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飞飞 编辑
杨飞飞(1923年-2012年5月21日),原名翁风请,浙江慈溪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5月21日,杨飞飞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去世,享年89岁。
中文名:杨飞飞
别名:翁风请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宁波慈溪县
出生日期:1923年
逝世日期:2012年5月21日
职业:沪剧表演艺术家
代表作品:《方珍珠》《茶花女》《家》
基本资料
杨飞飞
40年代已在《叛逆的女性》等剧中扮演角色。1948年与赵春芳、丁国滨等组建勤艺沪剧团并任团长,建国后先后主演了《家》、《雷雨》(饰四凤)、《为奴隶的母亲》(饰春宝娘)、《卖红菱》(饰范凤英)、《妓女泪》(饰金媛)、《张凤山卖布》(饰张妻)、《刘胡兰》(饰刘胡兰)、《第二次握手》(饰丁洁琼)等戏,以演出悲剧见长。“文革”后重建宝山沪剧团,先后担任团长、顾问。
2012年5月21日凌晨1点35分在静安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唱腔特点
杨飞飞嗓音宽厚洪亮,幼年时爱模仿京剧大花脸的唱腔,被同行姐妹称为“小金少山”,这使她无意中注意了发声的共鸣。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在继承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越剧、锡剧、评弹、蹦蹦戏等剧种的成分,创造了以柔和为特色的杨派,其唱腔补实无华、委婉亲切,十分讲究感情的真挚细腻。她善于以情制腔,唱腔具有广泛的流传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妓女泪》中的“金媛自叹”,因有八种曲调组成,故称“杨八曲”对沪剧艺术发展作了贡献。
文明戏
杨飞飞
杨飞飞虽然没有条件读书,但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却相当强,只要看过的戏,她都会哼几句。尤其那出《五子哭坟》,她最喜欢唱。杨飞飞长了个大嗓门,唱得又脆又亮。她13岁经人介绍,正式拜文明戏老先生吴铁魂为师,学唱文明戏。
文明戏台上讲的是苏州话和国语(普通话),老师对她讲了情节,教了她12句国语台词,她上台后居然一点也不怯场,台词没有讲错一句,而且讲到“叔父你要救国民啊”的时候,双脚朝地上一跪,双手抱着叔叔的脚,眼泪夺眶而出。顿时台下一片唏嘘。她初上台就演得这样成功,以后戏里的童子生就都让她演。后来这个文明戏班子进入大世界演出。大世界的四个楼面,从一楼到四楼,各种戏剧都在这里演出。当时艺人可以互相串场观摩。杨飞飞像老鼠跌进了白米囤,一有空就往各个场子跑。什么京戏、绍兴戏、宁波滩簧,她看了都会哼上几句,可惜文明戏以说白为主,整台戏没几句唱,满足不了杨飞飞想演唱的表演欲。
丁婉娥
杨飞飞
杨飞飞在儿童申曲班受到比较严格的训练,平时丁老师坐在当中,她和丁是娥立在两旁。戒尺放在桌上。丁是娥当小先生一只肩胛一只肩胛地教她唱《摘石榴》,丁老师规定当天教当天会,如果背不出唱不好,戒尺是不留情的。好在小姊妹都会帮她,晚上大家睡觉一个阁楼里,她一遍一遍向丁是娥学,丁是娥不厌其烦地教她。清早,汪秀英又为她操琴练唱,小姊妹的这份情意,杨飞飞一直记在心里。
杨飞飞虽然后进山门,但由于学过两年文明戏,再加上刻苦用功,所以很快赶上了小姊妹们。那时她心目中的偶像是著名申曲社团文月社的女艺人筱月珍。筱月珍的唱刮辣松脆,声震全场。有一次杨飞飞看她演《冰娘惨史》,在冰娘飞刀告状时有一大段唱,筱月珍的起腔、送腔、甩腔的声音像决堤的潮水般冲下来,音量宽洪,余音绕梁,听得杨飞飞为之倾倒,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此她就为有朝一日也能像筱月珍那样声震全场而努力了。
鼎盛期
杨飞飞
抗战胜利后,文滨剧团已很难维持一枝独秀的局面,邵滨孙和石筱英组建中艺沪剧团,丁是娥和解洪元、顾月珍成立上艺沪剧团,杨飞飞和她的爱人赵春芳也退出文滨剧团,自己挑大梁挂头牌,合作树起了正艺沪剧团的旗号。在正艺沪剧团第一个打炮戏《富贵贫贱》里,她以一曲“迷魂调”,再次走红沪剧舞台。她演唱的“迷魂调”突破了这个曲牌原来的板式旋律,创造性地造成高低音错落有致、运腔缠绵悱恻的效果,迷住了无数观众,也使同行姐妹也都叫好不已。
杨飞飞的代表剧目主要演出于解放初期。当时戏曲事业正经历历史上难得的繁荣发展时期。她组建的正艺沪剧团已改名为勤艺沪剧团,也办得热闹兴旺。他们发扬沪剧善于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积极从老解放区引进《方珍珠》、《小二黑结婚》、《罗汉钱》、《小女婿》等进步戏,还先后推出根据中外小说名著改编的《家》、《茶花女》和《为奴隶的母亲》,使剧团整体艺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56年北京首次召开戏曲音乐座谈会,杨飞飞荣幸地作为沪剧界的唯一代表出席了会议。
从北京回来,杨飞飞更加意气风发,她积极编演《两代人》、《黛诺》、《陈化成》、《龙凤花烛》等一连串新的现代戏。
杨飞飞
“我身只为沪剧生,留得杨派在人间。”在“上海的声音”专场之后,杨飞飞给戏迷的绝笔中这样写道。杨飞飞是看到自己愿望实现才离开的,所以她与戏迷的告别也是带着微笑的。
2011年9月,杨飞飞受邀来到了朱彩玲小姐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的“流金岁月 .彩玲心声”演唱会
杨飞飞
2011年12月17日“上海的声音”专场上演当晚,杨飞飞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她清唱了几句,中气虽已不足,但仍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时隔多月之后,上海沪剧院一位人士表示,“老人看到沪剧艺术后继有人,她是发自内心地高兴才唱的,其实当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太好。”这是杨飞飞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2012年春节前,老人便因身体虚弱而住进了医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