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太庙乐章·大明舞 编辑

唐朝魏徵创作的诗词

享太庙乐章·大明舞享太庙乐章·大明舞

《享太庙乐章·大明舞》是唐朝魏徵创作的一首诗。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享太庙乐章·大明舞

作者:魏徵

创作年代:唐朝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诗

作品原文

编辑
享太庙乐章·大明舞

五纪更运,三正递升。

勋华既没,汤勃兴。

神武命代,灵眷是膺。

望云彰德,察纬告征。

上纽天维,下安地轴。

征师涿野,万国咸服。

偃伯灵台,九官允穆。

殊域委赆,怀生介福。

大礼既饰,大乐已和。

黑章扰囿,赤字浮河。

功宣载籍,德被咏歌。

克昌厥后,百禄是荷。

作者简介

编辑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后移居内黄(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第四)。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徵少年孤贫,胸怀大志,不事产业,却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魏徵历经坎坷,曾经五易其主。他先是从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李密爱其文才将之招至麾下。但魏徵在李密手下并不受重用,李密覆败,魏徵随李密投唐。魏徵主动请缨,帮助李渊去平定山东,并用一纸书信招降了李绩。但不幸当时恰逢窦建德攻陷黎阳,魏徵遭擒,又被窦建德收入帐下,作了夏王的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魏徵和裴矩一起入关二次投唐。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欣赏他的才能,引荐他为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继任的太子李世民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先引为太子宫詹事主簿,即位后又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直到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

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唐太宗以史的教训为鉴,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清静无为、“仁义”行事,故又被称为“魏百策”。魏徵一生不仅尽心事主,更以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为重,为唐初社会的稳定和“贞观之治”的出现发挥了重要作用。魏徵所上《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下一篇 籍贯

上一篇 享太庙乐章·大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