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梅止渴 编辑
望梅止渴(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望梅止渴指想象杨梅,流出口水而解渴,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来宽慰自己;连动式结构,在句子中主要用作宾语、定语等。
中文名: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近义词:画饼充饥、掩耳盗铃
反义词:名副其实、实事求是
出处:《世说新语·假谲》
注音:ㄨㄤˋ ㄇㄟˊ ㄓㄧˇ ㄎㄜˇ
语法结构:连动式
语法属性:作宾语、定语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曹操见将士们一个个舔着干燥的嘴唇,勉强行走,心里非常焦急。下令队伍原地休息,派人分头到各处去找水。过了好一会,派去的人全都提着空桶回来。原来,这里是一片荒原,没有河流,也没有山泉,根本找不到水。曹操又下令就地挖井,士兵们挥汗挖土,但过了好长时间,也挖不出一滴水。曹操心想,情况很严重,如果在这里久留,会有更多的人无法坚持下去。曹操略微思索了一下,猛地用马鞭指着前边的山坡,大声对手下的将士说:“这个地方我熟悉,翻过前边的山坡,就会有一大片茂盛的杨梅林,到了那里,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将杨梅享用个够。”
将士们一听说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地想像起酸味,从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曹操立即指挥队伍行进,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带领队伍成功找到了水源,大家痛痛快快的喝了水,精神焕发的继续行军。
成文用法
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来宽慰自己,眼望梅林,流出口水而解渴。
连动式结构,主要用作宾语、定语等。
运用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她不能不在心中承认李信不造反,离开部队,确实是等着就擒,而她指望日后受招安也只是望梅止渴。”
陈伯吹《作家楼的窗口》:“生活在离乱的封建社会中的诗人,吟咏出章话般空灵的境界,抒发胸中美好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遗憾的是没有实现的可能。说得过分些,只能是望梅止渴的幻想而已。”
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现在我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精华,提炼在下面,献这些崇拜家,算是“望梅止渴”云。
巴金《随想录》:“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年代早已过去,人们要听的是真话。”
“望梅止渴”与“画饼充饥”意义相近,有时一起连用。但“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借助想象来安慰自己;而“画饼充饥”则比喻徒有虚名的东西于事无补,也比喻用空想来自我安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