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 编辑

甘肃省平凉市代管县级市

华亭市华亭市

华亭市,甘肃省辖县级市,由平市代管,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东经106°21′至106°53′、北纬35°01′至35°24′之间。 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华亭市辖1个街道、7个镇、3个乡, 常住人口17.91万人。

北魏普泰二年(532年),因战事之需,筑城置华亭镇,因皇甫山麓有华尖山亭而得名。1955年,华亭市隶属平凉专区。1958年12月,撤县并入平凉市。宝(鸡)中(卫)、天(水)平(凉)铁路、省道203、304线和宝(鸡)平(凉)、天(水)平(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华亭市内设有的景点有米家沟生态园、双凤山等。 华亭素有“煤城瓷都”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华亭市是甘肃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和工业重镇,是全国十三个产煤基地、西北三大产煤基地之一。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政府批准华亭市正式退出贫困县。

2022年,华亭市地区生产总值101.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7亿元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67.30亿元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25.39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5:66.32:25.0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625元,比上年增长10.3%。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2.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6.55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26.61亿元,增长6.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华亭市

外文名:Huating City

行政区划代码:6208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 甘肃省 平凉市

地理位置:平凉市东部

面积:1183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7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东华镇

电话区号:0933

邮政编码:744100

气候条件:温带湿润性气候

人口数量:17.91 万(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莲花湖、莲花台森林公园、石拱寺

火车站:安口窑站、安口南站、神峪河站

车牌代码:甘L

地区生产总值:102.35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华亭华亭

华亭市境内出土文物表明,原始社会就有人群在华亭市境内生息繁衍。

商朝,今华亭南部为芮国,后并于周。

周朝,周孝王时属于秦(汧邑)后被戎侵,周平王八年(前763年),秦复控制。今华亭北部,商末为卢国,后为戎那地,属义渠。周郝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灭义渠,置北地郡,在戎那邑置朝那县,华亭县北部属之。

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华亭南部属汧),隶内史;北部属朝那,隶北地郡。

汉朝,西汉景帝(前156—前141年)时,广设牧马苑,在今华亭建呼池苑。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析朝那县东南置泾阳县,华亭北部属之。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华亭北部仍属朝那。平帝元始二年(2年),发生灾荒,罢呼池苑,设安民县,安置流民,东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废。华亭南部仍属汧,隶右扶风。

三国,今华亭属魏,北部属安定郡朝那县(曾一度归蜀,后复归魏),南部属扶风郡汧县。

西晋,未变。东晋十六国,前秦、后秦(351年—417年),在华亭县西部(今华亭县西部)设平凉郡。

南北朝,北魏移鹑阴县于今华亭县西部,为平凉郡。普泰二年(532年),筑城置华亭镇,属东秦州。北周,废鹑阴县。

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置华亭县,属安定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华亭县属陇州。垂拱二年(686年),更名亭川县(《新唐书》载为华川县);神龙元年(705年),复故名。广德元年(763年),华亭陷于吐蕃,永泰二年(766年)收复。大历八年(773年),在华亭置义宁军。元和三年(808年)并华亭入汧县,为神策军地,仍属陇州。

五代十国,后唐同光元年(923年),以原华亭地置义州。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复置华亭县,为义州治。

宋朝,初华亭县属义州,隶秦凤路。乾德二年(964年)析华亭县西北部置安化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义州为仪州。淳化中(992年前后),划归凤翔府的崇信县属仪州。熙宁五年(1072年)废仪州,华亭、安化、崇信三县属渭州,仍隶秦凤路。

金,改渭州为平凉府,华亭县属平凉府,隶凤翔路。

元朝,并化平(原安化)入华亭县,属平凉府,隶陕西行中书省巩昌路。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华亭属平凉府,隶陕西布政使司。

清朝,初华亭随平凉府陕西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为巩昌布政使,康熙七年(1668年)又改为甘肃布政使司。

民国二年(1913年),华亭县属甘肃省陇东道,旋改泾原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泾原行政区,未久撤行政区,直属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29日,华亭县解放,属平凉区。

1955年,属平凉专区。

1958年4月,崇信县并入华亭县,12月华亭县并入平凉市。

1961年12月,恢复华亭县,仍属平凉专区。

1969年,属平凉地区。

2002年6月,平凉地区撤地设市,华亭县属地级平凉市。

2018年8月,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意甘肃省撤销华亭县,设立县级华亭市,以原华亭县的行政区域为华亭市的行政区域,华亭市人民政府驻东华镇东大街529号。华亭市由省直辖,平凉市代管。

华亭县概貌及景点

2018年12月18日,华亭市成立大会在华亭影剧院举行。会上,省民政厅党组成员蔡仲爱宣读《民政部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华亭县设立县级华亭市的批复》;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人事工委副主任穆忠勤宣读《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华亭撤县设市有关问题的决定》。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华亭市辖1个街道、7个镇、3个乡:东华街道、东华镇、安口镇、西华镇、马峡镇、策底镇、上关镇、河西镇、神峪乡、山寨乡、砚峡乡。市政府驻东华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华亭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东经106°21′至106°53′、北纬35°01′至35°24′之间。县域东西长44.31千米,南北宽39.5千米,总面积1183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面积26.7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15.4平方千米。城市驻地东华镇,交通便利,北距平凉市55千米,西至省会兰州市395千米,南到咸阳国际机场290千米。

华亭县政府

地质

华亭市在鄂尔多斯地台西南缘,地质构造属祁吕贺“山一字形构造体系的脊柱——贺兰褶带的南端和陇西旋转构造体系的六盘山旋回褶带的复合部位。包含六盘山坳陷体和鄂尔多斯地台。

地层分布自下而上,有震旦系、奥陶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出露岩性多样,有砾岩、夹砂岩、石灰岩、页岩、砂页岩、长石岩、片麻岩及砂岩。在风力、水力、温度等自然营力的交互作用下,风化成块粒大小不同的松散体,加上关山截持散落的黄土母质,在新生代第三、第四纪形成砂砾层和红、黄土母质层,成为华亭土地的母床。

地貌地形

华亭市六盘山东侧大断裂,形成白垩系地层以南斜形式向东南倾斜,形成起伏不平的黄土丘陵和土石群山组成的地貌。六盘山南延部分的关山(小陇山)纵贯县西,主脉自山寨中嘴梁起,至上关海龙山地焦坡止,全长32.8 千米,海拔1500~2748.6米。中嘴梁、大梁、牛心山、五台山、赵家山等均在2500米以上。山势雄伟陡峻,一般坡度26~60度。关山分支遍布全县,较大支岭有三乡山、双凤山、皇甫山、朝那山。

土壤

华亭市土壤受气候、母质、地形、植被、成土先后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土壤的复域性和土类的多样性。按照国家的四级分类制,共分为7个土类、8个亚类、13个土属、26个土种。

气候

华亭县华亭县

华亭市属温带大陆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8℃,1月平均气温-6.0℃,极端最低气温-30.2℃(1991年12月28 日);7月平均气温20.2℃,极端最高气温36.4℃(1973 年8月3日)。最低月均气温-14.4℃(198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9.2℃(200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9℃。生长期年平均180天,无霜期年平均153天,最长达191天,最短为11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72.3小时,年总辐射123.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40天(一般为3月11日~11月5日)。年平均降水量579.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4.7天,最多达139天(1988年),最少为81天(200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907.0毫米(1975 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49.7毫米(199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气温

2022年,华亭市平均气温9.0℃,年最高气温达到35℃。年日照时数1999.3小时,比上年增加47.7小时。年降水量510毫米,比上年减少200.2毫米。7月降水量最多,达到116毫米。

地温

华亭市地面温度年均10.5℃,比年均气温高2.8℃。最热月(7月)平均地温24.5℃,最冷月(1月)平均一4.9℃。

水文

华亭市境内属汭河、黑河和汗河的发源地,境内河道均属黄河流域,树枝形河网水道密布全县。汭河分布在县境中部,较大支流有四条:南川河、南河、北河、策底河。县内总长113.2千米,东经崇信入泾河。汭河流域面积856.2平方千米,有长5千米以上文沟26条,5千米以下毛沟309条。河床比降1/56~1/133,年均流量每秒4立方米,年均径流量1.3亿立方米。神峪河分布于县境南部,系黑河上游。发源于上关陈家河和楞坎秋林河,县境内称神峪河,由柳家河出境入崇信。县内长26千米,流域面积157.7平方千米,有长5千米以上文沟6条,5千米以下毛沟120条。河床比降1/125,年均流量每秒0.5立方米,年均径流量0.2亿立方米。上关河分布在县西南部。发源于上关水眼子,经半川入陇县秀水,汇入涸河。境内长10千米,流域面积32.2平方千米。有长5千米以上支沟2条,5千米以下毛沟13条。河床比降1/70,年均流量每秒0.2立方米,年均径流量0.1亿立方米。麻庵河分布在县西南部。发源于马峡燕麦河和长沟,由关山山麓5条支流汇成,经南庄入陇县唐家河,为汗河源头。境内长23千米,流域面积157.3平方千米。有长5千米以上文沟7条,5千米以下毛沟97条。河床比降1/28.6,年均流量每秒0.2立方米,年均径流量0.4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编辑

矿藏资源

华亭市素有“煤城瓷镇”之称。主要矿藏有煤炭、陶土、坩坭、石灰石、石英砂等。煤炭储量丰富,探明储量33.7亿吨,煤田总面积134平方千米,煤层平均厚度32.7米。陶土分布在安口、砚峡、策底等乡镇,储量达到24.9万吨。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甘肃 华亭

华亭市境内(含关山林业总场)有林65.07万亩,其中天然林29.2万亩,人工林22.87万亩,灌木林13万亩。国营和集体林场木材总蓄积量204.21万立方米。树种有40科、75属、146种。主要用材树有青榈、红桦、白桦、山杨、白杨、椴树、洋槐等。灌木林主要有榛子、忍冬、胡枝子、沙棘、河柳、蔷薇等。

华亭市境内林草丰茂,植被良好,植物种类达400多种,有核桃、中药材、大豆、大麻、黑木耳、蕨菜等农副产品多达318种。境内有野生中药材208种,规模种植的大黄、独活、当归、党参、柴胡等道地中药材50余种。天然林和人工林地12.9万亩,草场38万亩,森林覆盖率37.7%,是陇东优质肉牛、核桃和中药材生产基地。

动物资源

华亭市最珍稀的兽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梅花鹿,二级保护动物麝、猞猁、银鬃羊、水獭、豺、鲵(娃娃鱼);禽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二级保护动物大鸨、鸳鸯、锦鸡、白露、灰鹤等。麻庵河还有罕见的桃花鱼。普通动物有草彪、草鹿、狼、狐狸、獾、野猪、刺猬、红狐、黄鼬、青鼬、松鼠、旱獭、穿山甲等;禽类有环颈雉、啄木鸟、大山雀、猫头鹰、山鹰、鹞子、画眉、黄鹂、杜鹃、野鸭、白头鸟、鹌鹑等;其它如蛇、鳖、鱼、虾等。

土地资源

华亭市总土地面积1779825亩,绝大部分处在丘陵坡面,仅一小部分在川台低丘区,坡度平缓。按海拔高度分:1226—1500米的477015亩,占26.8%;1501—1800米的766132亩,占43.05%,1801—2100米的279034亩,占15.68%;2101米以上的257644亩,占14.47%。垂直差异非常明显,海拔最低点1226米和最高点2748.6米之间,相对高差1522.6米。

水资源

华亭市地表水主要来源于雨(雪)水,一部分由地面流入河川,一部分渗入基岩裂隙孔隙后,再以泉水形式流出地面,成为各流域的长流水。径流深的分布,以山区为最高值,向山麓及东北方向逐渐减少,最大值250毫米,最小值90毫米,平均151.2毫米。全年河川径流总量1.825亿立方米(油河1.264亿立方米,神峪河0.161亿立方米,上关河0.05亿立方米,麻庵河0.35亿立方米)。由于受降水,特别是暴雨等因素的影响,年内分布很不均匀。7至10月为丰水期,径流量1.135亿立方米,占全年总流量的62.19%,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径流量0.32亿立方米,占17.54%;4至6月和11月为平水期,径流量0.37亿立方米,占20.27%。

华亭地下水的形成有三大类:第一类为第四系松散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为河谷、沟谷地区砂卵砾石层孔隙潜水和丘陵梁峁地区黄土层孔隙潜水。第二类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赋于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中,以承压水为主,并在表层风化裂隙中贮有潜水。第三类为碳酸盐裂隙溶洞水。分布在山寨野狐峡、马峡残梁附近及海龙山一带。地下水总量0.82亿立方米,除以泉水形式流出汇入河川径流的0.24亿立方米外,地下水资源为0.58亿立方米。

2022年,华亭市水资源总量1.89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3426.8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生活用水量813.32万立方米,增长8.2%;工业用水量1598.86万立方米,增长7.4%;农业用水量949.85万立方米,增长19.4%;生态用水量64.85万立方米,增长298.1%。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华亭市是汉民族与回民族杂居区。华亭有汉族、回族以外,还有满族、蒙族、藏族、侗族、布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华亭市常住人口为182449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9.87%。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0.68%;15~59岁人口占63.48%;60岁及以上人口占15.84%;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15%。

人口数量人口数量

2022年末,华亭市常住人口17.91万人,比上年减少0.01万人,城镇人口11.3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63.28%,比上年末提高3.69个百分点。

语言

华亭市方言属官话方言(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区陇东片,语音有24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和34个韵母(包括儿化韵母)。在读音上,与普通话比较,第三声较少,第四声较多,重音明显,且有声母混读、韵母混读和声、韵同时混读现象。

民族

华亭市由汉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藏族、东乡族等15个民族。 其中回、满、藏等2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14.14%,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地区。

宗教信仰

华亭市历史上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伊斯兰教人数最多。

道教

道教在华亭活动普遍,传入时间无考。华亭有正一教华山派、全真教龙门派2个派系。1989年甘肃省宗教局批准开放,成立华亭县药王洞道教管理委员会。2005年12月,成立华亭县道教协会。

佛教

佛教在北魏中晚期(公元420~534年)传入华亭。1988年,经甘肃省宗教局批准开放万佛寺。2006年3月,经平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开放华亭县玉佛寺。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信教群众称“穆斯林”。随回族迁徙而传入华亭,有一个“格底目”教派和一个“哲赫忍耶”门宦。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县内首座清真南寺在县城东关建成。

天主教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并尊玛丽亚为圣母,清宣统元年(1909年)传入华亭。

基督教

基督教信仰神和天国,提倡包容、进步精神,1921年传入华亭。

经济

编辑

综述

华亭东城区夜景华亭东城区夜景

2022年,华亭市地区生产总值101.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7亿元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67.30亿元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25.39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5:66.32:25.0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625元,比上年增长10.3%。2022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23.4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1%,比重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710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4.7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2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2009户,其中企业2996户,个体工商户867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42户。

2022年,华亭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02%。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8.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8.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7%。

2022年,华亭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税收完成6.7亿元,增长18.1%;非税收入完成0.89亿元,下降36.7%;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3.3亿元,增长13.3%;企业所得税0.84亿元,增长1.6倍;个人所得税729万元,下降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4亿元,增长8.4%。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学技术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1.8%、7.7%、1.1%、36.5%、和121.5%。

2022年,华亭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29.64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85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3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39,比上年缩小0.08。

第一产业

2022年,华亭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1828.4亩,比上年增加951.4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3827.9亩,增加16186.9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37693.4亩,中药材种植面积47861.5亩,增加11799.5亩。

2022年,华亭市粮食产量77502.16吨,比上年增长0.34%。其中夏粮产量20390.86吨,增长2.3%;秋粮产量56911.3吨,下降0.5%。全年蔬菜产量59544.91吨,比上年增长7.4%。中药材产量20629.25吨,增产26.6%。油料产量2969.17吨,比上年增长10.8%

2022年,华亭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0974.89吨,比上年增长5.5%。年末大牲畜存栏6.34万头(匹),增长12.2%。牛存栏6.25万头,增长11.6%;出栏5.29万头,增长6.2%。猪存栏3.06万头,增长10.5%;出栏5.5万头,增长5.2%。羊存栏2.16万只,增长2.0%;出栏3.73万只,增长4.2%。

2022年,华亭市农村用电量3011.94万千瓦时,增长1.5%。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12800.78吨,下降3.5%。塑料薄膜使用量750.57吨,增长14.1%。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1 万亩,总产量7.83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9.63万亩,同比增长 0.3 %;产量1.97万吨,同比下降3.3%;玉米播种面积9.8万亩,同比增长2.9%;产量3.87万吨,同比增长3.1%;薯类播种面积4.45万亩,同比增长0.5%;产量1.25万吨,同比增长3.1%;油料种植面积1.60万亩,同比增长0.8%;产量0.23万吨,同比下降21.9%;蔬菜种面积3.81万亩,同比增长4.5%;产量6.34万吨,同比增长6.4%。药材种植面积5.16万亩,同比增长7.9%;产量2.23万吨,同比增长8.1%;瓜果种植面积0.32万亩,同比增长67.3%;产量0.88万吨,同比增长69.9%。牛、羊存栏同比增长4.4%、2.3%、猪,牛、羊、猪、家禽出栏分别增长5.8%、8.2%、9.3%、8.7%;中蜂7685箱,同比增长36.7%;鹿(林麝)1218只,同比增长68.9%。

第二产业

华亭形成了以煤电化为主导,陶瓷、建材、冶金、装备制造为补充的新型工业格局,是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

2022年,华亭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65.55亿元,增长11.5%;制造业增加值0.16亿元,下降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0.84亿元,增长0.7%。

2022年,华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9.2%,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65.7%,私营及其他企业增加值增长1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1.4亿元,增长10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3.52元,比上年降低2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5.2%。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制造业(包括非煤、甲醇)增加值同比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4%。从产品产量看,全年煤炭产量1434.31万吨,同比下降5.1%;甲醇产量56.06万吨,同比下降1.9%;发电量14.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9%;商品混凝土产量14.4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0.4%;石灰产量6.97万吨,同比下降23.6%。

第三产业

华亭华亭

2022年,华亭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1亿元,下降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84亿元,下降3.2%;金融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10%;房地产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8%。

2022年,华亭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40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年完成邮政寄递业务49347件,增长17.9%,其中函件业务完成2732件,增长0.5%;订销报刊杂志371万份,增长26.2%。普通包裹业务39245件,增长9662.4%;快递业务52948件,增长167.5%。

2022年,华亭市电信业务总量14070.67万元,增长28.8%。年末电话用户28.93万户,增长5.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05万户,增长1.5%,移动电话用户26.89万户,增长6.1%。全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72万户,增长9.9%。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43420个,移动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为96部/百人,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为69部/百人。

2022年,华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41亿元,增长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0亿元,增长1.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4.18亿元,下降3.4%;餐饮营业额2.63亿元,增长44.4%。

2022年,华亭市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5.19亿元,比上年增长4.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0.44亿元,增长3.1%;住宿业营业额0.26亿元,下降10.9%;餐饮业营业额4.68亿元,增长2.5%。

2022年,华亭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吃穿用类增长8.4%,其中粮油、食品类下降3.4%,饮料类下降2.2%,烟酒类增长21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下降3.9%,日用品类增长1.3%。

2022年,华亭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01.66万元,比上年增长151.4%,全为出口总额,无进口额。

2022年,华亭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4.87亿元,增长15.7%,共实施招商引资新、续建项目54个,其中省外项目31个,到位资金25.33亿元,增长95.8%。

2022年,华亭市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7.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比上年增加4个;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4个,比上年增加1个,完成投资额下降17.6%;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60个,与上年持平,完成投资额增长38.1%;房地产项目3个,比上年增长1个,完成投资额增长118.7%。

2022年,华亭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18.7%。房屋施工面积26.84万平方米,增长2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4.21万平方米,增长24.9%。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5.69万平方米,增长24.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48万平方米,增长25.6%。商品房销售面积12.3万平方米,增长1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06平方米。全年城镇棚户区改造212套,完成动态新增危房改造户10户。

2022年,华亭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820.2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820.22万元,增长22.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45670.69万元,增长5.7%,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0046.21万元,增长3.3%。存贷比为53.6%。

2022年,华亭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2068.25万元,比上年下降5.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220.57万元,增长12.7%。

政治

编辑
领导组成

景晓东

华亭市委书记

张晓刚

华亭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张骞

华亭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行政学校)校长(兼)

学民

华亭市委副书记(挂职)

杨本县

华亭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正县级)

截至2022年5月

交通运输

编辑

华亭市内,宝(鸡)中(卫)、天(水)平(凉)铁路、省道203、304线和宝(鸡)平(凉)、天(水)平(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境内铁路总里程68.6千米,公路总里程686.63千米。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华亭市争取省列科技项目1个,争取省列项目落实资金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实施市列科技项目3项,争取市列科技项目经费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4%。

教育事业

魅力华亭

2022年,华亭市共有各类学校175所,比上年减少2个。其中幼儿园87所,小学76所,初中8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独立高中1所。全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41人,在校生2008人,毕业生437人;普通高中招生1481人,在校生3943人,毕业生1189人;初中招生2875人,在校生8195人,毕业生2497人;普通小学在校1545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176人。全市参加高考考生1246人,上线人数1240人,上线率99.5%。本科一批上线479人,上线率38.4%;本科上线1075人,上线率86.3%;专科高职上线165人,上线率13.2%。

文化事业

2022年,华亭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60个。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各1个。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450.29公里,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67万户。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华亭市共有大型体育场地2个,体育场地面积20.1万平方米,全年举办1次3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环保事业

2022年,华亭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7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7微克/立方米和19微克/立方米。全市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汭河全年水质综合评价、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要求。

医疗卫生

2022年,华亭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0个。其中,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7个,村卫生室119个,社区服务站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80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01人,注册护士743人,药师74人,技师132人,其他259人。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144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57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华亭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20854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岁及以上人口)88857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1997人,参加生育保险12220人。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153084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7426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658人,全年医疗救助12107人次。

截至2022年末,华亭市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268人,比上年增加1828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383人,比上年增加19041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716人,比上年增加720人 。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6523.03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31821.05万元。

截至2022年末,华亭市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736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805人。全年临时救助1.38万人次,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709人。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个,养老机构总床位数207张,供养老人168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共16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个,社区服务站26个,农村互助性养老设施122个,城市社区养老照料机构1个。

2022年,华亭市新增就业3848人,其中新增城镇就业350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5266人,其中,省外输转8854人,省内输转26412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

华亭市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古遗址64处、古建筑4处、古墓葬10处、石窟寺及石刻19处、化石点8处、当代工业遗址3处。

华亭市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朝代

类型

级别

公布批次

石拱寺石窟

北魏至隋

石窟寺及石刻

国家级

第七批

铜场沟铜矿址

宋至明

古遗址

省级

第五批

建沟石佛群

金至明

石窟寺及石刻

省级

第五批

华亭盘龙寺塔

明代

古建筑

省级

第五批

安口杨家沟瓷窑址

宋至清

古遗址

省级

第五批

备注:名单不全

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位于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石拱寺社的石崖上。石窟东西长120米,距地表高5~10米。始凿于北魏晚期(386~534年),西魏、隋代续凿,现存15个窟龛,造像250余身。

石拱寺窟龛形制多样,其中,北朝洞窟多三壁三龛窟,造像分圆雕和浮雕两种,造像题材有三世佛、菩萨、弟子、飞天、力士、供养人等。石拱寺石窟经明代嘉靖年“敕旨火化”和清代同治年焚烧及民族纠纷中人为破坏,现存造像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石拱寺石窟开凿时代早,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与麦积山石窟相呼应,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文化线路中东段的重要节点,是北朝时期陇山周围佛教及历史、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材料。

铜场沟铜矿址

矿址位于华亭县麻庵乡三角城村铜场沟内。是一处开采铜矿石的矿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矿址和料场两部分,原有露天矿坑20口,矿井1口。井呈方形,边长1、深2米。附近有3处矿石、炼渣堆积场,沟内有冶炼残渣。 采集有石臼和青花、黑釉瓷碗、碟残片。据《宋史》记载:“庆历年间,陕西都转运使张奎,採仪州竹尖岭之铜铸钱”系指该矿。矿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宋代陇东的经济发展和手工业状况有重要价值。

华亭盘龙寺塔

盘龙寺塔位于华亭县西华乡贺寨村北50米。塔原在云峰山后盘龙寺旧址,寺已毁。现被迁至现址。塔通高3.87米,共十层,通体用十块石料套装组成,塔基呈四方形,四面刻鹿、麒麟等。第二层呈八角形,五层、七层呈圆形,三层均刻仰莲纹花瓣,第三层呈椭圆形,刻有纹饰,第六层呈四方形,四面刻有铭文,西面阴刻楷书:“重修盘龙寺”、“明隆庆二年”,东面刻“凤翔县洪水寨秦水孝等人刻制”,南北刻捐资人姓名。塔刹为宝瓶状。保存较好,对研究造塔史、造塔技术和工艺美术史有重要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亭曲子戏

华亭曲子戏

华亭曲子戏,是一种流传于甘肃省华亭市的汉族传统戏剧,又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等,具有元曲杂剧的历史遗留痕迹,唱腔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常用曲调有100个左右,以《前月调》、《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为平凉市所独有,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甘肃平凉、庆阳地区,其主要的艺术特征是比例紧凑夸张,以明线为主,着色简单明快,尤重图案变化的装饰。同时,它雕刻精细,风格古雅,兼收并融陇东民间剪纸、石刻、雕塑等艺术手法,创造了它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造型和风格。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皮影的制作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廓俊俏有神,头部造型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

习俗文化

节日习俗

华亭市境内汉族习俗农历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燎疳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十月初一等。回族的节令有尔德节、圣纪、古尔邦节等。

燎疳节是正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天黑后,大人们在大门旁堆上蒿草或其他燃料,待插上“燎疳娃娃”,把扯下的对联、门神也投入其中一并点燃,投入香表、鞭炮等,随后,男女老少相继跨越火堆,寓意燎消晦气。火熄后,用扫帚拍打或用铁锹把燃剩的带火星的灰烬轻轻的扬起,预测当年农作物收成好坏。

婚俗

华亭市汉族婚俗沿习“六礼”传承至今,其主要程序为:提亲、看家、研礼、订婚、追结(节)、娶亲、完婚。

回族订婚或结婚,一般选在聚礼(星期五)或其先一天,订婚前由男方央媒人至女方家提亲。女方如表同意,男方即托媒人先给女方送“开口茶”,然后研究聘礼(通称“迈海勒”)。商议已定,互相作揖说“色兰”,表示婚姻已定。随后,男方邀请媒人和近亲好友到女方家送彩礼,给女方近亲和舅家送“四合礼”(四色礼品),一般以茶为主,附带其他,女方设宴招待,俗称“道喜”。结婚之日,新郎由亲友中的新婚者陪伴,称为“陪客”,二人皆披红戴花,侍立迎客,亲友送贺礼。婚礼上请阿訇证婚,念“依扎布”(证婚词),检验结婚证,宴席上摆放核桃、红枣、花生(喜果),寓意家庭和睦、早生贵子。由阿訇宣讲咏诵《古兰经》。待客期间,来客给男方父母与近亲脸上涂红抹黑,嬉闹取乐,取其大洗(喜)之意。晚上,由同辈、朋友和同学“要房”(闹洞房)。耍房结束后,由同辈姐妹用核桃、枣儿、花生、糖“撒床”,取早生贵子之意。

特产美食

编辑

特产

华亭核桃,华亭大黄, 土鸡蛋、瓷盘画、核桃工艺品、金银花。

川芎,华亭野生蘑菇。

美食

洋芋搅团,搅团为诸葛亮发明的军中美食,又称水围城。平凉盛产洋芋,平凉人把平凉特产马铃薯和搅团制作的工艺结合起来,女人将洋芋洗净、蒸熟剥皮,放到砸洋芋的木槽里,男人便抡起木锤用力去砸,几十颗洋芋慢慢成为颇有粘度的一大团洋芋泥。这便是洋芋搅团了,配以酸辣汤汁,经过洗、蒸、剥、晾、打、调六道工序制作而成洋芋搅团柔韧爽滑。

洋芋搅团洋芋搅团

糁饭,先把水烧开,倒入适量的玉米糁子,边煮边搅。待有七成熟,均匀撒入玉米面,若想糁饭味道更加鲜美,可加入适量的大米或洋芋疙瘩一起搅拌,直到糁饭成为糊状,盖上锅,文火慢煮。

糁饭糁饭

罐罐茶,每天早起,先然一盆火,架上华亭自产的炭——用炭熬茶,烟少,火力足,不像用柴,火力弱,还得时时添火。取来茶叶、茶盅,灌一壶凉水,从柜脚边拿出茶罐——安口窑出产的一种砂器,通体黑亮,高约10厘米,口径约4厘米,腹部有把,口部有流。用砂罐熬茶,茶开后不溢,离火候保温——待火烧旺,将火盆端到炕上,开始熬茶。

罐罐茶罐罐茶

核桃饺子,是华亭市远近闻名的小吃,馅料是由核桃仁碾压制成。先将核桃破皮,取出仁,用温火煨烤至淡黄飘香,去核桃上细皮,再将核桃仁擀成泥状,加上盐,与豆腐等配菜搅合伴匀然后拌上葱姜末、清油和调料。再擀面皮包上做好的馅。煮熟即可食用。

核桃饺子核桃饺子

洋芋粉,是配肉的佳品。每年腊月,农家杀猪钱都要做洋芋粉。把洋芋洗净,找个瓷盆,将“洋芋粉擦子”架在盆上,拿洋芋在擦子上磨细,呈糊状。磨有一盆时,把洋芋粉中的水分用衬布虑掉。向锅中倒少量油,加热,开始摊烙。烙前也可以在洋芋糊中加少量面粉。烙成的洋芋粉呈饼状,比一般的面饼更大、更薄,呈焦黄,口感酥软。

洋芋粉洋芋粉

花馍馍,就是做成各种形状、印上花纹烙成的饼子。和好面,将面饼擀成各种模样,然后在上面印制花纹。可以用顶针印梅花纹,用竹签印菊花纹等等。

花馍馍花馍馍

风景名胜

编辑

米家沟生态园,位于华亭市东峡林场西侧,占地2800多亩,距城区5千米,交通便利。景区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7-8℃,森林覆盖率67.6%,植被丰茂,林壑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

米家沟生态园米家沟生态园

双凤山,为国家3A级景区,位于甘肃省华亭市区南,因状若叠翅双凤翱翔于山巅水滨之上而得名。公园在原有人工松林的基础上,不断定植银杏、桧柏、樱花、紫槿等名贵风景树种,筑坝拦河形成了2.66万平方米的休闲观赏水域。形成公园广场、儿童乐园、成人游乐场、滨河路休闲区、山间游览区、佛教游览区六个功能区。

双凤山双凤山

海龙洞,位于华亭市南部上关乡碾子沟海龙山上。山崖上有一洞,为“喀斯特”溶洞,面积约55平方千米,洞长60多米。洞内有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小溪穿洞而出,内有三个水潭,上架浮桥,可步入后潭。

海龙洞海龙洞

石拱寺,始建于北魏晚期,距今已经1600多年。2013年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窟群坐北向南,开凿于北魏延昌元年(512年),依崖开窟,窟释分布于东西约120米长的沙质石崖上,现存窟龛14个。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有一座高四米,长三十六米的水泥栈道。

石拱寺石拱寺

陇山,全长80余千米,横跨三省(区)八县,北起宁夏固原,南至陕西陇县。全山系共有3个高峰,北段的最高峰为今称六盘山南的“米缸山”,海拔高度2924米;中段为今称“桃木山”的主峰,海拔高度2857米;南段为今称“五台山”的主峰,海拔高度2749米。

关山关山

野狐峡,位于关山脚下的华亭市山寨乡和河西乡之间,峡谷长约1千米,最宽处50米,窄处不到10米,因入口右侧岩壁溶缝中石灰溶岩积淀而成的一只状似无头狐狸而得名。峡谷两侧的岩石,一侧凸出来,另一侧则凹进去,整个峡谷约一千米之地,处处如此,两面岩石凹凸有序,犬牙交错,地形地貌是地震形成的一条裂谷带。

野狐峡野狐峡

莲花台森林公园,位于华亭市西部的关山林海之中,相传为皇帝祭天的地方。动、植物资源丰富,有9个系列400多个品种;文化遗迹甚多,有古铜矿(唐敬德开采)遗址2处、古栈道遗址2处、石刻21处、佛像20尊、庙宇多处,迄今发现的秦在雍所建五寺中的古“上寺”、“下寺”遗址就在此处。

莲花台森林公园莲花台森林公园

著名人物

编辑

皇甫嵩(119年—192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人,东汉度辽将军皇甫规兄之长子。父皇甫节,雁门太守。皇甫嵩少年有志,好诗书,习弓马,文武兼优。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闻其才数聘,未应。灵帝光和三年(180年),下诏征为义郎,任北地太守。后任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太尉等要职,故都乡侯、槐里侯。

赵时春(1509年一1568年),字景仁,号浚谷先生,平凉县人,历任刑部主事,翰林院编修、校书,山东按察副使,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提督等职。

杜如桐(1922年一1996年),甘肃省华亭县安口镇人,中国工业美术协会、全国陶艺艺术协会、甘肃美术艺术学会会员。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8月,华亭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华亭市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

2021年4月,华亭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7月15日,华亭市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华亭市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下一篇 庄浪县

上一篇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