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仲友 编辑
唐仲友(1135年-1187年一说1136年-1188年),字与政,号说斋,学者称说斋先生,一称悦斋先生,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一说金华人。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南宋侍御史唐尧封之子,中国南宋官员、学者。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唐仲友中进士,调衢州西安县主簿。三十年(1160年),中博学宏词科,授建康府通判。隆兴二年(1164年),累迁秘书省正字,乾道中因上万言书而授秘书省著作郎,寻出知信州。淳熙七年(1180年),移知台州,次年,迁江西提刑。未赴,即遭浙东提举常平朱熹弹劾。朱熹连上七道奏疏,言唐仲友违法使用公使钱、私通官妓、私造楮币等罪。经同乡及姻亲宰相王淮周旋,遂罢职奉祠。唐仲友好为刻书,于台州任上刻《荀子》《杨子法言》《中说》《昌黎先生集》《后典丽赋》等,所刻《荀子》本有藏。学术则本之吕祖谦浙东路数,虽未及薛季宣、陈傅良,然较叶適尤显醇正。所著书今大多散佚,清人张作楠辑录佚文,编有《金华唐氏遗书》,今有《续金华丛书》本等。
别名:说斋先生、悦斋先生
字:与政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婺州金华
出生日期:1136年(一说1135年)
逝世日期:1188年(一说1187年)
主要成就:婺学三大创始人之一,创立了说斋学派
主要作品:《六经解》《帝王经世图谱》《诸史精义》
本名:唐仲友
早期经历
唐仲友的父亲、侍御史唐尧封为官清廉正直,唐仲友兄弟几人都是唐尧封亲自教导的。
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唐仲友考中进士,兼中博学宏辞科,任建康府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 ,唐仲友上书力主抗金,并提出著名的“抗金三策”,得到宋孝宗的采纳。皇帝召来面试,任著作郎。历任信州知州,以善政著称。
淳熙六年(1179), 改任台州知州,兴修学校,修建中津桥,赈济灾荒,兴利除弊,颇有政声。
被劾罢官
唐仲友与王淮是同乡,又是姻亲。唐仲友得到吏部尚书郑丙、侍御史张大经的推荐,升任江西提刑,未上任。
淳熙九年(1182),浙东提刑朱熹至台州巡视灾情,状告唐仲友的人前后有四十七人之多,“诉者益众,至不可胜穷”。朱熹按察得实,列举唐仲友有八条违法乱纪行为:一是促限催税、违法扰民;二是贪污官钱,偷盗公物;三是贪赃枉法,敲诈勒索;四是培养爪牙,为非作歹;五是纵容亲属,干扰行政,公开索贿;六是仗势经商,欺行霸市;七是蓄养亡命,伪造官会;八是嫖宿娼妓,通同受贿,甚至动用国库的钱为严蕊等40多名妓女置衣。唐仲友不仅公开出入妓院,还让妓女干预讼事等。
朱熹三次向朝廷递交了弹劾唐仲友的报告,被王淮匿而不报。朱熹更加猛烈弹劾唐仲友,唐仲友自辩,王淮于是将朱熹的奏章上呈,宋孝宗令宰属审阅研究,都司陈庸等人请求令浙西提刑委派官员查实,并仍令朱熹火速前往发生旱灾的州郡巡视。朱熹停留未启程,奉诏后再次上奏,前后六次,王淮不得已,将唐仲友江西提刑的任命授予朱熹,被朱熹所拒绝。
开立学派
唐仲友晚年隐居不仕,以讲学著述为务,创立说斋学派。主要弟子有傅寅、吴蔡、叶秀发、朱质、张端义、金式等。
唐仲友画像
唐仲友遗像(采自《金华赤松唐氏宗谱》)
兄:唐仲温、唐仲义
《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朱熹传》
有种说法是,朱熹垂涎才色双绝的严蕊,但严蕊却不喜欢他,和唐仲友多有交往,两人诗词唱和惺惺相惜。于是,朱熹以唐仲友犯有“促限催税,违法扰民”,弹劾唐仲友。这个儒学大师更损的一招,是把严蕊关在牢里,逼严蕊招供。然而在严刑拷打下,严蕊绝不屈服。后来此案改为岳霖主审,严蕊便作了《卜算子》自陈身世:“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看后大为感动,于是放她自由,从此严蕊更是名声大震。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