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 编辑

陕西省宝鸡市辖区

陈仓区陈仓区

陈仓区,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陕西省西部,南依秦岭与太白县、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宝鸡市凤翔区、陇县、千阳县接壤,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隔河相望,东与岐山县相连,三面环围宝鸡市金台区、渭滨区二区,总面积258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陈仓区下辖3个街道、15个镇。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常住人口46.57万人。陈仓区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汉刘邦暗度陈仓,诸葛孔明两伐祁山,玠吴磷兄弟大败金兀术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唐代初年出土的石鼓,其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视为中国石刻的鼻祖;清代出土的“虢季子白盘”、“散氏盘”,以及建国后出土的“何尊”、“夨王簋盖”为研究西周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2022年,陈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3.1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5:55.1:32.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869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陈仓区

外文名:Chenca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6103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陕西省宝鸡市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部

面积:2580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5个镇

政府驻地:虢镇街道人民街6号

电话区号:(+86)0917

邮政编码:721300

气候条件: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6.57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钓鱼台、吴山(岳山、吴岳)、九龙山等

火车站:虢镇站

车牌代码:陕C

地区生产总值:256.98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夏、商

为雍州域。

商末,为周之虢国。

春秋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灭西虢,于今虢镇设虢县。

战国

秦在今区东置陈仓县。

钓鱼台钓鱼台

属内史。

东汉

废虢县,入雍县。

北魏

太延三年(437年),今虢镇为武都郡治。

孝昌二年(526年),于长蛇镇(今区西北县功镇附近)设长蛇县。于今区西北香泉镇设南由县。

西魏

大统四年(538年),废南由县。

大统十三年(547年),于今虢镇设洛邑县,属武都郡。

北周

保定四年(564年),复置南由县,并移治金陵河东岸(今县功镇北),属陇东郡。

开皇十三年(593年),长蛇县移治县头镇(今县功镇)。

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西有吴山,长蛇县改名吴山县,后废。

大业三年(607年),洛邑县改名虢县,属扶风郡。

义宁元年(617年),复置长蛇县,后又改名吴山县。

陈仓区

贞观八年(634年),废虢县。

天授二年(691年),复置。至德二年(757年),以陈仓县南陈仓山(今鸡峰山)传说有石鸡啼鸣为祥瑞,改陈仓县为宝鸡县。

元和三年(808年),降南由县为镇入吴山县,属陇州。

北宋

开宝二年(969年),分禥阳县地于南由镇设陇安县。

金初,废。

泰和八年(1208年),复置。

至元元年(1264年),降虢县为镇入宝鸡县。

至元七年(1300年),废陇安、吴山2县入禥县。后境内大部为宝鸡县地。

中华民国

宝鸡县属陕西省关中道、直隶陕西省、陕西省专员公署辖,县城驻今宝鸡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宝鸡县城(今宝鸡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8日撤离,此间设宝鸡县人民政府。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4日,宝鸡县城第二次解放,遂设宝鸡市与宝鸡县,县人民政府迁至石羊庙。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陈仓区陈仓区

1949年11月,宝鸡县人民政府由石羊庙迁驻虢镇,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管辖。

1950年1月1日,宝鸡县属宝鸡分区管辖。

1950年10月11日,陕西省宝鸡分区改名宝鸡专区,宝鸡县属宝鸡专区管辖。

1956年,宝鸡专区撤销,宝鸡县直隶陕西省管辖。

1958年11月9日,撤销宝鸡县,其地并入宝鸡市。

1961年9月10日,复设宝鸡专区、宝鸡县。

1971年12月28日,宝鸡地区撤销,辖区划归宝鸡市,宝鸡县隶属宝鸡市辖。

1979年3月1日,恢复宝鸡地区,宝鸡县属宝鸡地区辖。

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设省辖宝鸡市领导县、区体制,宝鸡县属宝鸡市辖。

2003年3月,撤销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以宝鸡县的城区及郊区为其行政区域设立宝鸡市,与宝鸡县化归新设立宝鸡分区管辖;宝鸡县驻地迁往石羊庙。11月,宝鸡市的虢镇区划归宝鸡县。

1950年7月,将宝鸡县驻地由宝鸡市市区的石羊庙迁至宝鸡县虢镇。

1953年6月,设立太白中心区(县级),宝鸡县的终南区划归。

1954年10月,凤县的仙龙峪乡(3个自然村)划归宝鸡县。

陈仓区行政区划陈仓区行政区划

1955年8月,宝鸡县的马营、谭家村、渭滨、古桥4乡全部及相家庄、清水、鸡峰、冯家原、任家湾、八鱼、高家村、卧龙寺等8乡的部分地区,共76个自然村划归宝鸡市。

1956年9月,将原属宝鸡专员公署领导的宝鸡县由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

1961年8月,恢复宝鸡县,以合并于宝鸡市的原宝鸡县行政区域为宝鸡县的行政区域;凤翔县陈村公社汧河以西的花园生产队划归宝鸡县;宝鸡县划归新设立的宝鸡专员公署管辖。

1962年1月,宝鸡县虢镇车站西闸口以西、石羊庙及汧河管区的川道地区、金陵和陵南管区的南部划归宝鸡市。

1964年6月,宝鸡市西虢区及马营、八鱼、汧河、石羊庙4公社,谭家村、金陵、益门、长寿、石坝河等公社的部分地区划归宝鸡县。

1970年8月,宝鸡县渭河以南的马营、李家河、太平庄、高家村、甘峪、晃峪6个公社,渭河以北的金河、陵原、峡石、坪头、固川、拓石、颜家河、胡家店、凤阁岭、通洞、香泉、赤沙、新民13个公社划归宝鸡市。

1971年10月,宝鸡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市宝鸡管辖。

陈仓区陈仓区

1971年12月,宝鸡市的坪头、固川、颜家河、胡家店、拓石、通洞、凤阁岭、赤沙、香泉、新民、马营、甘峪、晁峪、峡石、金河、陵原16个公社划归宝鸡县。

2003年3月,撤销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将原宝鸡县的胡店乡、虢镇、天王镇、拓石镇、坪头镇、贾村镇、县功镇、阳平镇、桥镇、千河镇、周原镇、香泉镇、凤阁岭镇、慕仪镇、新街镇、磻溪镇、赤沙镇、钓渭镇划归陈仓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虢镇。将原宝鸡县的金河乡、陵原乡、硖石乡、蟠龙镇划归宝鸡市金台区管辖,晁峪乡、八鱼镇划归宝鸡市渭滨区管辖。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陈仓区下辖3个街道、15个镇 。陈仓区人民政府驻虢镇街道人民街6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610304001000

虢镇街道

610304002000

东关街道

610304003000

千渭街道

610304101000

阳平镇

610304102000

千河镇

610304103000

磻溪镇

610304104000

天王镇

610304105000

慕仪镇

610304106000

周原镇

610304107000

贾村镇

610304109000

县功镇

610304110000

新街镇

610304111000

坪头镇

610304112000

香泉镇

610304113000

赤沙镇

610304114000

拓石镇

610304115000

凤阁岭镇

610304116000

钓渭镇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南依秦岭与太白县、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宝鸡市凤翔区、陇县、千阳县接壤,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隔河相望,东与岐山县相连,三面环围宝鸡市金台区、渭滨区二区。介于东经106°18′24″—107°34′58″,北纬34°7′24″—34°44′38″之间,东西长约119.49千米,南北宽约67.78千米,总面积2580平方千米。 西距宝鸡市中心区22千米,东距省会西安市147千米。

陈仓区人民政府

地质构造

陈仓区地处秦岭纬向构造带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前弧的交吻部位。南部为秦岭元古代褶皱山系;中部为新生代渭河地堑;西北部为陇西旋扭构造插入的地台区,地质构造复杂。根据各种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展布方向及其相互的组合关系和生成联系,境内构造主要有: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陇西旋扭构造体系以及体系归属不明的北西向及北东向构造形迹等五种构造体系。

地形地貌

陈仓区陈仓区

陈仓区地处中国大陆槽—秦岭北麓、陇山支脉、黄土高原和渭河地堑交吻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部低凹向东敞开,西高东低。渭河自西向东从中穿过,地形山、川、原皆有,可分为南部秦岭北麓山地和西部(西北部)陇山山地,东部渭河和千河河谷平原、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区四种类型。山地占80.2%,平原占19.8%。境内秦岭北麓山地和陇山南麓山地最高海拔2706米,最低1200米;渭河、千河两岸川道地区最高海拔600米,最低海拔507米。

气候特征

陈仓区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中纬度大陆季风区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因境内地表结构复杂、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各地气候差异亦很明显,东北部为川原气候,西南部及秦岭北麓为山地气候。又因位于青藏高原东侧偏北,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盛偏北风,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常有霜冻,寒潮侵入;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偏南风,空气中水气含量增大,降水较多,气温高,天气炎热,春、秋为过渡季节,3—5月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不足,易形成春旱。秋季降雨较多,常出现秋霪雨。多年平均气温12.8℃,1月平均气温零下0.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8.4℃(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气温25.3℃,极端最高气温41.7℃(2006年6月17日)。最低月均气温零下7.8℃(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3.6℃(1991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5.5℃。无霜期年平均224天,最长达254天,最短为19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1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47.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0天,最多达126天(1988年),最少为77天(199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985.6毫米(201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83.0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8月最多。

水系水文

陈仓区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全区有一级支流37条、二级支流21条、三级支流13条、四级支流2条,各支流在两岸均呈不对称羽状网系。北岸(左岸)较大支流有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等,源自北山,穿黄土台塬,源远流长,水流较缓,含沙量大;南岸(右岸)较大支流有清水河、马尾河、伐鱼河等,源自秦岭北麓,大都源短流急。一、二级支流长度在10—19千米的有21条,长度在5—9千米的4条,其余长度均在5千米以下。

土壤类型

陈仓区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其成土过程,形成复杂多样的土壤类型。根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查明,全区共有11个土类、24个亚类、63个土属、142个土种。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陈仓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37676.97公顷(565154.55亩)

其中,水浇地16328.81公顷(244932.15亩),占43.34%;旱地21348.16公顷(320222.40亩),占56.66%。县功镇、贾村镇、周原镇、慕仪镇和新街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耕地的54.26%。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7688.11公顷(265321.65亩),占全区耕地的46.9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4654.83公顷(69822.45亩),占12.35%;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6660.00公顷(99900.00亩),占17.68%;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998.13公顷(74971.95亩),占13.27%;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675.90公顷(55138.50亩),占9.76%。

(二)园地15763.94公顷(236459.10亩)

其中,果园3737.06公顷(56055.90亩),占23.71%;其他园地12026.88公顷(180403.20亩),占76.29%。园地主要分布在拓石镇、赤沙镇、凤阁岭镇和香泉镇,占全区园地的55.07%。

(三)林地164982.45公顷(2474736.75亩)

其中,乔木林地149512.70公顷(2242690.50亩),占90.63%;竹林地7.22公顷(108.30亩),占0.004%;灌木林地6908.46公顷(103626.90亩),占4.19%;其他林地8554.07公顷(128311.05亩),占5.18%。坪头镇、拓石镇、县功镇和香泉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区林地的54.74%。

(四)草地4401.20公顷(66018.00亩)

其中,天然牧草地1843.22公顷(27648.30亩),占41.88%;人工牧草地8.93公顷(133.95亩),占0.20%;其他草地2549.05公顷(38235.75亩),占57.92%。草地主要分布在坪头镇、贾村镇、县功镇、钓渭镇和赤沙镇,占全区草地的57.29%。

(五)湿地2410.06公顷(36150.90亩)

其中,内陆滩涂2403.02公顷(36045.30亩),占99.71%;沼泽地7.04公顷(105.60亩),占0.29%。湿地主要分布在凤阁岭镇、磻溪镇、拓石镇、阳平镇、坪头镇和钓渭镇,占全区湿地的57.19%。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189.25公顷(197838.75亩)

其中,城市用地1568.78公顷(23531.70亩),占11.89%;建制镇用地1895.26公顷(28428.90亩),占14.37%;村庄用地8917.75公顷(133766.25亩),占67.62%;采矿用地436.87公顷(6553.05亩),占3.3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70.59公顷(5558.85亩),占2.81%。

(七)交通运输用地3533.14公顷(52997.10亩)

其中,铁路用地374.50公顷(5617.50亩),占10.60%;公路用地1282.19公顷(19232.85亩),占36.29%;农村道路1874.08公顷(28111.20亩),占53.04%;管道运输用地2.37公顷(35.55亩),占0.07%。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397.80公顷(50967.00亩)

其中,河流水面1847.02公顷(27705.30亩),占54.36%;水库水面699.13公顷(10486.95亩),占20.58%;坑塘水面116.34公顷(1745.10亩),占3.42%;沟渠249.85公顷(3747.75亩),占7.35%;水工建筑用地485.46公顷(7281.90亩),占14.29%。贾村镇、千河镇、坪头镇和拓石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50.14%。

植物资源

野生林木

华山松、山杨、白桦、侧柏、辽东栎、麻栎、栓皮栎、槲栎、槭漆椴、三尖杉、黄连木、核桃、栗子、柿子、桑、枣、桃、杏、花椒等。

牧草

禾本科的有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华东早熟禾、鹅冠草、梯牧草、雀麦白茅、画眉草、狗牙根、狗尾草、荩草、落芒草、野燕麦、黄背草等14种;莎草科有白绿苔草、青绿苔草、异穗苔草、楔、囊苔草、长芒苔草、膨囊苔草、亚柄苔草、圆穗苔草、亮鞘苔草、披针苔草、点叶苔草、异鳞苔草、弯喙萏草、点囊苔草、大理苔草、书袋苔草等16种;豆科有三齿萼野豌豆、米口袋、小苜蓿、天兰苜蓿、香豌豆、矮香豌豆、广播野豌豆、大叶豌豆、杭子稍、木兰、白刺花、草大樨、紫穗槐、达呼里胡枝子等14种。

有害草

鬼针草、狼把草、牛蒡、窃衣、苍耳等5种。

有毒草

假爹包叶、大戟、甘遂、搏落回、黄瑞香、半夏、唐松草、翠雀花、小橡子、槲树、野棉花、毒麦等12种。

药用植物

党参、大黄、天麻、白术、白芷、远志、苍耳子、木贼、金银花、香附、茵陈、菊花、桃仁、苦杏仁、酸枣仁、五味子、芦根、寄生、车前、百合、二丑、荆芥、防风、黄芪、黄柏、柴胡、半夏、伏苓、生地、元岐、薄荷、艾叶、益母草、当归、川芎、玄参、贝母、芸香、山萸肉、板蓝根、秦酒、灯芯、蒲公英、红卒、淫羊藿、冬花、管仲、马兜铃、羌活、参叶、苍术、天花粉、大青叶、破故纸、莱菔子、夏枯草、蒿本、茴香、毛柏子、山楂、白蒺黎、白桑皮、地骨皮、白茅根、地丁草、甘遂、茜草、何首乌、女贞子、木通、麦冬、朱苓、一枝箭、乌葵、细辛、巴戟天、三七、前胡、水仙根、姜黄、良姜、麻黄、连翘、马鞭、王不留、旋复花、苎麻根、使君子、山豆根、免丝子等90种。

其他纤维植物

野芋麻、野棉花、葛条、桑皮、构皮、椴皮、胡麻、马连等8种。淀粉植物:柏子、葛根、蒴根、百合、薯芋、蔓陀萝子等6种。油料植物:油桐子、乌柏子、漆子、花椒子、核桃、芥子、柏子、椿子、水冬瓜子、药树子、苍耳子等10种。

化学原料植物

桦皮、枸壳、皂角、栓皮、生漆、五倍子、蓖麻油等7种。

动物资源

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黑獾;二类保护动物有大天鹅、鸳鸯;三类保护动物有锦鸡、血雉、豹、青羊。

兽类

麝(又名香獐子、獐子、山驴子)、豹:有金钱豹、狗豹、黑豹之别、青羊(又名麻羊、野羊、斑羊、山羊)、豹猫(又名山猫、猫豹子、狸子)、水獭(又名水狗、獭子、水猫)、麂子(又名小麂、黄麂)、狍子(又名羊鹿子、黄羊)、花里狸(又名果子狸、白鼻狗、大狸猫)、猪獾(又名沙獾)、黑熊(又名狗熊、黑瞎子)、狼(又名山狗、土狼)、黄鼬(又名黄鼠狼、黑狼子、黄狼)、草兔(又名野兔、兔子)、鹿、野猪、褐家鼠、长尾鼠、小家鼠、黑线仓鼠、长尾仓鼠、棕色田鼠、大仓鼠、豺(又名豺狗子、红毛狼)。其它尚有狐、刺猬、刺猪、壁虎、蜥蜴、蝙蝠、蟾蜍、蝎子、蛇等。

禽类

锦鸡(又名金鸡)、血雉、灰喜鹊(又名山喜鹊、马尾鹊)、大天鹅、鸳鸯、啄木鸟、猫头鹰(又名长耳鹦、鸟纲、鹗形目)、红雀、乌鸦、斑鸠、野鸡、雁(又名大雁)、黄鹂、八哥(又名鹦鹉)、伯劳、鹰(又名山鹰、老鹰)。其它坯有布谷鸟、麻雀、画眉、白脸山雀、燕子鹤、白颈乌鸦、红嘴乌鸦、黑头灰喜鹊、石鸡、鹞子、岩鸽、斑鸦、枭、鹌鹑、黄鸭、火斑燕等。

水生类

草鱼、黄鳝、泥鳅、绵鱼、螃蟹、虾类、蜗牛类、蛙类、蚯蚓、水蝎、蚂蝗、蚌等。

昆虫类

蜻蜓、食蚜蟒、瓢虫、盲椿象、椿象、介壳虫、金小蜂、金龟子、磕头虫、象鼻虫、蚜虫、瓜虫、菜蚤、粘虫、玉米螟、地老虎、日飞蛾、蚊子、蟋蟀、枣尺蠖、蜿豆象、麦蛾、潜叶蝇、苍蝇、蝼蛄、苹果食心虫、菜蝇、天牛、梨食心虫、苹果星毛虫、螳螂、土元等。

矿产资源

经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矿产队勘查,陈仓区有矿点10处,矿藏6种,拓石望家坡硫铁矿,品位较好的(含硫量9—15%)藏量约150万吨,品位差的(含硫5—6%)藏量约226万吨;大理石藏量约20余万吨,铜、铅、锌、铁、白云母、石英石、石灰石等均有一定藏量。砂、石子等建筑材料,分布极广,藏量很大,年开采量约60万立方米。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总户数16.92万户,户籍总人口59.5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6.57万人,城镇化率51.68%。2022年,陈仓区出生人口3993人,出生率6.70‰;死亡人口3076人,死亡率5.16‰;人口自然增长率1.54‰。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陈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98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41.66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83.17亿元,增长0.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5:55.1:32.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869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5.75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陈仓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5.1%,工业投资增长39.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1%。

财税收支

2022年,陈仓区地方财政收入4.0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下降11.5%。其中,税收收入3.56亿元,下降8.9%;非税收入0.46亿元,下降27.4%。

2022年,陈仓区财政支出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7.7%。

人民生活

2022年,陈仓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7元,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45元,比上年增加1484元,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719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0元,比上年增加1149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61元,增长8.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3:1,比上年缩小0.08。

第一产业

2022年,陈仓区完成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8.19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34.04亿元,畜牧业产值19.82亿元,林业产值1.51亿元,渔业产值0.46亿元。2022年,陈仓区耕地面积29614.65公顷。

农业

2022年,陈仓区粮食总产量22.85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15.02万吨,增长7.2%;秋粮产量7.83万吨,下降5.6%。蔬菜产量23.24万吨,增长5.1%。水果产量7.31万吨,增长3.6%。

林业

2022年,陈仓区完成人工造林547公顷,飞播造林2333公顷,森林抚育400公顷。林业生产总产值突破17亿元,森林公园接待游客接近810万人次,森林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亿元。年末林地面积为135568.06公顷。

畜牧业

2022年,陈仓区肉类产量2.99万吨,增长4.0%。禽蛋产量1.39万吨,下降1.1%。奶类产量1.99万吨,增长0.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陈仓区全部工业增加值112.91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2022年,陈仓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5%。按经济类型分,集体企业产值下降33.8%;股份合作企业产值下降36.5%;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下降23.4%;其它经济类型企业产值下降24.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增长19.3%;重工业产值增长2.6%。按控股情况分,国有控股企业产值下降18.4%;非公有工业产值增长16.7%。

建筑业

2022年,陈仓区建筑业增加值28.92亿元,同比增长5.9%(按现价计算)。全区27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022年,陈仓区签订合同额104.02亿元,下降0.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39亿元,增长3.6%;竣工产值14.76亿元,下降36.0%;房屋施工面积156.3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3.9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陈仓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低于全市2.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金融业增长8.2%,房地产业增长4.5%,其他服务业增长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批发零售业增长-12.6%。

国内贸易

2022年,陈仓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27亿元,同比增长10.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97亿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30亿元,增长8.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87.16亿元,增长10.5%;餐饮收入10.11亿元,增长6.8%。2022年,陈仓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额48.66亿元,逐月累加增速13.6%。

对外经济

2022年,陈仓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66.5%。

房地产业

2022年,陈仓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0.34亿元,同比下降12.1%。商品房施工面积128.15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41.8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4.9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8.89万平方米,增长11.3%。

邮电通信

2022年,陈仓区邮电业务总收入4.06亿元,增长6.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78亿元,增长14.3%;通讯业务收入3.28亿元,增长5.5%。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移动电话46.43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8.46万户。

旅游业

2022年,陈仓区共接待游客405.02万人,同比下降30.5%,实现综合收入24.96亿元,下降19.7%。现有旅游自然景区6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绿丰源农旅融合示范园成功创建国家3A景区,香泉镇南峪村、慕仪镇齐西村、坪头镇庵里村成功创建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坪头镇获得省级旅游特色名镇。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24.42亿元,同比增加32.51亿元,增长1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6.83亿元,增长12.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9.93亿元,同比增加19.1亿元,增长14.6%。其中,住户贷款64.13亿元,增长4.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5.80亿元,增长23.1%。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陈仓区境内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宝成、宝中铁路通往南北,310国道和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北、中、南线穿境而过,距咸阳国际机场130千米、省城西安150千米,城内路网呈现“七纵五横”框架,交通便利。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境内公路总里程3208.91千米,其中县道241.65千米,乡道206.15千米,专用公路56.83千米,村道2704.28千米。境内高速公路62.7千米,国道92.2千米,省道60.4千米。区内行政村及3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通畅率达到100%。

运输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共有客运公司3家,客运线路53条,运营车92辆;公交线路17条,公交车111辆;旅游车23辆。出租车公司2家,出租车166辆;二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14个;危货物流业务公司3家,危化品运输车511辆;驾校4家,驾校车147辆;维修企业34家。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陈仓区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6亿元,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3.9%。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0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户,隐形冠军企业2户。成立秦创原(宝鸡陈仓)创新促进中心,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组建完成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创建市级星创天地2家,获批宝鸡市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获批秦创原引用高层次人才项目1个;荣获宝鸡市青年科技新星1名。获批省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项目2个;获批“陕西工业精品”项目4个;获批陕西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项目4个;获批省级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销售奖励项目1个,注册156个科技特派员,其中自然人科技特派员132人,法人科技特派员24人,实现科技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共有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3所,毕业学生975人,招生1126人,在校学生3068人;普通高中4所,毕业学生2087人,招生1654人,在校学生5176人;普通初中18所,毕业学生3389人,招生4132人,在校学生11400人;普通小学43所,毕业学生3558人,招生3297人,在校学生21610人;幼儿园68所,离园幼儿3277人,入园幼儿2789人,在园幼儿973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毕业学生22人,招生17人,在校学生110人;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5114人,其中专任教师400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共有文化馆(国家一级)1个,图书馆(国家二级)1个,博物馆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1个,电视台1个,农村镇(街)综合文化站14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3个。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级1个、省级10个、市级17个、区(县)级6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42人,其中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跻身第一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队伍,是全市唯一入选县(区)。完成了全区14个镇街、173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分管建设,将农家书屋29.3万册图书全部纳入图书集群管理系统。建设完成了主城区城市书房1个。建设完成了1个区级应急广播平台,7个镇(街办)分控平台、82个行政村(社区)广播室,自然村424个应急广播终端点位。“公益电影放映”2022年,陈仓区完成4752场;“月月有秦腔”2022年,陈仓区完成12场;“公益性送戏下乡”2022年,陈仓区完成演出160场。

体育事业

2022年,陈仓区组织举办了2022“泰山保险”陕西省群众足球联赛乙级联赛(陈仓赛区)、陈仓区第十二届周末篮球联赛和第二届“双拥杯”篮球友谊赛、“喜迎二十大·全民武起来”武术展演活动、乒乓球精英团体公开赛等群体赛事活动。组织全区千余名中小学生前往鳌山开展滑雪研学活动;先后举办了2022年陈仓区小学生三跳运动会、2022年市级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选拔赛、2022年陈仓区中小学生乒乓球公开赛和2022年陈仓区中学生(高中段)篮球联赛等学校体育赛事。组队参加了宝鸡市小学生三跳运动会(获得全市第六名)、宝鸡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获得女子组第三名、男子组第四名)、宝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陈仓区职教中心获得高中组第三名、千渭初中获得初中组第三名、陈仓初中获得初中组第四名)、宝鸡市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三名)。我区西虢文武学校组建的宝鸡市武术散打队在省十七运青少年组武术散打项目比赛中顽强拼搏,夺得了2银1铜;组建的宝鸡市武术套路代表队在省十七运“中国铁塔杯”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中,摘得1银1铜,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年末电脑型彩票销售2962.48万元,即开型销售356.32万元,共3318.81万元。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328所。其中,医院6所,卫生院2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所,村卫生室215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1所,单位卫生所、门诊部、个体诊所共76所。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3030张。年末共有卫生人员34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91人,执业(助理)医师1021人,注册护士1133人。2022年,陈仓区总诊疗量172.92万人次,出院6.4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2年,陈仓区城镇新增就业6929人,登记失业率2.3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9万人。完成各类补贴性培训共2400人。新增创业贷款8142.5万元,跟进落实稳岗返还惠企政策,为191户企业发放资金258.38万元,发放培训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交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约1812万元,提供就业见习245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31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1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效参保19.8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7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25万人。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41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33331人。门诊统筹享受待遇220912人次,统筹基金支付578.93万元;门诊慢特病备案66611人,门诊慢特病享受待遇66611人,统筹基金支付1171.89万元;“两病”备案2811人,“两病”享受待遇2811人,统筹基金支付9158万元。审核城镇职工定点医院住院8044人次,医疗费4482.19万元,核报3339.74万元;城乡居民住院59351人次,医疗费22575.77万元,核报14359.83万元。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共有敬老院2个,床位320张,入住299人。救助站1个,2022年,陈仓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69人次,发放救助金45.3万元;为18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25.61万元;为2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贴16.70万元;资助困难大学新生16人7.8万元;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201人47.42万元;殡葬救助4人0.4万元;办理婚姻登记3375对,收养登记6例。年末共有社区指导服务中心1个,城市社区服务站16个,社会组织205个。

2022年,陈仓区有483户76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市低保金599.05万元;5684户13189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金7390.54万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722户751人得到供养救济,拨付特困供养金805.03万元;为城乡低保边缘户家庭1570户6128人发放7—9月份价格临时补贴38.66万元;实施临时救助761户2721人次,救助金额249.3万元;为9988人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发放资金884.5万元。

2022年,陈仓区为3377名各类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助费2941.05万元;为1211人(次)部分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补助98.47万元;为325名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1253.34万元;为153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795万元。

基础建设

截至2022年末,陈仓区建成区面积14.8平方千米,城区道路长度62.93千米,路灯5061盏;城区供热管网9.1千米,供热面积33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用气总户数9.4万户,燃气普及率98.5%;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平方米。

环境保护

2022年,陈仓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243天,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66.6%。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8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均值47微克/立方米。2022年,陈仓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260吨、10吨、50吨。辖区地表水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目标,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国家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

2022年,陈仓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起,受伤4人,均为一般性道路交通事故,未发生较大以上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2.5%和100%,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陈仓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距今10—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定居,史有“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黄帝所都”之载。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成为高度发达的原始农耕文明地区,中华始祖炎帝在这里诞生,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史。尧、、夏时期,这里是黄帝后裔雍州陈国的属地,相传伏羲迁徒沿经陈仓,黄帝曾建都于陈。商周时是一等诸侯大国——西虢的都城和京畿要地,春秋战国时是秦国两次建都处,秦汉严王朝时中国神权中心,北魏时期是武都郡址,北周时是朔州州府,隋、唐、宋、元时是虢县县治,明清时是西北重镇。在这神奇的土地上,商未姜子牙隐居垂钓;楚汉之际韩信“暗度陈仓”;唐宰辅杨炎(字公南)创立“两税法”,达800余年。

陈仓区名胜古迹众多,不仅有姜太公隐居垂钓的钓鱼台,箫史弄玉吹箫引凤的凤女楼,秦王兵养马的马迹山,元国师邱处机养生传道的磻溪宫等名胜古迹,还是著名的秦晋泛舟之役,汉刘邦暗度陈仓,诸葛孔明两伐祁山,吴玠吴磷兄弟大败金兀术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阵地;这里是唐代著名理财家、两税法创制者杨炎,清朝“大清律”的制定者党崇雅(俗称党阁老)的故乡;也是唐末叱咤风云、称雄西北的秦王李茂贞、元末割据一方的显赫人物李思齐的百年之地。这里先后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唐代初年出土的石鼓,其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视为中国石刻的鼻祖;清代出土的“虢季子白盘”、“散氏盘”,以及建国后出土的“何尊”、“夨王簋盖”为研究西周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陈仓区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其中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处。

非遗文化

截至2020年,陈仓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项目17个。

民间艺术

社火

陈仓区泥塑陈仓区泥塑

社火属于祭祀文化范畴。人们期待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家业兴旺,人丁健康,逢正月十五前后,装扮成各路神仙、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在街道庭院游转,以避邪驱鬼图大吉大利。社火游演阵容庞大,百面锣鼓震天动地,千面彩旗猎猎舞动,火铳鞭炮轰鸣震撼。社火必须以社为单位组织,但往往在晚间进行,需点上火把照明,所以群众很自然地把这类活动称之为“社火”。几千年来社火表演不断丰富、完善、发展、不光晚上进行,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马社火、车社火、背社火、抬社火、山社火、高芯社火、血社火等等。

陈仓区是社火艺术之乡,各村都有耍社火的传统和服装道具。对传统的民间社火进行了艺术创新,使这项古老的艺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绝,不只是春节时表演,现已成为舞台和广场表演的艺术形式,先后应邀赴德国、泰国、香港等地演出,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热烈欢迎。

社火马勺脸谱

李继友制作的马勺脸谱色彩鲜亮、线条明快,地域色彩浓厚、审美价值高。曾获“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特别奖,“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和优秀创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家及院馆收藏。

泥塑

卫红指的泥塑作品以精制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人物面部表情,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叹。他的作品曾获陕西省首届民间艺术绝活大赛一等奖。其中《陕西风情系列》《七十二行系列》获宝鸡市“艺林杯”、“多新杯”工艺美术作品特等奖、一等奖。

其它工艺品

张翠香的刺绣作品、杨清俊的布制品、王卫东的剪纸作品也远销海内外,这些精品成为陈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

风景名胜

编辑

姜子牙钓鱼台

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的磻溪河谷中,是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区,系姜太公隐居垂钓之处。据《吕氏春秋》《史记》《水经注》等典籍记载,历史上“姜子牙钓鱼、周文王访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钓鱼台,亦名磻溪、兹泉、璜河、璜溪,在周人灭商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距宝鸡30千米,景区南北长30千米,东西宽6.5千米,总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地形呈带形,南部为葫芦形石台,北部为开阔的川道,伐鱼河贯穿其中。据《汉书·地理志》载:钓鱼台自汉代始设神修庙,至唐代盛极一时,经宋、元、明、清历代多次重修、扩建,共有庙宇、祭堂殿、楼、亭台古建筑百余间,形成了以文王、太公庙为主体的庙宇建筑群。

九龙山

位于陈仓区坪头镇,距宝鸡市区45千米,北连千北公路,东应鸡峰山,西托方山塬。景区地势险峻,山清水秀,九峰汇集,相依相抱,状如莲花盛开,又似九龙腾空。山水林木崖峰窟洞混合集中,突显秀美。玉皇洞、无量洞、药王洞、三仙洞、八仙洞、穿天洞、莲花峰、妖桃崖、雷神池各有天地,无一雷同,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九龙山古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古就是关中西部佛、道教文化圣地之一。

安坪沟

位于陈仓区坪头镇,秦岭山脉庙王山下,总面积约20平方千米。景区为条带形沟壑,宽敞平坦,东西被茂密的森林掩映,民风淳朴,景色优美。织女河水常年清澈,河滩慧星石层叠起伏,周围山花丛生,云雾飘浮,气候湿润爽,环境娴秀宜人,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庵坪旅游资源的特点是:自然风光四季如画,农特产品品种繁多,名贵药材遍地丛生,野生植物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庵坪还有众多民间传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如黑虎山、卧龙岭、湘子洞、观音殿、双龙河、猴头石、鲜桃洞、将军台、玉女潭等,每逢古历庙会唱戏、敬神、朝山、游人如织。

南昌宫

位于西秦村五组北约200米处的台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台地状。南昌宫始建于元代,清道光年间重葺,民国时修缮。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40米,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通明阁,两侧有武司殿、三娘殿、武三司殿、文三司殿、玉皇殿。后院为东西对应的武三司殿和文三司殿,均为清代建筑。玉皇殿位于南昌宫院内最北端,为2003年新建建筑。南昌宫为清代建筑群,对于研究陈仓区清代建筑风格及式样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关桃园遗址

位于拓石镇拓石村关道塬(自然村)内外,地处渭河北岸二级台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缓坡状。遗址东至涧沟河西岸,南至渭河北岸,西北至骆驼山根儿。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关桃园遗址曾在2000年因铁路建设由宝鸡市考古工作队、2001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联合组队进行过抢救性发掘,采集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钵、陶罐、尖底瓶等残片,龙山文化的陶罐残片,纹饰有绳纹、线纹、篮纹等。关桃园遗址为研究陈仓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大水川景区

位于陈仓区香泉镇,海拔1900—2300米,总面积60平方千米。景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森林茂密,草场广阔。大水川有各类高等植物2100多种,有蕨类植物110种,林中有云杉、白皮松、白桦等40余种珍贵林木,还有160多种野生中草药。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国家保护的锦鸡、血雉、冠鹿、青羊、獐子、獾、狐、秦岭细鳞鲑等动物随处可见。林区一年内温差不大,是一处可供游人骑马、射箭、打猎、避暑休闲的场所。

吴山

位于陈仓区新街镇,距宝鸡市区四十多千米,为中国五大镇山之一,既是吴姓氏族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祭祀炎、黄二帝的地方。景区总面积33.4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069米,林木覆盖率达95%,为省级森林公园。吴山有大小山峰十七座,其中以镇西峰、会仙峰、大贤峰、灵应峰、望辇峰最为壮观,清康熙钦颁“五峰挺秀”牌匾。吴山风光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黄山之奇于一身,与西岳华山并称“二华”。陕师大、西安美院、宝鸡文理学院、宝鸡国画院等院校已把吴山作为写生基地。陈仓区先后2次成功举办了“中国五大镇山——西镇吴山文化旅游节”。

灵宝硖

东距宝鸡市45千米,位于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石尧村境内,总面积10平方千米。灵宝峡峡体为赤色陆相沉积沙岩石质,状如天门巨壁逼空,古时为陇州八景之一,也是陇东通往关中的要道——回中道的交通咽喉,历史上许多战争都在这里发生。灵宝硖的自然景观有:深硖绝壁、满壁峰洞、灵宝倒影、激流险瀑、神奇鼓声、龙诞神泉、仙硖云雾、镇水宝珠、果老仙洞、皇后栖身岩、御林军驻兵处、钻龙洞穴、麦磊山等13处景点。人文景观有白音古寺、皇后行宫、二王古庙、驻军遗址、孤魂庙、魁星阁、五圣庙、关楼等8处景点。

禅龙寺

位于陈仓区阳平镇北1.5千米秦家沟渠南,是陈仓区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据旧志记载,该寺占地53.3公顷,常住僧众500余人,僧房和客堂300余间。该寺属皇家寺院,当时平阳公主常来该寺朝拜礼佛,后经战乱,毁于明末。清初康熙八年(1669年)修复,解放前和“文革”时期遭到破坏,荒草丛生,一片废墟。1988年开始,民间人士筹集资金修复禅龙寺。1994年陈仓区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在该寺内成立了陈仓区佛教协会并批准该寺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4月27日举行三圣殿佛像开光庆典。

秦岭森林公园-雪山洞

位于陈仓区磻溪镇,总面积1335公顷,最高海拔1850米,植被覆盖率为89.9%。雪山森林公园,由雪山洞和石阶沟两部分组成。雪山洞洞窟自然形成,洞深23米,高5米。相传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道教全真派代表人物丘处机在此洞隐居修炼六年有余。现有洞外庙群是朝观者1997年后自发修建的,其七层洞窟楼阁倚山而筑,外形似塔,秀美壮观,具有道教文化价值和特有的建筑风格。

磻溪宫

位于陈仓区虢镇城南3千米的磻溪镇杨家店村,南依秦岭,北拥渭水,被誉为陈仓八景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磻溪宫是宋末元初道教全真派七真之一丘处机修行的道观,古为宝鸡第一道场,后因成吉思汗颁诏改观为宫。为彰其德,元代官吏杨文葆大兴土木,营造殿堂,环绕凤女楼,遥对凤凰台,建成二郎庙、玉皇庙、三清观等大小庙宇百余间,后被毁,唯萧史弄玉吹萧引凤之凤女台犹存。

黄梅山

位于陈仓区桥镇北部,俗称黄米山,相传周穆王西巡马死,葬于此,又称马迹山。北依千阳县界,南傍桥镇北湾村,东畔冯家山水库,西望西镇吴山。

相传,秦穆公曾在此居住数年,故遗迹甚多。尚存的有阅兵台、一杆旗、圣旨沟、放马滩、跑马岭、秦王洞、饮马泉、老爷岭、菩萨殿、妖崖十八洞。其中有一洞长达4.5千米,直通至千阳县的陈家山村,相传唐僧取经路过此地。

风味小吃

编辑

豆花泡馍

豆花泡馍是陕西省西府地区(即今凤翔县)汉族传统风味名小吃,其馍采用独特工艺加调味料烙成,厚过寸,锅形,敲之有声,俗称“锅盔”,对火候、口感要求严格,色金黄,外脆内韧,嚼之劲道麦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叶;豆花用品质上乘的黄豆土法做成,鲜嫩爽滑,煮而不散。豆花泡馍在宝鸡一带非常流行。

著名人物

编辑
虢叔

西周初人,文王母弟,封于虢(今虢镇),亦称西虢。《左传》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贾逵云:“虢仲封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

徐敖

西汉虢人(今虢镇),为右扶风椽,受《尚书》于胡常,又受《毛诗》于解延年。故,旧志有“敖一人然已兼通二经”之载。徐除精通《尚书》《毛诗》外,还授《毛诗》于王璜和涂恽子真,子真又授予桑钦君长⋯⋯是为徐敖在汉代古文化交流方面,起承前启后作用。

杨炎

字公南,天兴县石鼻寨(陈仓区千河乡魏家崖)人。杨青年时好学,在千、陇一带有“小杨山人”之称。唐天宝十年(751年),任河南节度使吕崇贲幕下掌书记。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李适即位,宰辅崔佑甫荐杨入相,旋即拜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杨从仪

南宋抗金将领,字子和,天兴(今陈仓区)人。初补凤翔校尉执天兴县事。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在吴玠部下领兵,凤翔一带作战,升秉议郎迁副将。绍兴十二年(1142年),拒金兵于仙人关。绍兴十三年(1143年),出御爱山,抵大池原,断金兵粮道。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夺大散关,占和尚原,升安康郡开国侯。

所获荣誉

编辑
2019年9月20日,陈仓区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9年12月25日,陈仓区入选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第五批)。

2020年1月2日,陈仓区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0年8月,陈仓区入选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25日,陈仓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1月18日,陈仓区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0年6月2日,陈仓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1年11月5日,陈仓区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15日,陈仓区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下一篇 紫金

上一篇 燕兰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