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崔郾谏议大夫制 编辑

唐代元稹创作的散文

《授崔郾谏议大夫制》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授崔郾谏议大夫制

作者:元稹

创作年代:唐代

出处:《全唐文》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编辑
敕:朝散大夫守尚书吏部郎中上护军崔郾:昔我太宗文皇帝以魏徵为人镜,而奸胆形于下,逆耳闻于上;及征没,而犹叹过失之不闻。夫以朕之不敏不明,托于人上,月环而其七,而善恶蔑闻。岂谏争之臣,未尽规于不德耶?朕甚惧焉。以尔郾端厚诚明,济之文学,柔而能立,谦而逾光。命汝弼予,式冀无过。於戏!宋景公一诸侯耳,而陈“星退”之词;齐威王独何人哉,能辨“日闻”之佞。尔其极谏,朕不漏言。可守谏议大夫,馀如故。

作者简介

编辑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举明经科,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830余首。

下一篇 李翱

上一篇 崔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