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洙 编辑
孙洙(1031年-1079年),字巨源,广陵(江苏扬州)人。宋代诗文家、词人。
孙洙自幼聪敏,就喜读书,皇祐元年(1049年),登进士第,又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时政,明白剀切。累迁至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中,出知海州,不久干当三班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元丰初兼直学士院,受诏撰《灵津庙碑》,为宋神宗褒奖,擢翰林学士,拟大用,元丰二年(1079年),孙洙病卒。
孙洙博闻强识,出语成章。“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编有《褒恤杂录》3卷、《晋宋齐梁弹文》4卷、《褒题集》30卷等,著有《孙贤良集》,均不传。《全宋词》录其菩萨蛮(楼头上有三鼕鼓)、何满子《秋愁》2词。菩萨蛮写其在李家欣赏琵琶,宫使宣召草制,听不能终曲的怅恨情怀。
字:巨源
所处时代:北宋时期
出生地: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1031年
逝世日期:1079年
主要成就:“今之贾谊
主要作品:【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
本名:孙洙
孙洙(1031~1079)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孙贤良集》,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澈奠,大雨,蝗赴海死。
寻干当三班院。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
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
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
【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河满子·秋怨】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