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切肉 编辑
白切肉,源于中国上海市,为上海传统乡土菜,属于本帮菜,以猪肉、虾酱为主要食材;逢年过节,煮一方猪肉,趁热拆骨,待冷却后切成厚片,佐以酱油蘸食。传人酒楼饭店,在选料和制作工艺上得以改进提高,成为上海十六浦德兴馆的看家菜。
中文名:白切肉
分类:本帮菜、上海菜
口味:咸鲜可口
主要食材:猪肉、虾酱
特点:肉质细嫩,肉香诱人,肥而不腻
方法一
材料
白切肉
主料:猪肉(后臀尖)(2500克)调料:虾酱(150克)
配料:葱段、花椒、八角、辣椒粉、冰水、水盐、胡椒、鸡精、料酒、麻油
制作工艺
1. 猪后臀尖去皮、洗净;
2. 洗净的猪肉放入冷水锅里,用旺火煮开,撇去浮沫;
3. 再放上竹屉,再用重物压住,使肉块不能浮起,加盖,用小火焖煮约1小时,至猪肉断生,即可捞出;
4. 然后,肥膘面朝上,用净布遮盖,避免变色。虾子酱油装碟,待用;
5. 食用时,切去白肉块上的大部分肥膘,切成约6厘米长、4厘米宽、0.2厘米厚的薄片;
6. 按量将薄肉片整齐地排于盘中;
7. 上菜时,带虾子酱油碟。
工艺提示
1. 猪肉煮断生,用竹签插入肉中,抽出不见血水溢出,火候为佳;
2. 吃时去掉部分肥膘,一般在肉上留0.2厘米厚的肥膘,肉片切得愈薄愈好。
方法二
【原料】 猪腿肉500克、料酒20克、葱结蒜泥辣椒油各10克、姜片15克、酱油50克
【做法】 1、将猪腿肉用温开水洗净,放入汤锅内,加清水、葱结、姜片、料酒焖烧1.5小时左右,取出冷却。 2、将熟肉去皮,切成约6厘米长、2毫米宽的薄片装盘。食用时,随带酱油、蒜泥、辣椒油一碟供蘸食。
食谱营养
猪肉(后臀尖):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营养成分
·热量(8568.00千卡)
·蛋白质(381.20克)
·脂肪(781.40克)
·维生素A(497.50微克)
·硫胺素(6.58毫克)
·核黄素(2.96毫克)
·尼克酸(71.14毫克)
·维生素E(29.69毫克)
·钙(587.00毫克)
·磷(3425.50毫克)
·钠(8314.40毫克)
·镁(337.50毫克)
·铁(42.40毫克)
·锌(23.28毫克)
·硒(121.41微克)
·铜(3.78毫克)
·锰(0.86毫克)
·钾(4744.00毫克)
·碘(249.90微克)
·维生素B6(0.08毫克)
·叶酸(16.50微克)
·维生素B12(15.57微克)
·胆固醇(2175.00毫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