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 编辑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建国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克服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多次出国访问、会见外国领导人,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但受到毛泽东的保护。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中文名:朱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886年12月1日
逝世日期:1976年7月6日
出生地:四川省仪陇县
朱德标准照
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
1911年8月,从特别班提前毕业,被分至云南新军左队。见习期满后,任司务长。10月,参加云南响应武昌辛亥革命的“重九起义”。后随云南军政府派遣的援川军入川南支援反清斗争。
朱德在泸州
1915年12月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
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
1921年春,随入川滇军返回昆明,驱逐云南都督唐继尧。在同事们的挽留下,暂时放弃辞职离滇的请求,担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
1922年1月,调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10月,在德国柏林会见周恩来。11月,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德国哥廷根留学时的朱德
1924年在哥廷根市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军事。
1925年因参加革命活动,曾两次遭柏林警察当局逮捕。7月,由德国赴苏联学习军事。
1926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安排下,回国参加北伐革命。7月,赴四川万县动员川军杨森部易帜以策应北伐。9月,和陈毅一起领导万县各界群众开展反抗英军屠杀中国民众的运动。同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11月,和杨闇公、刘伯承共同组成中共重庆地委军委会,策划在四川省泸州、顺庆举行武装起义。
1927年1月,根据党的指示,赴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任该团团长。4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长。6月,因朱培德在江西“清共”,离南昌赴武汉。
1927年7月中旬,奉党中央指示,返南昌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随后任第九军军长,率起义军先遣部队南下广东。10月,在广东三河坝与敌激战,后率起义军主力余部转战赣粤湘边境。期间,对部队进行思想、组织、纪律整顿,坚持游击战争。
1928年1月,领导发动湘南起义。4月,率部万余人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随即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和毛泽东等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决,并取得了五斗江、新老七溪岭、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
1929年1月,和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以武装斗争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扩大红军力量,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
1930年6月,在福建长汀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后改称红一军团),任总指挥。开始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8月,在湖南浏阳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任总司令。后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
各个时期的朱德
1959年3月,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波兰,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匈牙利。4月,出席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7月至8月,出席庐山会议。后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受到林彪的攻击。年内曾到广东、湖南、上海、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甘肃等省、市视察。1960年,年内到上海、广东、湖北、陕西、贵州、四川、山东、浙江、安徽等省、市视察。致函党中央、毛泽东,提出农业生产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
1961年,年内到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四川、陕西、河南、河北等省、市视察。致函党中央、毛泽东,建议停办农村公共食堂,恢复集市贸易。
革命到底的光荣榜样
1962年1、2月,出席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年内到浙江、江西、福建、上海、山东、陕西、四川、云南、湖北、天津、江苏、广东等省、市视察。致函党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对农民限制得过死,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63年,年内曾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四川、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天津等省、市视察。致函毛泽东等,提出应当十分注意发展经济作物,发展集体副业和社员的家庭副业。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地区,搞多种经营的门路很多,应大力恢复和发展。
1964年12月,主持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继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965年,年内曾到广东、四川、云南等省视察。12月,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会上发言指出,不能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顶峰就不能发展了。
朱德晚年标准照
1966年,1月至3月,到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视察。5月,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受到错误的批判。8月,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
1969年,4月,出席中共九大,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0年,7月,从广东回到北京,筹备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月,出席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庐山会议)。
1971年,10月,致函党中央、毛泽东,表示拥护中央对林彪反革命集团采取的措施。
1973年,8月,出席中共十大。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74年,8月,在秦皇岛视察海军舰艇部队。
1975年,1月,主持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继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第一任妻子:刘从珍(父母包办)
第二任妻子:萧菊芳
第三任妻子:陈玉珍
第四任妻子:贺治华
第五任妻子:伍若兰
第六任妻子:康克清
子女
儿子:朱琦(萧菊芳所生)和儿媳赵力平
孙子:朱援朝
孙子:朱和平,全国政协委员、空军少将军衔、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
朱德全家福
孙女:朱新华
女儿:朱敏(贺治华所生)和女婿刘铮
外孙:刘建
外孙:刘康
外孙:刘敏
外孙:刘武
为坚持华北抗战题词
出太行(1940年5月)
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
赠友人(1941年)
游南泥湾(1942年7月10日)
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
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
步董必武同志原韵两首
感事八首用杜《秋兴》韵·冀中战况
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
新农村
十月战景
攻克石门
战局时局
寄南征诸将
寄东北诸将(1947年11月)
贺董老六三大寿并步原韵(1948年2月)
车过图们江怀朝战(1952年9月)
过五指山(1957年1月18日)
六连岭(1957年1月23日)
昆明感怀(1957年2月23日)
纪念八一(1957年7月)
井冈山会师(1957年7月)
登石门山(1959年1月23日)
从化温泉(1959年1月27日)
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二首(1959年2月2日)
和郭沫若同志《春节游广州花市》(1959年2月)
游七星岩(1959年2月17日)
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1959年7月7日)
和毛泽东同志《登庐山》原韵(1959年8月11日)
花溪(1960年2月29日)
上东山(1960年3月2日)
登南高峰(1960年6月22日)
飞过泰山(1960年6月28日)
看西湖茶区(1961年1月26日)
登西湖北高峰(1961年1月27日)
游闽江(1961年2月2日)
游鼓山(1961年2月4日立春日)
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1961年2月8日)
经闽西感怀(1961年2月9日)
三明新市(1961年2月12日)
南昌过春节(1961年2月15日)
游越秀公园(1961年3月3日)
辛亥革命杂咏(1961年10月7日)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五周年
朱德在山西武乡县
1940年,朱德同志从太行前线回到延安,协助毛泽东同志领导各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战争。为克服陕甘宁边区的严重经济困难,朱德同志响应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亲自指导和推动大生产运动,倡导培育了“南泥湾精神”,成为人民军队的一个光荣传统。
1945年4月,朱德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总结了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基本经验。
解放战争中,朱德同志参与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协助毛泽东同志指挥各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朱德同志不畏艰险,深入前线,有效解决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后勤补给、军工生产等问题。朱德同志亲自指导解放石家庄战役,为组织夺取大中城市的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战略决战和战略追歼阶段,朱德同志协助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的统治,领导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朱德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在开国大典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他极其关心并积极主张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及时提出一系列正确的建军方针和原则,对陆、海、空和装甲兵、炮兵等诸军兵种的建设和发展,对军事院校工作和培养现代军事人才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他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调查研究,对发展工业、矿业、农业、商业、外贸、财政、交通等项事业,都提出过不少中肯的意见和重要的主张。他一贯主张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实行多种经营方式,主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对于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提出纠正意见。
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朱德同志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从1959年至1976年,朱德同志连任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职务,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朱德同志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这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