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安 编辑
青年昆曲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一九八六年六月考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演员班,一九九四年毕业。工小生,师承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等老师。 2002年,主演改编昆曲《伤逝》中的涓生,并因此赢得白玉兰表演主角奖。 2012年7月,主演《景阳钟变》获得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榜首。2013年获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
中文名:黎安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6年7月30日
星座:狮子座
毕业院校:上海市戏曲学校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玉簪记、占花魁、贩马记、白蛇传、景阳钟变
主要成就: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2013年获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毕业时间:1994年
黎安
黎安,1976年07月出生。一九八六年六月考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演员班,一九九四年毕业。工小生,师承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等老师。曾获上海昆剧新人才展演优秀表演奖、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2013年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黎安
现代昆剧《伤逝》
1986年,黎安和昆三班所有60个同学一样,从800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考进了上海戏校昆剧班,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三代昆剧演员。内向羞涩的黎安被分到老生组,成绩也并不出众。这个不爱说话的男孩,课余常会溜达到小生组,躲在门口看热闹。“我当时觉得小生组上课很热闹,就经常偷偷去看,没想到被岳老师注意上了,时间长了,她就劝我改行唱小生。”黎安回忆当年自己漫无目的并且懵懂的偷窥,至今觉得是一种天意和缘分。而从他踏进小生组的那一刻起,他也开始了和昆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岳美缇情同母子的师生情缘。在戏校的9年,黎安并不冒尖。毕业后分到上海昆剧团,几乎没有人看好他。“那时候我又高又瘦,所有人都说我扮相不好、个子太高,不适合唱小生。”一米八四的个头,很长时间都困扰着黎安,穿上高靴站在台上,怎么看都像一根“筷子”。就在所有人都劝他改行的时候,岳老师却鼓励着这个她一手带进小生组的学生。“黎安30岁的时候,会是最好的。”很多年后的今天,黎安想起当年老师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过的这句斩钉截铁的断语,仍然感到温暖和感激:“我觉得没有老师,绝对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黎安
1998年,上海昆剧团几乎倾巢而出,排演当时计划要全球巡演的六本《牡丹亭》。黎安的同学们几乎都被选去了,但当时的黎安却“理所当然”地被撇在了剧组之外。当被问及那段日子的感受,黎安说,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就是憋着一口气而已。“憋着气”的黎安很“听话”地接下了团里所有周末小剧场演出的任务。“那时候团里真没有人了,我几乎每个礼拜要演两场折子戏。”在全本《牡丹亭》排演的同时,黎安终于有机会主演了自己的第一台原创大戏《白蛇后传》。黎安说,从1998年到2002年,自己数不清演了多少团里的小剧场演出,那段日子,让他真正地“飞速成长”。
然而尽管一直很努力,荣誉和奖项似乎总是和他无缘。连续两届苏州昆剧节,同去的同学几乎都得了奖,黎安却都榜上无名。岳美缇回忆当时的情景很是感慨:“记得那次我还出国在外,黎安打电话给我,说比赛又没评上奖,在电话里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只能安慰他。没想到挂了电话才5分钟,他又打来,反过来劝我别为他担心。他就是这样,外表温和但内心坚定。”
30岁的偶像小生
2002年,黎安在同学吴双的建议下,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排演了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小剧场昆剧《伤逝》,这是昆剧第一次尝试现代题材的小剧场剧目,也是黎安从艺生涯中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色。《伤逝》的演出颇为成功,几年间在大学校园上演了数十场。而剧中的涓生,也为黎安赢得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奖项——白玉兰表演主角奖。
黎安《紫钗记·边关寄情》一江风
也许是因为一切都得来不易,黎安很珍惜那些支持他的观众。平时,几乎每次演出后他都会上网看粉丝们的评论和意见。有一个台湾的粉丝给黎安做了一个名为“生生不息——黎安的昆曲世界”的个人网站。网站的人气日足,很多观众在演出后把剧照和剧评发上论坛交流,甚至有一个高中女生为黎安创作了卡通漫画形象。“有一次我演完《望乡》后网上的评论普遍不佳,当时我很想不通,事后觉得观众的意见都很有道理。”黎安说,“我很喜欢昆剧的观众,他们都是因为喜欢看戏而关注我。从他们那里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昆剧,黎安觉得越来越不能分割。被问及昆剧对他意味着什么,他说:“就是生命吧。”他和团里的吴双、谷好好都被公认是剧团的戏痴。他自己也笑着承认这一点:“我平时的生活也挺平淡简单的,就是剧团和家里。以前踩自行车的时候一直琢磨戏,那时候最有灵感。现在觉得积累很重要,包括演出的、练功的,还有看各种演出的积累。”
黎安
1986年09月 小学四年级。考进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演员班。
1987年 第二学期,分至老生行当。两年半后改小生行当。
1993年06月 学校举行毕业考试,之后进上海昆剧团实习。时剧团演出《上灵山》替老师们跑龙套。
1994年10月 领取毕业证书,正式进入上海昆剧团。
1998年 重排《白蛇后传》,饰白素贞与许仙之子许梦蛟。这是昆三班毕业之后, 第一个独立演出的新编戏。
1999年 随《牡丹亭》赴香港演出。
20世纪后
2000年12月 第一次赴台演出,于国家戏剧院演出《白蛇传·游湖、说许、端阳》《长生殿·闻铃》等折子。
黎安
11月 赴台演出《绣襦记·打子》《钧天乐·诉庙》《占花魁·湖楼》《千忠戮·搜山打车》等折子。
11月 于台北市台泥大楼士敏厅演出《伤逝》。
2004年 07月《龙凤衫》首演于上海逸夫舞台。
12月 因《伤逝》一剧,获得上海白玉兰主角奖。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