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 编辑
《湖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员会的机关报。《湖南日报》是湖南省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大报。本报头是1964年毛泽东第三次为题写的报名,10月1日启用。前身为1938年创刊于长沙的《观察日报》。2018年0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2022年8月消息,湖南省首个报纸数字藏品“《湖南日报》创刊号”,由湖南日报社发行,联合利国文交所运营,将于8月15日12时20分在数藏中国平台正式上线发布。
中文名:湖南日报
语种:中文
类别:机关报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员会
编辑单位: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创刊时间:1949年
出版周期:日报
国内刊号:CN43-0001
1939年4月17日,国民党借口登记手续不合,强迫《观察日报》停刊。
《湖南日报》自1949年创刊以来,一直以引导舆论、反映主流为己任,关心、关注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60年来,其与湖南的企事业单位相互扶持,与湖南人民共同成长,如今的《湖南日报》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最贴近社会主流的媒体,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必读报纸,日发行量30多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省14个市州,具有极高的公信力、关注度与美誉度。
2009年是《湖南日报》创刊60周年,是见证湖南省党报发展60年的庆典,更是见证湖南发展60年的伟大庆典。它必将最大程度地聚集注意力,引起全国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千载难逢的宣传机遇。
毛泽东主席第二次为其题写报头
无论是新闻资讯、发行业绩还是广告经营,都以遥遥领先第二位媒体数倍的绝对优势领军湖南传媒。
湖南日报凭借卓越品质和雄厚实力,创造无可比拟的最优性价比。在湖南各大纸媒中,湖南日报的千人成本最低,权威数据79元/千人,是湖南地区最经济、最具竞争实力的媒体之一。
出类拔萃的读者群体;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读者”数量惊人。不乏绝大多数党政官员,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等读者。
凭借更丰富的新闻资讯和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屹立于中国中南地区的权威媒体代表。
毛泽东主席第三次为其题写报头
湖南日报
记者:什么是自办发行?
姚子珩:自办发行又叫自主发行,即自主组建发行网络、发行队伍,自主进行报刊杂志的收订、投递。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自办网络,整合资源,以我为主,多元结合,市场运作,整体营销”原则,实行多元化自主发行。
记者:《湖南日报》为什么要实行自办发行?
姚子珩:实施《湖南日报》发行体制改革,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求的具体实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党刊发行新体制的重要途径,是《湖南日报》拓展地域覆盖、扩大有效发行的重大举措。
记者:自办发行有什么好处?
姚子珩:一是有利于提高投递时效。报纸的投递时效滞后,全省几乎所有乡镇和大部分县城难以看到当天的《湖南日报》,特别是乡村一级,往往要滞后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才能看到报纸。实施自办发行后,由于自己组建了发行队伍,能保证将报纸尽快投递到发行末端,做到县城当日看报,乡镇隔日看报,彻底改变看“周报”、甚至看“半月报”的现状。二是有利于提高发行质量,满足读者需求。报纸就是要有人看、有人读,了解读者需求、熟悉市场行情,这既是提高办报 质量的基础,也是搞好发行工作的关键。实行自办发行后,随着报纸质量评估检测体系的建立,报社能更准确地把握读者的阅读取向,及时调整办报思路,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贴近性和可读性,从质到量满足市场需求、满足读者需要。三是有利于提高宣传水平,提高办报质量。自办发行后,报社更直接面对市场、面对读者,能够建立更广泛、更快捷、更准确的信息反馈机制,强化互动,高度对接读者市场。这对于提高办报质量,强化政治功能,更好地发挥党报舆论宣传工具作用,服从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更好地宣传各级各部门的新成就、新风貌,都是大有裨益的。
实行自办发行还有利于调整报纸发行结构、扩大发行数量等。据了解,南方日报、广西日报等兄弟省区党报实行自主发行以后,有效地克服了以往发行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