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 编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

吴澄吴澄

澄,1940年1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乡,自动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62年吴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本科毕业;1966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进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担任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吴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生产系统的优化调度、复杂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建模、设计、优化及实现等。1987年至1992年主持多学科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共同完成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验工程,解决了中国企业综合信息化的总体关键技术,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究攻关的同时,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做了大量工作,200多家各种行业的应用示范企业绝大多数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企业信息化成功之路。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吴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桐乡市

出生日期:1940年01月14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研究》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编辑

吴澄

1940年1月4日,吴澄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

1957年9月,吴澄进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

1963年2月,吴澄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并考取清华大学工业自动化研究生班。

1964年10月,吴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1966年12月,吴澄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1966年至1985年)、副教授(1985年至1988年)、教授(1988年晋升)。

1981年2月,吴澄以Post Doctorial Fellow身份前往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系统工程控制工程系进修(至1983年3月)。

1987年,吴澄主持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验工程 。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担任中国工程院信息电子学部副主任(—2002年)。

2017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吴澄担任中心主任 。

2018年5月12日,吴澄院士工作室成立仪式在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举行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主要从事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复杂工业大系统的建模、控制及调度,系统可靠性等研究。从1986年起参与国家863计划的规划与实施,1987年至1992年主持多学科科技人员联合攻关 。主持建成我国第一个CIMS实验工程,解决了复杂异构环境下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的颁发的"大学领先奖"。他领导并参与了我国CIMS的研究和应用,目前CIMS已经在国内200多家企业实施,包括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冶金、兵器等行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起了示范及引导作用。发表论著近100篇。曾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6次,光华基金科技一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863计划一等奖,以及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 。

    吴澄吴澄

  • 承担项目

    截至2018年5月,吴澄先后担任CIMS主题专家组长,国家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973计划 “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优化与控制理论、算法”项目首席科学家 。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

    2002年

    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2002年—2005年

    复杂制造系统中确定型进化计算理论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3年—2006年

    复杂制造系统中大规模模糊优化问题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3年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

    ”211”工程”十五”建设项目

    2003年

    基于国产Linux系统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应用平台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

    2006年

    大型仪器资源整合与共享信息系统

    国家基础科技支撑平台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5月,吴澄先后获得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多次 。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4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

    CIMS实验工程软件开发及信息集成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

    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1999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制造业CIMS应用集成平台

    省部级二等奖

    2005年

    纺织业大规模生产过程智能调度技术研究及应用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

    大规模复杂生产过程智能调度与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

    复杂不确定环境下软计算及其应用

    省部级二等奖

    2009年

    基于业务模型的柔性化管理信息系统

    省部级二等奖

    人才培养

  • 讲座报告

    2017年11月22日,吴澄为中信所职工、部分首都高校研究生,作了主题为《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题报告会。他寄语青年学子:人工智能是年轻人的事业,中国制造业要全面发展,年轻人要有创新的信心,做勤恳的拓荒牛,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

  • 指导学生

    2016年,吴澄指导博士生黄高的毕业论文《基于机会约束的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应用》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4年

    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4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4年

    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大学领先奖”(University Lead Award)和“工业领先奖”

    1994年

    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1997年

    全国优秀教师

    1991年、1996年、2001年

    国家科委863计划一等奖

  • 出版图书

    编辑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研究

    作者名称 吴澄

    作品时间2013-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研究:中国工业信息化的回顾、现状及发展预见》从融合方式、融合广度、融合程度等不同视角,系统分析了“两化融合”的背景、内涵和实质,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工业信息化的历程、现状、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了工业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发展预见,详细阐述了中国工业信息化的重点领域。《信息化...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87年—1997年

    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3年—1997年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组长

    1998年—

    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2002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8年—

    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

    2018年5月12日

    西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自动化学科评审组组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编辑
    吴澄领导并参与了中国CIMS的研究和应用,CIMS已经在中国国内200多家企业实施,包括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冶金、兵器等行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起了示范及引导作用 。(清华大学评)

    吴澄在组织领导CIMS主题在中国的实施,解决关键技术的同时,吴澄还在几个重要方面开展研究,如:CIMS及制造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及性能评估;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及故障预防;Petri网理论及应用;应用集成的软件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他还重视学科建设,经常组织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对“先进制造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下一篇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上一篇 吕祖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