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剧院 编辑

江西省一家古典戏曲剧院

江西省赣剧院江西省赣剧院

江西省赣剧院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唯一保存和演唱弋阳腔、青阳腔,并擅演汤显祖名剧“临川四梦”的古典戏曲剧院。它历演《还魂记》、《珍珠记》、《西厢记》、《西域行》等名剧。剧院演出足迹遍及祖国南北,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演出并给予“美秀娇甜”的赞誉。周恩来、郭沫若先后为剧(团)院题名,矛盾、巴金、田汉、曹禺、梅兰芳张庚等文化名人给予剧院高度评价。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江西省赣剧院

外文名:Gan opera Theatreof Jiangxi Province

简称:赣剧院(GOT)

创办时间:1953年

类别:古典戏曲剧院

所属地区:中国 江西省 南昌

腔特色:赣剧高腔,赣剧弹腔,及少数昆腔

新时期

编辑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省赣剧院为振兴赣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创作演出高腔清唱剧《还魂曲》,古典名剧《荆钗记》、《还魂后记》、《窦娥冤》、《紫钗记》、《邯郸梦记》和《盗草》、《孟良搬兵》、《书馆夜读》传统折子戏精品,受到广泛瞩目,连续四届中国艺术节,三届中国戏剧节,北京合唱节,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及亚洲传统戏曲国际研讨会,均被选拔参演。《荆钗记》荣获首届“文华大奖”、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和15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还魂后记》获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评论达百余篇共计十万字,称赞赣剧“轰动京华、风靡上海、声震金陵、唱响春城”。 1992年赴香港参加“神州艺术节”,1993年、1995年两度赴新加坡参加“狮城地方戏曲展”,均引起极大反响,受到香港同胞、华人华侨和海外观众热烈欢迎。剧院更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获梅花奖、第一个获文华奖、第一个走出国门率先夺得“三个第一”的重点演出院团。

剧院将继续遵循党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弘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赣剧,做出不懈努力!

赣剧简介

编辑
赣剧是江西的古典大剧种,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其声腔主要由高腔和弹腔组成。

赣剧高腔包括中国戏曲史上声名遐迩的弋阳腔和青阳腔,前者产生于江西弋阳,系元杂剧与南戏声腔溶合发展而成,至今有500年历史;后者是弋阳腔发展的主要派系,产生于安徽青阳,明万历以前流入赣北一带。两种声腔,前者高昂激越,多演《三国》、《封神》等历史故事连台戏;后者凄哀柔丽,多改唱明传奇。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剧词通俗易懂;演唱以锣鼓击节,不用管弦,一人唱,众人和;曲体为长短句的曲牌联缀,并发展为“滚唱”,使其能解释剧词,反复抒情。弋、青二腔在历史上曾风靡全国,计有十一省的三十七个剧种的形成都受到过弋阳腔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赣剧院对赣剧高腔进行了音乐改革,并加以丝竹伴奏。

赣剧弹腔有二黄、西皮、文南词、浙调、上江调、老拔子等多种,多系地方化了的外来声腔,其中二黄、西皮古朴味醇、文南词柔美舒缓。此外,赣剧还有少数昆腔戏,系由苏、浙、皖等地传入,唱腔基本上与昆曲相同,唯带乡土特色。赣剧还有丰富的过场音乐和锣鼓经,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赣剧,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保护

编辑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西省赣剧院(江西省赣剧暨弋阳腔保护传习中心)获得“赣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下一篇 乱弹

上一篇 杨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