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骊山高顶寓目 编辑

唐代李显诗作

登骊山高顶寓目登骊山高顶寓目

《登骊山高顶寓目》是唐代李显创作的一首诗。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登骊山高顶寓目

作者:李显

创作年代:唐朝

作品出处:《全唐诗》第2卷第11首

文学体裁:诗

作品原文

编辑

登骊山高顶寓目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

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

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作者简介

编辑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并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被则天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起兵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即位后,放宫女3000余人出宫,仍旧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与韦后勾结,将反对武氏集团的张柬之等人排挤出朝。朝政被皇后韦氏把持。景龙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发兵诛武三思等人,事败被杀。中宗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害,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下一篇 采芙蓉

上一篇 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