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剧 编辑
正剧(Serious drama)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在悲剧与喜剧之后形成的第三种,其叙述手段以文字为主。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起初遭到古典主义者的否定。
中文名:正剧
外文名:Serious drama
类别:戏剧形式,表演形式,演出
叙述手段:以文字为主
别名:严肃剧、悲喜剧
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和剧作家博马舍称这种戏剧为“严肃剧”,进行大力倡导。
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在悲剧与喜剧之后形成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从古代希腊到古典主义时期,悲剧与喜剧作为两种戏剧体裁界分严格,不能混淆。但是,在这期间出现的某些戏剧作品,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却很难归属于悲剧或喜剧。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狄德罗写了剧本《私生子》,并阐明建立严肃剧的主张,指出严肃剧界于“两个极端类型的戏剧种类之间”,这类作品“题材必须是重要的;剧情要简单和带有家庭性质,而且一定要和现实生活很接近”。他所说的“严肃剧”,也就是后世的正剧。黑格尔把这种戏剧体裁界定为“把悲剧的掌握方式和喜剧的掌握方式调解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较深刻的方式”。但是,所谓“调解”并非指两者相加。在正剧中,生活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往往同时作为表现的对象,正剧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把历史的必然要求作为自己的目的,具有明确的自觉意识,但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这种要求有实现的可能性,喜剧人物把失去合理性和意义的要求作为现实的目的去追求,在正剧中,这种要求则要被否定。正因为如此,人物的命运、事件的结局在正剧中则是有完满性。正剧主人公的自觉意识不仅表现在为实现目的而付出的行动,也表现在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因而往往经历着内在精神世界的斗争。
在中国古典戏曲中,众多的公案戏、家庭伦理戏、爱情戏以及表现下层人民与达官贵人、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剧目,都可以归于正剧。在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中,正剧是一种重要的体裁。
典型特征
正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它既指完美的收场、幸福的结局,又指生活的肯定方面或生活的否定方面。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追求着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不同的是,这种要求在悲剧中不可能实现,而在正剧中则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在喜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被当做现实的目的而被追求着,而在正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则被否定掉。
正剧人物现实地实现着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创造着生活。他们既具有悲剧人物那种严肃的旨意、真诚的信念、深刻的思想情绪、为所追求的目的而献身的精神,又具有喜剧人物那种自信自足的性格。正剧人物也可能有他的局限性、有他的缺陷,但他们不像喜剧人物那样对自己毫无所知,而把自己置于自觉意识的对立面加以审视,加以批判,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进着。
其他特征
其一,它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过去的悲剧通常只表现身份高贵的帝王将相。喜剧则表现卑贱者。正剧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拮取自己的表现对象。
其二,正剧可以表现更为复杂丰富的性格与情感。它既可以包含悲剧的崇高和喜剧的滑稽,也可以表现更细 致复杂的情感,比如曹禺的《北京人》被研究者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悲喜剧(正剧)。愫芳的崇高和江泰的滑稽同样都是非常感人的。
其三,根据狄德罗的看法,正剧应该具有道德的目的。但是不能因此进行道德说教,而是以情动人。不能妨碍剧情和戏剧动作本身的正常发展。由此不难看出,狄德罗提出的严肃喜剧,我们归纳出的正剧,实际上和现实主义戏剧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一、传奇剧。它也是正剧的起源。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报还一报》等可以归为此类。
二、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开创的社会问题剧,可以看作是正剧的一个重要类型。以《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群鬼》《社会支柱》为代表。
三、英雄正剧。取材于政治斗争、民族斗争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强意志为主旨的正剧作品,可以称之为英雄正剧。
此外中国传统的一些公案戏、伦理戏也可以归为正剧。
历史正剧创作要有历史主义的态度、情节合乎情理,但这还不够,必须尽可能地对要表现的那段历史故事做到主要事实符合史籍记载,细节、人物等可以有虚构和加工。否则就不是历史剧,顶多算正剧(即悲喜剧)。
正规的历史剧的故事情节必须像古典名著《三国志演义》、《残唐五代史传》《皇明英烈传》《东西汉演义》《檮杌闲评》《唐书志传》《大宋中兴演义》《于少保萃忠传》《南明演义》诸书那样,重大事件基本符合史实。譬如:冯梦龙《新列国志传》(东周列国志),去除了《列国志传》的神话和荒诞不经的描写;清远道人《东汉演义》不同于原来的《东汉12帝演义》,故事基本符合《后汉书》等古籍记载。
现代以后的作品,譬如:《星星草》《李自成》《少年天子》等历史小说,假如根据这些历史文学改编影视,如果基本符合原作者在书中的描写,也应算作历史正剧。《诸葛亮》《大唐名相》等剧就是很精彩、很有历史感、发人深思的古装历史剧.
历史小说可以历史为背景,但情节必须真实,虚构成分必须在当时条件下有可能发生。时下有些电视剧自诩历史正剧,但是,却是在以某某朝代为历史背景,大量虚构人物和故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有的恐怕连正剧也称不上。
可随后,历史正剧就陷入了集体低迷,2010年的《三国》也因为改编较多而收获了收视。到了2013年的荧屏上,古装历史正剧再次意外回潮,成为各大电视台开年戏的主角,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高希希准备多年的《楚汉传奇》有2.4亿元的高投资,有陈道明携超强明星阵容领衔出演,却也只交出惨淡的成绩,最高收视率刚刚破1,平均收视率在0.7左右。而同期热播的狗血古装剧《隋唐英雄》,收视率居然高达1.8左右,连飙英语的《妈祖》表现也甚为傲人。
2月,投资2.8亿元并且拥有一颗强有力定心丸评书大师单田芳的《隋唐演义》开播,但其首播收视率只排在全国第八位,远远不及同题材的《隋唐英雄》。不少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认为其在制作上的确比《隋唐英雄》精致很多,可收视终究让人无奈。
到了3月,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赵氏孤儿案》同样免不了被雷剧压制的命运。从2012年情况来看,该戏收视排名为全国第三位,前两名是被网友评价有些雷人的《百万新娘之爱无悔》和《第22条婚规》。面对这种窘境,有业内人士坦言:“这些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以后大制作的空间恐怕受限。”记者在国家广电总局网站上看到,2013备案拍摄的历史正剧数量是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