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智林 编辑
陈智林,男,汉族,1964年1月1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二度梅奖”得主,代表作品有《巴山秀才》。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院长、研究员、教授,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作品
陈智林
担任2023年1月开演的传统川剧《龙凤呈祥》的艺术总监。
2023年4月,参加《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
荣誉
个人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次)、文华表演奖、“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奖等多个奖项,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文化部优秀专家、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
陈智林谦虚好学,不拘一格,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工文、武小生、正生,扮相俊美,表演细腻传神,增长声腔起伏变化,清新悦耳之韵塑造性格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一致好评。
1986年荣获四川省青少年川剧演员比赛表演一等奖、
1989年获四川省中青年川剧“德宝杯”广播大赛最佳演员奖、
陈智林
1993年评为四川省“十佳演员”;
1995年《和亲记》(饰周瑜)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同年并获得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优秀表演奖,
1999年评为四川省中青年杰出贡献专家,
2000年评为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3年主演《巴山秀才》荣膺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2004年主演《巴山秀才》荣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奖”、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2022年1月,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候选名单。
2022年3月15日,2022年度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首批戏曲名家工作室陈智林获批设立。
2022年6月,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度传承活动评估情况为优秀(公示)。
2022年,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暨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推选活动中获评非遗年度人物。
2023年4月21日晚,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典礼,陈智林,凭借川剧《草鞋县令》中的“纪大奎”一角,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提名。
陈智林
荣获全国文化先进个人、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
在《巴山秀才》《易胆大》《望娘滩》《夫妻桥》《托国入吴》《峨眉山月》《和亲记》《尘埃落定》《夕照祁山》等几十出大小剧目中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秀才孟登科、名优易胆大、越王勾践、麦其土司、魏延等脍炙人口的舞台艺术形象。先后荣获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花奖、中国政府文化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等国家级大奖。
2022年9月16日,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文艺晚会,演唱戏歌《醉人的川剧》。
2022年12月,获评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
2023年1月3日,参加“时代的行腔”四川省2023新年戏曲音乐会。演唱戏歌《定风波》。
2023年3月,参加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专家座谈会。 ,同年,参加《草鞋县令》2023年全国巡演,陈智林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
2023年3月,担任艺术总监的川剧《红漫巴山》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
2023年,担任大型新编历史剧《梦回东坡》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在剧中饰演苏东坡。10月14日、15日,该剧在四川省川剧院剧场亮相。
2024年4月,参演的川剧《大千世界》在内江首演。
2021年12月,当选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2年3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意设立“四川省戏曲名家陈智林工作室”,领衔人陈智林。
2023年1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年12月,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第九届主席。
曾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腔调
陈智林
词格
陈智林
生平
从业余爱好川剧到成为专业演员,从默默无闻的跑龙套到成名成家,外人只看到陈智林成功的一面,可又有谁了解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用心悟,学艺精”,是四川川剧界同仁对陈智林的评价。
陈智林
成长
艰辛练功磨练了陈智林的意志,也让他养成了早晨不睡懒觉的好习惯。如今,哪怕每天的工作、演出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他都要坚持凌晨起来练功,雷打不动。陈智林说:“我能成功没什么秘诀,关键在于多一份勤奋刻苦,多一份用心钻研。”
用“情”演活每一个角色,用“心”演好每一场戏,用尽一切努力,陈智林走出自己的演出路子。演出《巴山秀才》时,为达到演出要求,他用了50天时间,硬把体重减轻了近13公斤。即使这样,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充沛的热情。每次演完《巴山秀才》,陈智林都全身大汗淋漓,湿了几层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许多工作人员心疼地说:“你真是太累太苦了。”陈智林却笑着答道:“塑造巴山秀才让我心力憔悴,每次演出都感觉自己在脱胎换骨。”对此,业内人士的评价是:“陈智林每演一回《巴山秀才》,就诞生出一个新的巴山秀才。”这是因为他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总在不断诠释,不断探索,不断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他在《易胆大》剧中更是不断追求完美,以自己神奇精湛的演技赋予了易胆大无限的魅力,全身心去创造一个新的“川剧钻石”品牌。
成就
陈智林是四川戏剧的一面旗帜,是四川杰出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他创作演出的《变脸》《巴山秀才》《易胆大》享誉全国。其中《巴山秀才》被中宣部授予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易胆大》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及七项单项奖和 2005—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以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作为四川川剧院的院长,他不屑艰苦,努力创新,探索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而高效的现代艺术表演团体管理运行机制,带领四川省川剧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7年四川省川剧囊括了近年来国家设定的所有艺术大奖。以神话川剧投排的《火焰山》,在法国、卢森堡、瑞士三国六城巡演获得巨大成功,四川川剧院也受到省委、省政府联合表彰,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先进文化集体荣誉称号。作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先后荣获二度“梅花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作为艺术院团管理者,被列为首批省委接掌握联系的136名高层次人才,省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被选为出席四川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
与此同时,陈智林十分关注市县级川剧院团的生存状态和实际困难。大佛身边的乐山市川剧团原是一个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著名川剧表演团体,结合旅游文化创作的《大佛·海通》因缺主演而搁浅,亟待全川物色或特聘海通和尚的扮演者。“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的乐山凌云寺摩崖弥勒大佛中外驰名,形象反映大佛开凿的川剧剧本不可忽视。为促进整个川剧事业的蓬勃发展,陈智林大胆打破多年因袭的院团界限,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乐山市川剧团打造精品剧目。本来,乐山市川剧团早就相中陈智林,可又担心请不动这尊“大佛”;陈智林毛遂自荐,慷慨承诺,自然成为海通的不二人选,他又一次剔光黑黝黝的一头美发,身着袈裟,项戴佛珠,甚至还要模仿盲人的声容肖貌,扮演为募集佛财、“自剜双目”的海通和尚。这个戏已经搬上川剧舞台,在成都试演获得异常强烈的剧场效果。乐山大佛的宏伟与海通和尚的气概,显示了巴蜀文化与大唐文化交融的结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把四川建设成为文化大省的一大手笔。
2023年3月,入选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奖人员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