠厚的她,现在“发展”成为畏葸而忧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