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国大总统 编辑
中华民国大总统是公元1912年—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国家元首的称呼。初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首任临时大总统为孙中山。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1913年)10月10日后,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民国5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猝逝后,《中华民国约法》被废止,恢复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为不负实际行政责任的国家元首,此制一直延续到民国13年(1924年)11月24日段祺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时为止。中国国民党政府北伐后中华民国大总统一职被国民政府主席取代,后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前从民国37年(1948年)5月国民政府行宪国大之时起,“中华民国总统”一职被再度使用。
中文名:中华民国大总统
外文名: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性质:国家元首
首任总统:袁世凯(民国元年就任)
末任总统:李宗仁(民国三十八年就任)
孙中山
民国37年(公元1948年),蒋介石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中华民国总统”。1949年1月21日,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 1949年败退台湾后,蒋介石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袁世凯
黎元洪

冯国璋

徐世昌

曹锟


李宗仁
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1.孙中山(临时大总统)、2.袁世凯、3.黎元洪、4.冯国璋、5.徐世昌、6.曹锟、7.蒋介石、8.李宗仁(代总统)。后两个为国民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时期,前几个为北洋政府时期。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1912年1月至1913年10月中国国家元首的称呼。首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由1911年12月29日召开的17省代表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上选出。首次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总统府(清朝两江总督署)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也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临时大总统之权责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提出的内阁仿照美国政府制,不设总理,分作九部,由总统提出各部总长、次长,内阁名单如下:
陆军总长:黄兴 ,次长:蒋作宾
海军总长:黄钟瑛,次长:汤芗铭
司法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
财政总长:陈锦涛,次长:王鸿猷
外交总长:王宠惠,次长:魏宸组
内务总长:程德全,次长:居正
教育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
实业总长:张謇 ,次长:马君武
交通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
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
1912年1月22日,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倘若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能宣布赞成共和体制,将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并且推举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
孙文就职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爱新觉罗·溥仪逊位,清朝正式终结,孙中山于是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912年2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选出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职。
袁世凯就职誓词: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大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十日
大总统
中华民国大总统,任期五年,第一任大总统是袁世凯,于1913年选出。袁世凯猝逝后,北洋军阀成为北京政府的实际把持者,大总统不过是傀儡,大多没有实权,实权都在北洋军阀手上。
1924年曹锟辞职后,中华民国大总统一职由国务总理或代总理代行其权,之后由段祺瑞任临时执政,段下野后交由国务院摄行,从颜惠庆复职后的几任内阁再度摄行大总统职权,直到1928年张作霖成立军政府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中华民国大总统名称正式消失。
任次 | 姓名 | 政党或派系 | 就职时间 | 卸任时间 | 备注 |
---|---|---|---|---|---|
1 | 袁世凯 | 北洋军阀 | 1913年10月10日 | 1915年12月12日 | 1915年12月12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复称大总统。 |
1916年3月22日 | 1916年6月6日 | ||||
继任 | 黎元洪 | 进步党 | 1916年6月7日 | 1917年7月1日 | 1917年7月1日张勋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7月12日此政权遭段祺瑞的“讨逆军”推翻。 |
代理总统 | 冯国璋 | 直系军阀 | 1917年7月6日 | 1918年10月10日 | 7月6日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职。 |
2 | 徐世昌 | 皖系军阀 | 1918年10月10日 | 1922年6月2日 | |
国务总理署任总统 | 周自齐 | 交通系 | 1922年6月2日 | 1922年6月11日 | 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摄行大总统职。 |
复任(1) | 黎元洪 | 宪法研究会 | 1922年6月11日 | 1923年6月13日 | |
代理国务总理署任总统 | 高凌霨 | 无党派 | 1923年6月14日 | 1923年10月10日 | 国务院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 |
3 | 曹锟 | 直系军阀 | 1923年10月10日 | 1924年11月2日 | |
代理国务总理署任总统 | 黄郛 | 无党派 | 1924年11月2日 | 1924年11月24日 | 国务院教育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 |
政府临时执政 | 段祺瑞 | 皖系军阀 | 1924年11月24日 | 1926年4月20日 | 1926年4月20日冯玉祥发动驱段兵变,将曹锟释放。5月1日曹锟通电下野,自此以后大总统改为虚位,由国务总理摄行。 |
代理国务总理署任 | 胡惟德 | 无党派 | 1926年4月20日 | 1926年5月13日 | 国务院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临时执政职权。 |
国务总理署任 | 颜惠庆 | 无党派 | 1926年5月13日 | 1926年6月23日 | 1926年5月13日宣布摄行大总统。 |
代理国务总理署任 | 杜锡珪 | 直系军阀 | 1926年6月23日 | 1926年10月1日 | 国务院海军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权。 |
代理国务总理署任 | 顾维钧 | 无党派 | 1926年10月1日 | 1927年1月12日 | 国务院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权(10月1日至12日兼财务总长职)。 |
国务总理署任 | 顾维钧 | 无党派 | 1927年1月12日 | 1927年6月16日 | 国务总理兼国务院外交总长,摄行大总统职权。 |
代国务总理署任 | 胡惟德 | 无党派 | 1927年6月16日 | 1927年6月18日 | 国务院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权。 |
陆海军大元帅 | 张作霖 | 奉系军阀 | 1927年6月18日 | 1928年6月3日 |
|
|
|
|
|
|
|
|
|
|
|
|
非常大总统
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是孙中山在广州于1921年5月5日至1923年3月2日第二次护法时的职任名称。
1921年4月,非常国会开会,取消军政府,组织正式中华民国政府,选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但军政权掌握在陈炯明身上。
任次 | 姓名 | 政党 | 就职时间 | 卸任时间 |
---|---|---|---|---|
1 | 孙中山 | 中国国民党 | 1921年5月5日 | 1923年3月2日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