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罚分明 编辑
赏罚分明(拼音:shǎng fá fēn mí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
“赏罚分明”的原义是依功行赏,论罪责罚,处理得清清楚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褒义;也作“赏罚严明”。
中文名:赏罚分明
拼音:shǎng fá fēn míng
近义词:赏罚严明、赏罚分审
反义词:赏罚不当、赏罚不明
注音字母:ㄕㄤˇ ㄈㄚˊ ㄈㄣ ㄇㄧㄥˊ
成语出处:《汉书·张敞传》
语法结构:主谓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定语
同义词:赏罚严明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赏罚分明”。
魏犨和颠颉两个人听到了 这道命令,心里挺不服气。于是,想把僖负羁捉出来杀了。魏犨和颠颉偷偷地跳上屋去,不料屋瓦一塌,人便翻下来,跟着一根大梁压住魏犨的胸膛。幸好颠颉赶到,才将他救了出去。晋文公知道这件事,认为两人不听他的号令,擅自行动,要杀魏犨和颠颉的头。大臣赵衰觉得不要,便对晋文公说:“他们都立了功,杀了太可惜吧。”
晋文公说:“功是功,过是过,赏罚必须分明。”
他又说:“魏犨看来是残废了,就杀了他吧。”
赵衰说:“让我去看看,如果没有残废,还是让他戴罪立功吧。”赵衰走后,晋文公便下令杀了颠颉。
魏犨听说赵衰来看他,便忍着痛楚,爬起来装着没什么事的样子迎接赵衰。赵衰问他觉得怎么样,魏犨一口咬定说没什么,说着还施展功夫,跳上屋去又跳下来。赵衰回去报告了晋文公。晋文公说:“他没残废是好事,但他犯法却不能不办。”便下令革去他的军职,叫他戴罪立功。上下三军全知道了国君赏罚分明,谁也不敢擅自行动了。
成文用法
“赏罚分明”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含褒义。
运用示例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可见做上宪的人,又要赏罚分明,又要记性好,夫然后叫人心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