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编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中文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拼音:lǎo jì fú lì zhì zài qiān lǐ
外文名:Although the stabled steed is old,he dreams to run a thousand li.
现代释义:千里马已老,但志向不减。
词性:褒义词
出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原作者:曹操
喻意:老人志向不减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本义】: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里的志向。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
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梁实秋《雅舍小品·退休》:“真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大部分人还不是舍不得放弃那五斗米,千钟禄,万石食?”
历史故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铎书
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这里东临碣石,西邻沧海。曹操屹立山巅,眺望大海。这时夕阳西下,碧海金光;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近处的海浪又滚滚向前……
眼见如此壮丽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诗兴大发,脱口吟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返回军营之后,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北方的袁绍、蹋顿虽然已讨平,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实现。这时的曹操已是五十三岁的人了,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仍在召唤着他。想着想着他激情难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挥笔写下: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