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权万纪劾房玄龄王珪考官不平疏 编辑

唐代魏征创作的散文

《辨权万纪劾房玄龄王珪考官不平疏》是唐代魏征创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辨权万纪劾房玄龄王珪考官不平疏

作者:魏征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全唐文》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编辑
辨权万纪劾房玄龄王珪考官不平疏

元龄、王珪,俱是国家重臣,并以忠正任使,其所考者既多,或一两人不当,祗是见有左右,终非心有阿私。若即推绳,不相信任,此事便不可信,何以堪当重委?假令错谬有实,未足亏损国家,穷鞫若虚,失委大臣之体。且万纪每日常在考堂,必有乖违,足得论正,当时鉴见,一无陈说,身不得考,方始纠弹。徒发上嗔怒,非是诚心为国。无益于上,有损于下。所惜伤于政体,不敢有所阿党。

作者简介

编辑
魏征(580—643)字玄成,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唐代政治家。武德时为太子洗马。贞观时历官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秘书监、侍中,参预朝政。贞观初朝臣论政,他主张“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李世民接受他的主张,终至天下安定。后数被召见,访问得失,征尽诚献智,知无不言,其言论多载于《贞观政要》。诏修周、隋、齐、梁、陈五代史事,各史有专人负责,令魏征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时称良史。以丧乱后,典籍纷杂,建议集学者校订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渐备;以《礼记》庞杂无序,建议重加改编,数年成《类礼》二十篇,录置内府。又主编《群书治要》。所著今存有《魏郑公谏录》五卷、《魏郑公文集》三卷、《魏郑公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