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编辑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福建组委会承办。于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福建省莆田市举行,内容包括开闭幕式、祈福法会、千僧斋、分论坛、电视论坛等。已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嘉宾将来莆参加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2018年10月30日下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福建省莆田市圆满闭幕。与会佛教代表在闭幕式上宣读《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宣言》,就加强佛教交流、保护文化遗产等内容提出七项倡议。
中文名: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论坛时间:2018年10月28日—30日
论坛地点:中国福建省莆田市
论坛主题:交流互鉴、中道圆融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为“交流互鉴、中道圆融”,这个主题内涵深广,突出了中国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理念。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
天空因群星交辉而美丽壮观,世界因文明多样而丰富多彩。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的源泉。每一种文明都有其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佛教在两千六百多年的和平传播历程中,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中道圆融,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原则。中道,就是破除执着,不走极端,兼顾彼此,超越对立。圆融,就是体认自他同体,打破自我中心,秉持开放心态,包容个性差异。不唯我独尊、不偏执极端、不封闭排他,才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交流沟通、互学互鉴,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与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为此,我们倡议:
一、弘扬佛教中道圆融精神,倡导多样、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积极开展佛教与其他宗教、其他文明的对话,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二、弘扬佛教慈悲和平的教义,阐释众生同体共生、人类休戚相关、全球命运与共的因缘关系,支持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反对冲突对抗、封闭孤立,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三、研究佛教与古代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发挥佛教文化纽带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四、梳理不同国家和地区佛教间的历史关联,总结佛教本土化与全球传播的经验,加强南北传佛教在经典翻译、义理阐释、修行实践、人才培养、弘法事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五、探讨佛教对人类艺术的影响,保护传承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努力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佛教文化成果,丰富发展佛教弘法利生的传播载体与表现形式。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六、弘扬佛教乐善好施、慈悲济世精神,加强各国各地区佛教徒在公益慈善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民生改善,增进众生福祉。七、弘扬佛教依正不二、身土不二的环境思想与环保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建设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
我们真诚呼吁全世界佛教徒共同弘扬中道圆融精神,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精进不息。
“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
“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
“中美欧佛教分论坛”
“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
“中韩日佛教分论坛”
“澜湄流域佛教分论坛”
14:00-15:00 在南湖公园举行共植“同愿林”活动
15:00-15:30 在莆田市美术馆举行展览剪彩仪式
15:30-16:30 举行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
10月29日(星期一)
08:20-08:40 在莆田会展中心二层主会场举行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祈福仪式
08:55-10:10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
10:20-11:20 第一场大会发言
11:40-12:10 千僧斋
13:00-13:10 大会合影
13:30-17:30 第二场大会发言
10月30日(星期二)
08:00-12:00 各分论坛
15:30-17:00 第三场大会发言
17:00-17:30 闭幕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