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工 编辑
共工,又名共工氏、康回、孔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炎帝的后裔,祝融的儿子。在早期的文献中,共工是尧的臣子,之后演变为古帝王、部落首领,后再转变为神话中怒撞不周山、破坏天体秩序的天神。共工所处的时代,往前可追溯至高辛氏、颛顼、黄帝、炎帝等时期,往后则流传至舜、禹时期。郭璞注《山海经·大荒西经》引《归藏·启筮》写道,共工长着人脸蛇身,头发是红色。
中文名:共工
外文名:gōng gōng或gòng gōng
别名:共工氏、康回、孔壬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
相关典故: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治水
形象特征:人面蛇身朱发
春秋时期
《管子·揆度》记载:“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国语·鲁语上》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儿子是后土,能治理九州的土地);《国语·周语下》记载:“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共工沉湎于享乐,在肆意胡为中葬送了自身,还准备堵塞百川,坠毁山陵,填塞池泽,为害天下。皇天不赐福给他,百姓不帮助他,祸乱一起发作,共工因此而灭亡。在有虞氏时,崇地的诸侯鲧肆意胡为,重蹈共工的覆辙,尧在羽山惩治了他)
战国时期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儿听訞生下炎居,炎居生了节并,节并生了戏器,戏器生了祝融。祝融被放逐到长江岸边居住,便生了共工。共工生了术器。术器的头是平顶呈方形,他发明了通过翻耕土地而导致农作物丰收的方法,并回到祝融曾经住过的长江边居住。共工生了后土,后土生了噎鸣,噎鸣生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禹攻共工国山。”郭璞注云:“言攻其国杀其臣相抑于此山,启筮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也。”;《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列子·汤问》记载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共工氏与颛项争夺帝位,因愤怒而碰到了不周山,折断了顶着天的柱子,扯断了拉着地的绳子,天往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动;大地向东南方向下陷,江河湖水都向东南流淌汇集)《孟子·万章上》记载:“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相较于《尧典》补充了“诛不仁也”四个字,将舜置于仁德、正义的一方,将共工置于不仁、无道的一方。
《楚辞·天问》记载:“康回凭怒,地何故东南倾?”(共工勃然大怒,东南大地为何侧倾?)。
《荀子》将共工列为“民害”,视为古代昏庸、暴虐的亡国之君。《荀子·成相》记载:“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大禹治水有大功,疏导排泄治大洪,排除祸害为民众,驱逐流放共工);《荀子·议兵》记载:“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尧欲传天下于舜……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共工再进谏说:“谁拿天下去传给一个匹夫呢?”唐尧不听取,又发兵将共工诛杀在幽州的城邑)
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楚帛书记载:“共工夸步十日,四时(缺失两字),(缺失一字)神则闰,四(缺失一字)毋思,百(?)神风雨,晨祎乱作,乃(缺失一字)日月,以传相(缺失一字)思,有宵有朝,有昼有夕。”步是推步的意思,属于历象的范围。十日,指甲至癸十干。经过共工的“推步十日”,世间最终“有宵有朝,有昼有夕”,先民才过上有秩序的生活。
两汉时期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以前共工和颛顼争当天帝,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擎天的柱子撞折了,系地的绳子扯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行移动;地向东南方陷塌,所以水流尘土都向东南流泄沉淀);《淮南子·原道训》“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把。”(以前共工力大无比,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使大地往东南倾斜,起因是与高辛氏争夺帝位,结果变成异物潜入深渊中,他的宗族也因此灭绝,后代死尽);《淮南子·兵略训》记载:“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共工制造了水患,所以颛顼将他诛灭);《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舜帝的时代,共工兴起洪水);“尧……流共工于幽州”(尧把共工流放到幽州)
共工氏图
《逸周书·史记解》记载:“昔有共工自贤,自以无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乱,民无所附,唐氏伐之,共工以亡。”(从前共工氏认为自己贤能,认为没有可用之臣,长期空缺大官,结果下面官员交相作乱,百姓无处依附,唐氏攻打他,共工氏因此灭亡)
《礼记·祭法》记载:“共工氏之霸九州岛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岛,故祀以为社。”(当共工氏称霸九州的时候,他有一个儿子叫后土,能够区划九州的风土,使人民各得其所,所以被人当作社神来祭祀)
《神异经·西北荒经》记载:“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髪,蛇身人手足,而食五谷,禽兽顽愚,名曰共工。”
唐宋时期
《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氏)当其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
《太平御览》卷八十一引《淮南子》注:“滔,漫之也。共工,炎帝之后。堕高堙下,壅百川以为民害。”
《路史·共工氏传》记载:“共工氏,羲氏之待侯者也,是曰康回。”;《路史·后纪四·炎帝纪下》记载:“共工不贵独功,死葬不距之山。”
姓氏
山西和顺共工氏雕像
洪姓也被认为是共工的后裔。《重修广韵》有“洪姓,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后改为洪氏”。《元和姓纂》也有类似记载:“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姓觿》云:“〈集韵〉:‘共工氏之后。毗陵弘察,避讳改洪。’”
祭祀
苗族有一种祈福迎祥的仪式叫作“接龙”。“接龙”苗语为“让戎”,为祭祀共工的仪式。苗族神话中共工是第一个降龙之人,故称共工为仡戎或濮戎,意为龙神或龙王。祭祀共工可以保佑家道兴旺发达。
天文命名
2020年2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太阳系第五大矮行星2007OR10命名为“共工星”。
影视形象
年份 | 剧名 | 演员 | 影视类型 |
---|---|---|---|
1988年 | 《神州精魂》 | 郭六登 | 电影 |
1995年 | 《阎罗传奇》 | 钟树荣 | 电视剧 |
2003年 | 《哪吒传奇》 | 未知 | 动画片 |
2005年 | 《精卫填海》 | 电视剧 | |
2009年 | 《天地传奇》 | 不详 | 电视剧 |
2010年 | 《远古的传说》 | 周仲 | 电视剧 |
2011年 | 《大舜》 | 白海龙 | 电视剧 |
2011年 | 《嫦娥》 | 许峰 | 电视剧 |
2018年 | 《祖宗十九代》 | 萧敬腾 | 电影 |
2020年 | 《武庚纪之三界缘起》 | 程玉珠(配音) | 动画片 |
参考资料
游戏形象
共工在《轩辕剑外传:穹之扉》《山海镜花》《方舟指令》等游戏中以各种形象登场。
关系 | 关系者 | 出处 |
---|---|---|
祖辈 | 炎帝、听訞、节并、戏器 |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山海经·海内经》) |
父 | 祝融 | |
子 | 后土 | |
句龙 |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 |
孙 | 噎鸣 |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山海经·海内经》) |
作者和朝代 | 书籍 |
---|---|
不详(西周至战国) | 《尚书·尧典》 |
管仲(春秋) | 《管子·揆度》 |
左丘明(春秋) | 《左传·昭公十七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国语·鲁语上》《国语·周语下》 |
不详(战国) | 《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大荒西经》《山海经·海外北经》 |
列子(战国) | 《列子·汤问》 |
万章(战国) | 《孟子·万章上》 |
屈原(战国) | 《楚辞·天问》 |
荀子(战国) | 《荀子·成相》《荀子·议兵》 |
韩非(战国)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
刘安及其门客(西汉) | 《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原道训》《淮南子·兵略训》《淮南子·本经训》 |
司马迁(西汉) | 《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律书》《史记·楚世家》 |
刘向(西汉) | 《逸周书·史记解》 |
戴圣(西汉) | 《礼记·祭法》 |
东方朔(东汉) | 《神异经·西北荒经》 |
司马贞(唐) | 《三皇本纪》 |
李昉主纂(北宋) | 《太平御览》 |
罗泌(南宋) | 《路史·共工氏传》《路史·后纪四·炎帝纪下》 |
参考资料
从革命者的眼光来看,共工的行动就是具有大魄力的英雄行动 。(中国神话学家袁珂评)
《山海经》和《淮南子》中展现的共工形象负面色彩占主导地位,包含着强烈的批判态度。他虽然力大无比、法力高超,却是原有秩序的打破者,并一度致使天下生灵涂炭谈、民不聊生,两书对共工形象的呈现方式根本上区别于中华民族神话中常有的悲剧色彩和“为失败英雄著述”中寄予的同情成分 。(北京大学鄢予晨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