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治 编辑

汉语词汇

大治大治

大治,读音为dà zhì,汉语词汇。意思是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务、谓政治修明,局势安定、谓大规模建造。出自《周礼·地官·司市》。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治

拼音:dà zhì

释义: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务

出处:《周礼·地官·司市》

注音:ㄉㄚˋ ㄓㄧˋ

英译:bringing peace and order to

解释

编辑
1、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务。

2、谓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3、谓大规模建造。

出处

编辑
《周礼·地官·司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孙诒让正义:“治谓以事咨辩陈请。”

《礼记·礼器》:“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晋书·天文志上》:“星明大润泽,则天下大治;芒角,则祸在中。”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宋·蘇轼.《睡乡记》:”而天下大治,似睡乡焉。“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使者归告昭王,昭王叹服不已。孔子在中都大治,四方皆遣入观其政教,以为法则。鲁定公知其贤,召为司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再说王阖闾自败楚之后,威震中原,颇事游乐。乃大治宫室,建长乐宫于国中,筑高台于姑苏山。”

下一篇 管仲

上一篇 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