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胡迪·梅纽因 编辑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俄罗斯犹太裔美国小提琴家,7岁在其师帕辛格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被誉为“神童”。曾与欧洲、美国的主要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此后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会,从而进入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战后访问过苏联、以色列、日本、印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过一定作用。七十年代出版了他的自传《未完的历程》。梅纽因还获得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等27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93年授予梅纽因勋爵爵位。他的演奏具有辉煌的技巧、独特的气质和动人的魅力。他也是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位名誉教授,为提高中国的小提琴教育水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名:耶胡迪·梅纽因
外文名:Yehudi Menuhin
民族:犹太人
国籍:英国、美国、瑞士
出生地:纽约
出生日期:1916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99年3月12日
星座:金牛座
经纪公司:“留声机唱片公司”(EMI的前身)
代表作品:自传《未完的历程》、人类的音乐、梅纽因论小提琴
主要成就:七岁演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被誉为“神童”创办耶胡迪·梅纽因学校英国皇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格连·古尔德奖
职业:小提琴家
信仰:犹太教
产品参数
作曲:门德尔松、布鲁赫
耶胡迪·梅纽因作品
出版社: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
版权提供:EMIMUSICCHINA百代音乐(中国)耶胡迪·梅纽因作品
内容介绍
详细内容: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号
埃弗雷姆·库尔茨指挥爱乐乐团
马克斯·布鲁赫1838-1920
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6
瓦尔泰尔·萨斯坎德指挥爱乐乐团
小提琴:耶胡迪·梅纽因
广告语:全面了解小提琴演奏大师耶胡迪·梅纽因的珍贵艺术文献。耶胡迪·梅纽因,20世纪的伟大小提琴家,4岁习琴,8岁参加比赛获奖,被誉为——“这不是一般的天才,而是特殊的天才。”到了1929年底,他已经征服了纽约、巴黎、柏林和伦敦,并建立起了自己国际性的声望。1931年,与“留声机唱片公司”(EMI的前身)签订了一项终生的专属录音合同。唱片收录了耶胡迪·梅纽因演奏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和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收录1967年在巴黎拍摄的耶胡迪·梅纽因与巴黎交响乐团室内团演奏的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品K216号。
唱片选粹
耶胡迪·梅纽因
◎EMITOCE-3008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爱乐乐团/富特文格勒)
◎EMICDM7643242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浪漫曲(爱乐乐团/克莱姆佩勒、普里查德)
◎EMICDH7634962
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卢塞恩节日乐团/富特文格勒)
◎EMICDC5552212
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埃尔加)
◎EMICES5685302
莫扎特:五首小提琴协奏曲(巴斯节日乐团)
个人著作
《人类的音乐》耶胡迪·梅纽因,(美)柯蒂斯·W.戴维斯(CurtisW.Davis)着冷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ISBN7-02-004056-X
《梅纽因论小提琴》辅助练习6课/(美)耶胡迪·梅纽因着曹伟,张静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ISBN7-103-01618-6回忆录《未完成的旅行》、教科书《小提琴》、文集《主旋律和变奏曲》、《作为相近概念的艺术和科学》、《全面教育》等。还摄制过一些音乐记录影片。
梅纽因论小提琴
作者名称 耶胡迪·梅纽因
作品时间1999-3-1
梅纽因论小提琴,作者是耶胡迪·梅纽因。
人类的音乐
作者名称 耶胡迪·梅纽因
作品时间2003-01
《人类的音乐》是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耶胡迪·梅纽因、柯蒂斯·W. 戴维斯 。
未完成的旅行
作者名称 耶胡迪·梅纽因
作品时间2001-1
《未完成的旅行》是2001年东方出版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耶胡迪·梅纽因。
耶胡迪·梅纽因
1932年时代周刊封面上的耶胡迪·梅纽因
晚年的梅纽因主要是作为指挥家活跃在舞台上的,但他还同时致力于教育。60年代他在英格兰建立的耶胡迪·梅纽因学校成了天才音乐家的摇篮。著名中国小提琴家胡坤是他门下的高徒。小提琴家吕思清曾就读梅纽因学校三年,受教于玛格丽特·诺里斯女士。
耶胡迪·梅纽因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梅纽因曾去印度举行音乐会,并开始在英国巴斯举办梅纽因音乐节,他从1959—1968年亲自担任巴斯梅纽因音乐节的指挥。1977年,梅纽因在瑞士格施塔德创办了专门培育年轻弦乐演奏人才的国际音乐学院,并在该学院举行一年一度的梅纽因音乐节。从60年代开始,梅纽因越来越多地从事音乐会的指挥,但他近年来已不在公开场合演奏小提琴。梅纽因曾经担任伦敦皇家爱乐乐团副指挥;英国管弦乐团荣誉指挥;华沙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匈牙利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梅纽因和他的老母亲
1929年4月12日晚,年方13岁的梅纽因在柏林演奏厅在柏林交响乐团伴奏下一口气演奏了巴赫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当晚爱因斯坦正在座,叹道:“我现在才知道,天上果然有上帝”。从此梅纽因名声大噪,周游世界演奏。
1929年底,他已经征服了纽约、巴黎、柏林和伦敦,并建立起了自己国际性的声望。1931年,与“留声机唱片公司”(EMI的前身)签订了一项终生的专属录音合同。这一合同一直延续至他的逝世,长达68年之久,这是唱片工业史上一项无人能企及的成就。梅纽因深信音乐是超越一切种族、国家和政治的艺术。
1947年梅纽因到德国为指挥家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演奏,成为纳粹大屠杀后第一个回德国演奏的犹太裔音乐家。
1963年梅纽因在英国伦敦创办耶胡迪·梅纽因学校。
1982年梅纽因出任英国皇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1990年梅纽因荣获格连·古尔德奖。
1999年3月12日在德国柏林逝世。
埃内斯库为梅纽因伴奏钢琴
11岁时,梅纽因结识了罗马尼亚著名音乐家埃乃斯库,他俩的忘年交在音乐界传为佳话。梅纽因曾说:“如果是布希教会了我严谨、精确和权威,那么是埃乃斯库点燃了我的想象力。”1932年,16岁的梅纽因同75岁的英国著名作曲家埃尔加同台演出后者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这部作品最优秀的录音。在以后的岁月中,他还成为苏联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的好友;在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90岁生日庆祝晚会上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而当他1962年再次访问苏联时,不仅将肖斯塔科维奇引为新朋,作曲家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加入了他日益扩展的演出曲目。有人说,梅纽因在音乐界的广泛友谊就是20世纪音乐史的写照。
梅纽因的个人生活虽有波折,但最终却是幸运的。1938年,他娶了一个澳大利亚百万富翁的千金诺拉·尼古拉斯为妻。但确如评论家所分析的,新娘虽然是他母亲选择的,这次不幸的婚姻却成为梅纽因挣脱母亲“围裙的绳索”的手段。
1943年梅纽因与英国皇家舞蹈团的戴安娜·古尔德一见钟情。不久,这位容貌秀丽、身材颀长的芭蕾舞演员便成为梅纽因的终生伴侣。尽管传记作家托尼·帕尔默在其拍摄的纪录片《梅纽因:一个家庭画像》中,称戴安娜是控制梅纽因的第二个“专制女人”,但毫无疑问,梅纽因生命的后50年是在美满的婚姻中度过的。更有一些评论家认为,本来自己也有着远大艺术前程的戴安娜,从一开始就将支持丈夫作为己任。否则,习惯于被人照料的梅纽因虽然仍是伟大的小提琴家,但恐怕难以获得超越音乐世界的更伟大的荣誉。不知是爱情与婚姻还是埃尔加的浪漫主义音乐使他加深了对英国的感情,梅纽因最终于1985年加入英国籍。虽然他早在1965年就被授予荣誉爵士称号,但直到1987年才真正成为勋爵,并于
盘腿拉琴的梅纽因
梅纽因曾3次来华演出和讲学,他的艺术和道德风范给中国音乐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一次是在改革开放后不久的1979年,梅纽因与中央乐团在民族宫剧场演出。作为那次演出的指挥,李德伦先生与梅纽因有过一段亲切的交往。“那次他演奏的曲目有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由我指挥,他自己还边独奏边指挥了莫扎特A大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他还与盛中国共同演奏了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他在排练和演出时都十分认真,他尊重中国艺术家,和我们共同讨论如何达到最好的艺术表现。”李德伦记得,梅纽因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并有相当研究,他的琴盒里总是放着一本德文版的《老子》。
在游览故宫时,他不断地向李德伦提出各种问题。那次访华之后,他们成了好朋友。80年代初,梅纽因邀请李德伦担任巴黎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1997年,梅纽因作为指挥家再次访华,带着他的得意弟子、中国小提琴家胡坤,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这一次,他又到李德伦家重叙旧情,共进晚餐。李德伦以一对夜光杯相送。1997年来华时,他已经81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给“国交”排练时,在指挥台上从不落座,每次自始至终都站着指挥。连很短的休息时间,他也和周围的人讲述着
梅纽因和南非总统曼德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