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编辑

唐太宗李世民诗作

《咏风》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出自于《全唐诗》。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咏风

出处:《全唐诗》

作者:李世民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编辑
咏风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文学赏析

编辑
本诗以“风”为叙事主体,抒发了作者席卷天下、威服四海的情怀,表露了王者一统天下的雄心。唐王朝的威名,就像这风一样吹遍四海。无论是遥远的边塞还是飘渺的瀛洲,山川草木无不为之心悦诚服。

“散”和“生”这两个动词,把原本非常抽象的自然现象,即云的消散和水波的生成,描写地十分生动形象。“散”字描述的是一个消失的过程,而“生”字描述的是一个形成的过程,这一对比使人感到回味无穷,也对“风”的力量感到叹服。

作者简介

编辑
李世民(599年—649年),即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唐高祖皇帝李渊次子。少年征战四方,灭隋取天下,功勋卓著。武德元年(618年),为尚书令,封秦王。九年(626年)于玄武门发动兵变,得太子位。旋登基,在位二十三年,文治武功,帝业空前,史誉“贞观之治”。卒,庙号太宗。重视文艺,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奖掖文士。亲自修史,勤奋执笔,诗文均有成绩。《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唐太宗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四十卷,《全唐文》录其文七卷,其中赋五篇。

下一篇 伤辽东战亡

上一篇 赋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