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括地志 编辑
《括地志》是唐代中国的一部地理学专著,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主编,全书555卷,包括正文550卷、序略5卷。以州为单位,分述各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括地志》融合了《汉书·地理志》、顾野王《舆地志》两本书的编纂技术,创立新的地理书框架。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
李泰于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奏请修撰《括地志》是唐王朝对全国政区进行改革,将全国划分为10道358州(内含41个都督府)1551县。魏王李泰以此为纲,编著了一部全面反映盛唐时代行政区划和地理情况的专书,贞观十六年(642)成书。
该书按当时的都督府区划和州县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多为唐宋著作所引用,遗憾的是南宋后此书散佚。
此辑的比孙辑多几十条,但离原著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的分量相距太远,且皆断章摘句,面目迥非。这些虽是括地志的残篇断简,却包括了整部史记的地名解释在内,从研究史记和历史地理来说,仍然不失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序略和遗文,我们都注明出处,加了标点,作了些文字上的校勘。我国学者在历史地理上有某些争论,原著的是非得失,由读者自己去评断,至于排列不当,校勘错误的,是由于学力有限,请读者指出,以便改正。
史记正义和引见史记本文,根据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史记,这本子正义较全。又古籍徽引括地志,或称《魏王泰坤元》,或称《贞观地记》,又称《魏王地记》、《括地象》等。名称虽有不同,比较其内容则完全一样,这里所辑的仍照原引名目,不加更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