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哀 编辑

汉语词语

举哀举哀

举哀,汉语词语,拼音为jǔ āi,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举哀

拼音:jǔ āi

注音:ㄐㄨˇ ㄞ

解释: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

解释

编辑
1. 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

2. 戴孝。

3.指高声号哭以哀悼。

出处

编辑
《东观汉记·陈龟传》:“陈龟为五原太守,后卒,西域胡夷,并民庶,咸为举哀,吊祭其墓。”

袁宏《后汉纪·质帝纪》:“太尉李固曰:‘帝虽幼弱,乃天下之君也,今日崩亡,百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不举哀邪!’”

苏轼《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以致被杀之家,父母妻子,不敢声张举哀。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老夫正抚古树盘桓片时,则听的草堂上贤士举哀。”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二回: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大家举哀了一场,将一杯水酒浇奠了,停柩在家。”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魏齐复使人瞷其家,举哀带孝,方始坦然。”

下一篇 羽葆

上一篇 朝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