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赋 编辑
《柳赋》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篇赋。此为感物伤怀之作。首赞柳之应时繁育,瑰姿扶疏;中忆自己十四岁时植柳中庭,十五年后复见此柳,则已“连拱九成’,而“左右仆御已多亡”;最后咏叹柳之弘荫博覆,至德不伐 ,躬敬行旅者一视同仁,对其虽尺断犹能再植的永恒贞正的生命力深致仰羡。全赋触类缘情,率意尽兴,以淡逸疏朗的文辞抒写感物怀故的惆怅情怀,借柳之变化生发戎马乱离、物在人亡、今昔变故、盛衰无常之感。
作品名称:柳赋
作者:曹丕
创作年代:三国时期
出处:《曹丕集校注》
作品体裁:辞赋
昔建安五年①,上与袁绍战于官渡②,时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载矣。左右仆御已多亡③。感物伤怀,乃作斯赋。
伊中域之伟木兮④,瑰姿妙其可珍⑤。禀灵祗之笃施兮⑥,与造化乎相因⑦。四气迈而代运兮,去冬节而涉春。彼庶卉之未动兮,固肇萌而先辰⑧。盛德迁而南移兮⑨,星鸟正而司分⑩。应隆时而繁育兮⑪,扬翠叶之青纯⑫。修干偃蹇以虹指兮⑬,柔条阿那而蛇伸⑭。上扶疏而孛散兮,下交错而龙鳞⑮。在余年之二七⑯,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⑰。嗟日月之逝迈⑱,忽亹亹以遄征⑲。昔周游而处此,今倏忽而弗形⑳。感遗物而怀故,俯惆怅以伤情。于是曜灵次乎鹑首兮㉑,景风扇而增暖㉒。丰弘阴而博复兮,躬恺悌而弗倦㉓。四马望而倾盖兮㉔,行旅仰而回眷。
秉至德而不伐兮,岂简车而择贱㉕。含精灵而寄生兮,保休体之丰衍㉖。惟尺断而能植兮㉗,信永贞而可羡㉘。
词句注释
①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
②上:主上,指曹操。
③仆御:仆役。
④伊:语助词,用于句首。中域:中土。
⑤瑰:奇伟,珍贵。
⑥禀:承受。灵祇:地神。
⑦造化:指自然的创造化育。
⑧辰:伸,物伸舒而出为辰。
⑨盛德:指四时旺盛之气。
⑩星鸟:即星宿。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之第四宿。司分:掌管着节气。
⑪隆时:盛时。
⑫青纯:纯青之色。
⑬偃蹇:夭矫上伸;又作高耸貌。虹指:弯弯地伸向天空,像彩虹那样。
⑭阿那:同“婀娜”。
⑮龙鳞:指树干上呈现出鳞状的树皮。
⑯二七:十四岁。
⑰连拱:一拱是两手合围,连拱应为一拱又一拱。九成:九重,九层,形容极高。
⑱逝迈:流逝。
⑲亹亹(wěi wěi):行进貌。遄:远。
⑳弗形:不是原来的样子。
㉑曜(yào)灵:指太阳。鹑(chún)首: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鬼二宿。
㉒景风:夏至后暖和的风。
㉓躬恺悌而弗倦:树荫躬身而下和易近人,永不疲倦的迎接着人们。恺悌,和乐简易。
㉔四马:指四马之车。倾盖:把车盖落下歇息。
㉕岂简车而择贱:哪里对车辆,行人有贵贱之别。
㉖休体:美好的身体。
㉗惟尺断而能植:指割下一尺长的柳枝能插地成活。
㉘信:诚然。
白话译文
往昔建安五年,主上与袁绍在官渡作战,当时我栽下了这棵柳树;从那时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左右亲近、仆役已有很多辞别人世,我的心情被这柳树感动,充满悲伤和怀念,于是写下这篇赋文。
柳树是中土奇伟的树木,它的姿态瑰丽美妙,的确值得珍惜。它禀受着神祇的厚施,与大自然的创造、化育相互因循。一一四季运行,依次更替;冬天渐渐逝去,春天来临,其他各种草木还没有萌动,柳树却率先长出了嫩芽。一一四时的旺盛之气不断地向南方迁移,星宿正指向春分。柳树顺应着这种隆盛的时节变得愈加繁茂,高扬起青翠纯净的叶片儿。修长的枝干弯曲俯仰,犹如彩虹在空中延伸;细的枝条柔软婀娜,仿佛如长蛇不停地蜿蜒蠕动。茂盛而且疏密有致的枝叶向四面分散,互相交错缠绕的树根如同龙鳞。那一年我十四岁,在庭院中间栽下了这林柳树。开始只有一寸粗、一尺高,可现在不仅有一抱粗,而且异常高大。真让人感叹,流逝的岁月不停地永远离去。当初在这树下优游自在,可倏忽之间现在已是人事全非!这株生长至今的柳树使我不禁心动,因此回想起那使人留恋的过去。进退俯仰,我的心中充满惆怅和感伤。此时太阳已至鹑首,暖和的夏风不停地吹拂,天气越来越热。柳树把它广大的浓荫覆盖了众人,自身却平易和乐,永不曾满足。四马望见这棵柳树,迅速地拉着车儿向它奔驰;行人、旅客不停地仰望、回顾。
它胸怀大德却从不炫耀;普遍地给世人带来凉荫,不管他们高贵还是低贱。它内含灵异,生存于天地之间,保持着自身美盛的风姿。只要剪下一尺细条就可以栽培,实在是忠贞不渝,令人羡慕。
此外,还有人认为《柳赋》应作于建安二十年(215)三月初,是曹丕这年在去守孟律的途中走到官渡时所作,当时曹丕与曹植争太子位正处于劣势,《柳赋》反映了他抑郁不得志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柳赋》作年当为黄初六年(225)十二月至黄初七年(226)一月间。
整体赏析
《柳赋》描摹柳树的风姿,用语简约面生动逼真:“修干偃蹇以虹指兮,柔条阿那而蛇伸。上扶疏而孛散兮,下交错而龙鳞”;或写他弯曲的树干,或写它婀娜的细枝,或写它繁盛的枝叶,或写它纠结的树根,虽寥寥数语,却已尽现柳树的整体特征。
然而作者的意图,并非只在描摹柳树的绰约姿态,而尤在挖掘它的内在精神:“丰弘阴而博覆兮,躬恺悌而弗倦”;“秉至德而不伐兮,岂简卑而择贱”;“含精灵而寄生兮,保休体之丰衍”;“惟尺断而能植兮,信永贞面而羡”。极其简括、准确而又有层次地揭示了柳树的内在意蕴:博覆而又平易,含德不露而且平等待人,内含灵异之气而又能涵养健全的生命,富有活力而且坚贞不渝。《柳赋》咏柳,同时也是吟咏一种人格精神。
另外,赋作写柳树在十五年之中的变异的时候,也流露了作者对去日苦多的感慨:“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嗟日月之逝迈,忽查查以征”,感物伤怀,亦是凄恻动人。
名家点评
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兼赋学研究会理事长马积高:此赋……虽为咏物,实亦抒情,辞不甚壮,而意在“博复”,且能不“简卑而择贱”,可见作者的自命不凡。在曹丕的赋作中,也是上品。其借物抒情,在咏物赋中又自成一格,可与贾谊的《鵩鸟赋》和祢衡的《鹦鹉赋》鼎足而立。(《赋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